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沙縣吃了個炒粉,體驗不太好。
他們的炒粉有兩種,一種是炒河粉,一種是炒細粉,菜單上也標得很清楚。我跟老板強調了兩遍,我要細粉。老板兩次都答應了。
不過,最終上來的還是炒河粉。我說,我要的是炒細粉啊,老板連說不好意思。我遲疑了3秒鐘,才把炒河粉接過來,為了緩解尷尬,說:那算了吧,就吃河粉了。并且加了一句,我不喜歡吃河粉的。老板“呵呵”了兩聲就走開了。
最終接受老板做錯了的東西,完全是因為我也是開店做生意的餐飲人,不想讓老板為難。平時在外面吃飯,有頭發蟲子之類的異物,我一般也選擇不說,挑開,少吃或者不吃就好了。即使我知道,只要說出來,一般的店會退或者重新做一份。
讓我覺得不好的是老板的處理方式,都已經明知自己做錯了東西,卻絲毫沒有糾正或者彌補的意思,而是直接讓顧客承擔了自己犯的錯誤。作為一個社區店,就是附近居民的長期生意的,這種做法真不可取。
再說說,他這種問題應該如何避免,以及發生了應該如何彌補:
1,無論人多人少,第一步都應該打單出來,或者寫下來,然后再去做東西。老板聽我們說完之后,就直接去廚房了,我們是三個人,點了5個東西,老板也許大部分時間能記得,但是能保證自己記得全部細節嗎,如果后面還來人,又點了好幾個東西呢,或者自己被電話打斷了呢,就很可能出錯。如果按照流程,先打單,然后按照單子做,忘了就看單子,出錯的概率就會大幅降低。
2,如果不想打單,也不想想寫下來,那在炒粉之前,就應該跟顧客再次確認一下,是炒河粉還是炒細粉,得到顧客確認后,再下鍋。對顧客來說也許覺得老板啰嗦,但是起碼不會出錯。
3,端上桌,發現自己做錯了,怎么辦?當然是重新炒一份,更何況顧客說了,不喜歡吃河粉。和顧客協商的前提是顧客愿意,并且顧客也喜歡吃河粉。
4,實在不行,最后結賬的時候,可以跟顧客打個折,對顧客進行彌補,打個8折9折都可以,就意思一下表達歉意,也能提高一些顧客體驗。但是老板沒有這樣做。
其實,我最愿意看到的是老板重新給我炒一份,我愿意犧牲時間等,我能理解這種錯誤。那會是3點左右,并非飯點,老板閑得很,做完東西就一直在刷抖音,他是可以做得到的。如果是飯點時間,很忙,我也許不會有這樣的期望。
人和人相處,相互體諒很重要。但是不能我體諒了你,你卻利用我的寬容。當然,我相信老板沒想那么復雜,他也許只是單純的服務意識不夠強,開店做生意的話,還差那么一點。但是,對于我們小個體店,更溫情更人性化的服務往往是吸引人的地方。
這也是很多小店的現狀:專業能力欠缺,服務意識也不夠強,如果再加上產品無競爭力,位置還差,還不會宣傳。。。你說,如何跟別人競爭?
很多人抱怨生意難做,如果自己啥都不行,容易才怪呢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