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打擊就灰心泄氣的人,永遠是個失敗者。
——毛姆
“你們家要上市了啊?”
刷出海底撈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消息時,讀sir正坐在海底撈店內,享受著漂亮小姐姐幫做“抖抖面筋球”的服務。
漂亮的服務員露出一個震驚的表情“誒?沒接到通知啊,真的假的?”
隨后她又叫來了領班,兩人對著手機頁面上的消息露出又驚又喜的表情,讀sir基本可以肯定,他們不是故意演出來逗我開心的。
就在消息發布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朋友圈的餐飲老板們都炸了鍋,大家無不對海底撈上市表現出了充分的肯定以及自豪,這感覺,頗有些像咱村兒里的二娃,通過星X大道,成了全民偶像。
本文2700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終于上市
海底撈被上市不是一次兩次了,就在上個月,面對籌備上市的消息海底撈仍在“辟謠”:我不是,我沒有,你們別胡說。
然而就在昨天晚上七點左右,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在招股書中,海底撈披露了其經營數據和增長率,2017年海底撈營收總額為106.37億元,收益由2015年的57.57億元按35.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16年的78.08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億元;而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0.5%。
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0.5%。
這是繼頤海國際港股上市以及U鼎冒菜掛牌新三板之后,海底撈第三次打入資本市場。
一時間,朋友圈里的餐飲老板紛紛站出來恭賀。中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民族自豪感強烈。海底撈的上市,雖然沒有徹底打破大家對“中餐不適合上市”的偏見,但也算是開了個先河,許多人都期盼著海底撈有一天能夠成為與麥當勞、百勝相當的世界級餐飲巨頭。
▲餐飲老板祝賀海底撈上市
憑什么上市
1.龐大的市場份額
根據沙利文的報告,火鍋是中式餐飲市場集中度最高的種類。而其中,又以川式火鍋所占比例最大。《中國餐飲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火鍋占餐飲業總營業額22%,達到7700億元人民幣,超過排名第二的自助餐近一倍。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環境中,海底撈一直以優質的服務以及規范的管理方式為人所熟知。與此同時,其在中國火鍋產業中所占的份額也大得嚇人,數據顯示,海底撈目前雖然只有329家門店,但其總營收達到106億元,是目前中國餐飲市場中第一個破百億的火鍋品牌。
▲海底撈具體收入數據
2.充分的上市準備
餐飲品牌的發展始終是與食材的品質與數量分不開的,比如1988年,麥當勞在進入中國前,首先想盡辦法說服其供應商辛普勞(Simplot)提前在中國進行土豆種植,否則其在中國的業務將寸步難行。
而海底撈一直以來十分重視的頤海國際與蜀海國際,如今就是他的“辛普勞”。比起快餐產業,火鍋更講究食材的新鮮程度,頤海國際優先上市,不得不說是海底撈為了今天而提前鋪就的道路。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頤海國際上市時)
3.火鍋的先天優勢
眾所周知,連鎖快餐品類廣受資本青睞、頻出國際品牌的原因在于其高度的標準化,以及產品、門店的可復制性。
相比其他中式餐飲,火鍋的加工環節更少,底料、調料等也可以套用連鎖企業的方式批量復制,加上食材豐富,口味更自由,成為了目前國內市場規模最大、擴張速度最快的餐飲業態。
近日,中國飯店協會發布了2018中國餐飲集團百強排名,其中的火鍋餐飲20強營業額合計超過440億元,而海底撈是其中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
再加上有龐大的供應鏈系統支持,海底撈身處大賽道,自然更有IPO的優勢。
▲中國餐飲企業份額構成
4.光明錦繡的前程
根據招股書顯示,海底撈計劃于2018年新開453-493家店,而目前海底撈總共有320家店,其中296家在內地,這意味著還海底撈門店在未來將進行幾何式增長。
而且據海底撈遞交的招股書透露,未來二線市場才是海底撈的主要戰場。
目前其超過一半的餐廳都分布在二線城市,共有120家,同店銷售35.2萬元,同樣排名首位。不過三線城市也充滿潛力,表現在同店銷售增長率最高,達到16.3%。
同時,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對海外市場的擴張也很感興趣,海底撈目前在中國內地以外擁有19家餐廳,2017年營收達到7億,人均消費遠高于國內,達到179.6元。
張勇表示,海底撈預計今年會在倫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外市場新開多達10家門店。
▲海底撈在各地的門店數量
是否會引領中餐上市潮流?
1.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截止2017上半年,共有24家餐飲企業在港交所上市,其中中式快餐和中式正餐的平均市值較高,品類占比最大。
這體現出香港資本市場對于傳統的中式餐飲的認可。
而且,隨著中國在國外就業人員的增加,以及正統中國文化的輸出,國際市場對中式餐飲也有了一定的包容度。
同時中式餐飲也漸漸學會了走到哪個山頭唱哪家的歌,切合海外消費者文化與消費習慣的發展方式,也能幫助中國餐飲品牌更好地立足國際市場。
張勇曾經說過,“麥當勞、可口可樂和星巴克都是美國文化的體現,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世界開始更多地關注中國,我相信中國的餐館會有大展宏圖的機會。”
2.需要克服額困難也不少
當然,中國餐飲品牌距離真正在國際上揚名立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產品標準化問題外,整體業務的不透明以及財政支出的灰色地帶仍舊是把中式餐飲企業擋在資本市場前的第一道坎。
就連海底撈對此次上市,也表現出了些許憂慮。比如在其招股書上,把“用餐體驗下降,餐廳無法持續成功”列為風險之一,而造成這一后果的因素為“無法開拓或引入受顧客歡迎的新服務和無法滿足消費者口味和喜好的變化”等。
以服務為最大特色的海底撈坦言,“如果用餐體驗質量下降,我們的餐廳無法持續成功。”
另外就是所有餐飲企業的雷區——食品安全,海底撈在招股書中提到,由于快速擴張,風險主要涉及運營層面,尤其在食品安全及質量一致性、餐廳店長人才庫、供應鏈管理方面。
去年八月的老鼠門事件對海底撈而言,無疑是一記重擊,雖然采取了有效的公關應對以及整改,但無疑,這次事件對海底撈的品牌造成了重創。
正如招股書中提到的,“質量控制體系任何重大失誤或缺陷或會對我們的影響、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你認為海底撈上市會帶來一波中國餐飲品牌上市潮嗎?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作者:小白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End—–———-
品牌VI設計超值套餐,還不快來!??
————————–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