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2020
導讀:一周餐飲頭條,讀sir陪你嘮~
本文3600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5月9日,狗不理發布了《關于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公告》和《關于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掛牌的公告》。據公告,4月29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股轉公司”)受理了狗不理的終止掛牌申請材料。狗不理公司于5月7日收到股轉公司出具的函,公司股票自2020年5月11日起終止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在公告中,狗不理對于退市原因的解釋是,公司根據業務發展及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的需求,結合自身業務發展需要以及當前實際經營狀況,審慎考慮后申請終止掛牌。資料顯示,2015年5月,狗不理食品正式開始申請掛牌新三板;11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母公司狗不理集團曾欲登陸中小板,但2014年7月沖刺A股IPO失敗。“狗不理”創始于1858年,是一家高端老字號餐飲品牌,旗下產品狗不理包子全國聞名。據說,創始人小名叫“狗子”,因為生意好,顧不上跟人說話,被開玩笑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后來簡稱“狗不理”。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三板公司大多是中小微企業,與“財大氣粗”的A股上市公司不同,在掛牌效果未能達到預期的情況下,企業謀劃摘牌“降成本”也屬意料之舉。他分析,狗不理新三板退市的原因或是餐飲板塊發展不夠順暢,導致沒有達到設想的預期。這背后折射出老字號陷入“因循守舊”怪圈。他認為,對于狗不理而言,不能一味消耗前人留下來的招牌名氣,而是應該大膽創新、堅持本心,否則會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讀sir點評:老字號餐飲需要找到年輕化的突破口,不能總是‘倚老賣老’,品牌有歷史沉淀不等于產品力、營銷走傳統路線,一定要吸引新生代的關注,用流行的詞匯來講叫‘吸粉’。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處理租金糾紛的指導意見:第三種特殊情況,如果出租人是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對外出租房屋用于經營,根據國家出臺的相應優惠政策,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出租人,應當在疫情期間根據政策免除一定期限租金。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劉貴祥特別提到,還有一種情況,雖然受疫情影響,應當對承租人進行考量,可承租人已經完全確定不可能再交得起租金了,合同不可能再履行,再延續多長時間也不可能交租金,這種情況應當允許雙方當事人都提出解除合同的請求,法院應當支持。實際上也是早點把這個枷鎖去掉,讓一方當事人尋找新的商機。
讀sir點評:隨著疫情得到基本的控制,各地餐飲的生意也在有序恢復當中,相信在國家的支持下,餐飲行業定能在這個熾熱的夏天,重回巔峰!
自4月2日瑞幸咖啡披露虛假交易行為之后,這家公司面臨的麻煩不斷。日前瑞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收到了來自納斯達克的上市資格部的書面通知。根據該通知表示,上市資格委員會已決定將本公司的證券從納斯達克下市。瑞幸方面表示,公司計劃要求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召開前,將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5月20日,瑞幸咖啡復牌,然而僅復牌第二日,瑞幸咖啡收盤股價再次大跌28.72%,報2.01美元。
另一方面,瑞幸咖啡深陷裁員風波。有媒體報道稱瑞幸在北京、廈門、天津均設有辦公職場,其中廈門和北京人數相當,天津只有極少部分瑞幸員工。有員工表示,瑞幸造假事件發生后,裁員已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瑞幸現在已經在約談員工,被裁員工按照N+1賠付,因為賠付合理,多位員工都在努力爭取被裁。針對瑞幸咖啡被納斯達克要求摘牌一事,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表示,納斯達克不等最終調查結果就要求公司退市,對此深感失望和遺憾。陸正耀稱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是成立的,瑞幸咖啡自運營以來每年的營收都在持續增長。瑞幸如果退市,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必將繼續加大,但不論怎樣,都會傾盡全力維持門店運營。
自開設快餐門店“十八汆”后,近日,有媒體報道海底撈再次加碼快餐賽道,于成都金牛區肖家港附近開設新店“撈派有面兒”。
新店公設12款SKU,主要以湯面+干拌面為主。價格方面,如果說十八汆的9.9元一碗面極具性價比,那撈派有面兒最高7.99元一碗面的價格已算極致性價比。從名字上來看,撈派有面兒不同于十八汆的生僻字型,與海底撈一樣直接指向品類。“撈派”也如同海底撈菜系中的撈派麻辣牛肉、撈派毛肚一樣,具有海底撈屬性的鮮明特色。但據天眼查搜索結果顯示,“撈派有面兒”的大股東為海底撈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新派餐飲,供應商為海底撈旗下的蜀海,數字化服務商為用友餐飲云。撈派有面兒的菜系符合當地成都人的口味,這一點與首家在北京開設的海底撈快餐品牌“十八汆”有異曲同工之處。十八汆因為北京人吃面愛吃鹵,菜單上便囊括了招牌炸醬面、京城打鹵面、茄子打鹵面、雞蛋打鹵面等北京人居家在外常吃的打鹵面。從大眾點評的搜索結果看,開在成都的撈派有面兒包括一些重口味的川香雞雜面、紅燒肥腸面、泡椒鴨血面等,很符合成都本地人的飲食習慣。從最新的菜品價格來看,剛上市時的菜品價位已經完成新一輪調檔。此前最高12.99元一碗面已降低至最高7.99元一碗面,特色涼面價格低至2.99元一碗,價格低于同城所有面館。這也許于恢復復工后的堂食人流量有關。門店面積約為200平米,分上下兩層,滿足基本功能的同時能容納62位顧客。
“我們的行業處在崩潰邊緣。”英國頂級米其林餐廳大廚Marcus Wareing近日悲呼。他向Sky News指出,其行業創造的年價值逾1000億英鎊,倘若得不到進一步的政策扶持,多家餐廳將面臨關張,失業也將惡化。Marcus Wareing作出了一個前景黯淡的預測:“若政府不采取行動,服務行業將是受創最嚴重的領域之一,服務行業將多年持續慘淡。你會看到餐廳關門,雇員失業,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在丹麥,已經有兩家頂級米其林餐廳撐不住,申請破產。相較于夏季,餐廳在冬季時節現金流相對不足,疫情危機在餐廳資金將近枯竭時狠狠來襲,這兩家丹麥米其林餐廳所屬的母集団Kadeau Restaurant如今已進入破產流程。Kadeau Restaurant是丹麥餐飲頭部企業,首席執行官Magnus Klein Kofoed坦誠:“我們的現金流已經見底了”。超級名廚Daniel Humm將其紐約的米其林餐廳Eleven Madison Park的員工全部遣散,“我們的行業如今命懸一線”。3月15日,Eleven Madison Park餐廳因為疫情歇業。關門的前一天,這家餐廳還是滿座的。Daniel Humm作出了一個決定——把精品餐廳轉型為社區廚房。英國知名的漢普頓莊園酒店(Hampton Manor)也感受到了疫情帶來的經濟重壓,“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一個月就會損失15萬英鎊。”該酒店總經理James Hill如是說。
讀sir點評:就餐環境是米其林餐廳的重要價值之一,一旦餐廳無法正常經營堂食,米其林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曾經紅極一時的雕爺牛腩,在沉寂了許久后,因為一場官司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據報道,近期雕爺牛腩的投資人先后在朝陽區人民法院對其提起訴訟,部分訴訟已經進入調解階段。投資人提起訴訟是因為收到雕爺牛腩的一封告知書,內容提到:由于疫情,公司現在已經沒有任何能夠補償投資人的資金了。對于沒有退出的投資人,每人補償現金1000元,另外每人補償消費金2000元。然而,這個處理結果與原協議相去甚遠,因此導致了投資人的強烈不滿。據了解,2015年9月,雕爺牛腩在京東金融上發起眾籌項目,融資200萬元。項目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雕爺牛腩朝陽大悅城(新)店的租金、裝修、設備、運營等相關費用使用。當時雕爺牛腩稱,項目融資限定個人投資額為1萬元,總投資人不超過200人。投資期限為5年,5年后投資者股權由雕爺牛腩回購并返還本金。而根據協議3.2條約定:如果出現不可抗力因素導致項目無法持續經營,股東承諾優先回購投資人的股權收益權,回購價格為投資本金加上根據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利息的起算時間自上一次收益分配日第二日起至實際回購日止。
最近由于疫情原因,雕爺牛腩面臨資金危機,投資人紛紛申請回購。但是公司違反了約定,并沒有執行協議中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雕爺牛腩背后早已不是原來的團隊。根據企查查顯示,早在去年6月,雕爺牛腩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發生變更,由孫麗婷變成潘行雷,創始人孟醒(雕爺)等人也退出股東行列。
對于此,餐飲法務官創始人侯其鋒律師表示:“雕爺牛腩原來的公司對此事仍有責任。問題是該公司的股權已經轉讓,但在協議中沒有明確規定違約之后原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投資人現在只能追究現公司,但這個公司是否有償還能力存疑。”而據品牌官網上資料顯示,雕爺牛腩共有8家門店,但仍在營業的門店只有一家。該店在4月底才復工,目前恢復情況并不如意。
讀sir點評:這些過了氣的初代網紅餐廳本就是風中浮萍,疫情以來,更是難以為繼。
本文由餐飲人必讀整理編輯
素材來源:揚子晚報、北京日報、36氪、英國大家談、界面新聞等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