昨天講了選項目前的三個步驟,準備得越充分,開店成功率也越高。不這樣做,那就折騰。今天讓大家看一個開店折騰失敗的反例:
陳老師您好,分享一下我一個小小創業失敗的案例。
大概八年前,我畢業一年多,手里大概有兩萬塊錢,那時候談戀愛,我男友沒有工作。
當時我男友的朋友從南通回來告訴我們,南通家紡城,是全國最大的家紡城,每天的人流量很大,對快餐需求量極大,他說當地就一家做得最大,他們菜好吃的秘訣就是醬油。
那時候年輕,有發財夢,卻沒有經驗,初生牛犢不怕虎,只要一股干勁,我們沒猶豫,帶著僅有的兩萬塊錢背著行囊出發了。
到南通,第一件事就是買了兩輛二手電瓶車,開始找住所,找了大概兩三天,定了離家紡城騎電瓶車十分鐘的小區,那里房租便宜,想著我們年輕,早上可以起早,省錢最重要。
然后開始找店面,主要想著做外賣,找了一間靠馬路出行方便,但人流量不是很大的地方,房租便宜,出行方便,滿足我們做外賣的想法,房租當時應該是一萬八一年吧
店面敲定,開始逛二手市場,買商用抽油煙機,大型電蒸箱,商用猛火灶,外賣手推車等等,準備擼起袖子大干一場,正值夏天,高溫天氣,我一個人把所有設備都刷了一遍,累并快樂著。
然后店里打洞裝抽油煙機,兩相電改三相電…跑市場觀察人流量,試吃…為了節約成本,我男友的一個親戚也跑來幫我們助陣,他以前是做大鍋飯的,過來先做了幾頓給我們吃。我個人是比較滿意的,從口味上對比感覺差不多的,想著打入市場,光拼口味也不行,算過成本,跟市場價一樣,多兩個素菜也是夠賺的,一切好像都是極好的。
折騰了大概兩個月,準備戰斗了。也巧,我們店門前的大路開始翻修了,想想也好,路修好后寬敞了,還能帶動店里生意,可以做早餐,中午做快餐,想想都美哉。
修路導致出入不便,外賣車是小轱轆的,兩個人推著都費勁。市場也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好切入,我們沒有桌椅,只能打包帶走,買的人極少,看的人也不多,很是迷茫。大概堅持了幾天就挺不住了,盲目自信,也是不了解這個行業。買了大型電蒸箱,每天米飯倒掉好幾屜,每天剩下的菜比賣掉的多好幾倍,天又熱,自己忙不說,還搭上親戚。
當時親戚說,可能他做出的口味迎合不了這個市場,他出錢,讓我們請當地的廚師試試看。我們當時手里的錢花光了,還借了兩三萬,天氣熱,折騰了兩個多月,皮都曬脫幾層。我們確實也不懂餐飲行業,單純的一股拼勁而已,這樣的場面,著實涼了心,果斷退出,最后店面轉了,設備賣了,虧了大概三萬。
朋友說的快餐做大的那家是有關系的,擺在家紡城附近,那里流動人口大,沒有餐飲店面,對快餐需求量大,我們擺攤的地方看似人流量大,但目標客戶少,周圍都是店鋪,店里堂食也不貴。現在想想當時是年少輕狂了,好在及時止損,雖然虧損不多,但是我當時所有積蓄還外借了一些,所以對我影響蠻大的。
最終是沒等到大路暢通的那天,可惜了。
再也不敢輕易涉足一個不了解的行業,每一個行業都沒有別人嘴里說的那么容易賺錢,沒錢至少要有實力,不然就只有錢,再也不妄想捉襟見肘的局外人還能賺錢的白日夢了。
以上是老板的分享,最后說說我的想法:
昨天的文章提到了選擇項目前,真金白銀投入前,要做的三個步驟,很應今天的案例。我起的標題是:如果這樣選項目,不發財才怪。有人說我標題黨,我覺得完全沒有。實際上,如果你真的那樣做,有那樣的準備,有那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有那樣的執行力,后面開店成功就一定是大概率的事情。
今天這位老板失敗的案例,就是昨天文章的一個反例:老板就因為別人的隨口一句話,就選擇了一個城市,選擇了一個生意,甚至選擇了一個店鋪。。。赤手空拳面對荷槍實彈的真實戰場,導致開店后處處被動。
勇氣可嘉,但真不建議這么做。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