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味近年來一直都是大家廣泛關注的賽道,隨著新式鹵味的興起,賽道內部新式鹵味品牌們也不斷冒出,反而長久以來坐鎮鹵味賽道的三大巨頭,近年來表現越發不如意。

近日,有媒體報道,鹵味三巨頭之一煌上煌發布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煌上煌再次出現了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的狀況,作為鹵味三巨頭之一,曾經的“鴨脖第一股”,煌上煌似乎也與絕味和周黑鴨一樣,陷入了發展失速的困境。煌上煌連續五季營收凈利雙降
據煌上煌近日發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煌上煌實現營業收入11.82億元,同比下滑15.9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91.55萬元,同比大幅下滑46.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6920.85萬元,同比大幅下滑49.81%。這份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煌上煌作為鹵味三巨頭之一,其在近年來的表現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營收和凈利潤都在大幅度下降。其實我們查詢數據可以發現,事實上,煌上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營收凈利潤大幅度下降的情況,自去年上半年以來,其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降的情況了。在2021年四季度的財報中還可以看到,煌上煌的凈利潤甚至還出現了虧損的的狀況,而在2021年上半年的財報里,其歸屬凈利潤甚至下滑接近50%。對于今年上半年煌上煌出現的營收凈利潤雙降情況,究其原因,煌上煌表示稱是諸多原因造成的:第一,疫情。今年上半年,各地疫情爆發,餐飲受阻堂食暫停。煌上煌解釋稱,由于報告期內疫情反復,從而加大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人流量的下降和各地人員流動的管控措施,醬鹵肉制品業終端門店的單店收入一直未能恢復。第二,因為疫情的原因門店擴張也受到阻礙,在疫情的肆虐打擊下,部分門店由于成本壓力、人流驟減等原因導致虧損,在巨大的壓力下,也不得不關閉這部分門店。第三,上半年集合了多個節假日銷售旺季,但上半年多地在疫情的影響下,不僅僅堂食,包括經銷、團購、貼牌等銷售渠道的訂單量都在減少。不僅訂單減少,受疫情影響,生產端也因為人員不足等問題導致供給出現問題,不能完全滿足生產加工和訂單需求,最終使得米制品業務2022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9.58%。而對于凈利潤的下降,煌上煌解釋稱,一是因為公司量大主業營業收入均同比出現下降,使得產品毛利額同比減少;二是因為成本的上漲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縮。加碼線上,提價緩解現狀
營收與凈利潤的下降似乎并不是煌上煌的“特色”,作為鹵味三巨頭,其它兩位大佬周黑鴨與絕味近年來的發展似乎也并不如預期,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其它兩位大佬也都施展出了自己的手段開始改革轉型。
煌上煌自然也不會甘于現狀,也想了很多應對策略來改變現狀,在線下局面失利時,煌上煌反而加碼了線上渠道的布局。就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煌上煌的整體品牌推廣、廣告宣傳的市場投入費用就高達1200萬元。都說當代社會是一個網絡化的時代,特別是在疫情之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也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對于線上消費的需求日益劇增,餐飲大佬們都在布局線上,餐飲未來的趨勢當中,“新零售”就是一個主要標簽。據了解,煌上煌的線上布局,主要是通過立體多維度選擇消費者受眾較多的媒介渠道進行,煌上煌現在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新媒體矩陣,例如線上商城、小程序等,甚至還自建了直播間。并且,直播間還聯動了煌上煌全國4000多家門店同步進行直播,要求做到店店直播,全員網紅的局面。除了加碼線上之外,在應對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問題上,煌上煌也開啟了自己的成本管理之路,它加強對原材料價格市場趨勢和行情研判分析,加快推進公司 ERP 系統建設,逐步降低公司產品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利潤空間。在成本管理的同時,煌上煌還明確表示,會對部分產品進行提價,據了解,公司2022年年初主要地區鴨副產品提價幅度為5%左右,牛副產品提價幅度為12%左右,其他蔬菜類、豆類等品種也有不同幅度的提價。門店驟減,新式鹵味品牌沖擊
煌上煌作為鹵味三巨頭之一,其規模自然也是比較大的。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煌上煌肉制品加工業擁有4024家專賣店,其中直營門店289家、加盟店3735家。不過,2021年半年報數據顯示,當時煌上煌肉制品加工業擁有4840家專賣店,其中直營門店366家、加盟店4474家。而2021年年度報告則顯示,截止2021年12月底,公司肉制品加工業擁有4,281家專賣店,其中直營門店307家、加盟店3,974家。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煌上煌的門店數量在一年之中可以說是驟然縮減,據餐易君計算發現,這一年的時間,其門店數量減少高達816家,而其中,今年上半年就減少了257家。大面積關店似乎并非煌上煌去年的“特色”,近幾年餐飲人似乎都不好過,去年年底,各個賽道不少品牌都出現了大面積關店和裁員的狀況,例如知名茶飲品牌茶顏悅色。例如火鍋頭部大佬海底撈、呷哺呷哺,再例如新興烘焙品牌墨茉點心局等等,煌上煌的關店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疫情下人流驟減門店虧損而不得不關閉止損。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近年來的鹵味三巨頭的發展似乎都并不如意,不僅僅是自身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還存在許多外部因素。新式鹵味的沖擊讓三大巨頭“零食化”的鹵味逐漸滿足不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了。新式鹵味賽道上,紫燕百味雞已經在7月順利過會,或將成為鹵味賽道第四股。而一些新興的品牌例如盛香亭、研鹵堂、菊花開等也都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煌上煌的未來還能繼續坐穩鹵味三巨頭的位置嗎?或許,在所有問題待解決前,我們還需要打一個問號,你認為呢?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