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客家人聚居地大都在山區,其菜肴深留著南遷時中原菜肴的精華。同時,由于閩西客家人與粵、贛、臺等地的客家人有著廣泛的聯系,所以閩西客家菜也融合了這些地方烹飪文化的特色。
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重點在于肉的腌制方法。我們在腌制五花肉時,加入了魚露、幼滑蝦醬、大蒜汁、白糖、糯米粉和玉米淀粉等調料,所以成品咸鮮味濃郁,蝦醬的味道特別明顯。
制作:
1.豬三層五花肉5千克洗凈,切成厚1厘米的片,加入腌料(魚露、李錦記幼滑蝦醬、大蒜汁各50克,味粉、糯米粉、家樂粟粉各100克,白糖200克,生粉150克)抓拌均勻,腌制7-8小時。
2.客人點菜后,取1份五花肉放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放入盤中,搭配生菜葉50克、黃瓜片100克一起食用。
這道菜我們先取芝麻油將雞塊煎至金黃,煲制時又增加了一點黨參和紅棗,所以菜肴的香味更加濃郁。
制作:
1.客家走地雞半只(凈重600克)洗凈,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
2.鍋內放入芝麻油4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姜片10克爆香,下入雞塊,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倒入客家米酒沒過雞塊,下入黨參3克、干紅棗2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煲25分鐘,用冰糖(用量要根據米酒的甜度來調整)調味即可。
這道牛肉湯體現的是食材的本味。牛肉清湯加入山泉水、姜片熬開,下入牛肉片煮熟即可,所以成湯清亮無油,非常符合現代人的飲食需求。
制作:
1.牛前腿肉150克洗凈,去掉筋絡,切成大小均勻的20片,加入鹽、味精各5克腌制入味,再加入木薯淀粉15克抓拌均勻。
2.鍋內放入牛肉清湯150克、山泉水500克、姜片5克燒開,關小火,將牛肉片下入,小火燒開,用鹽、味精各5克調味,撒入芹菜葉2片增香。
番鴨是客家人非常喜歡的食材,我們用自制的手工彈性牛肉丸和山泉水與之搭配,采用隔水燉的方法制成湯品,品一口湯汁清香味美,咬一口牛肉圓和番鴨肉彈性十足。為了增加湯汁的天然鮮味,我們還添加了少量蟶子肉干。
制作:
凈番鴨750克洗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直接放入大的燉盅內,加入自制牛肉圓20個,倒入山泉水3千克,下入洗凈的蟶子干30克、鹽10克,密封好后放入蒸箱內隔水加熱1.5小時,取出后再分裝入10個小燉盅內即可。
此菜牛肉采用白灼的方法加工成熟,成菜口感嫩滑,搭配自制的醬料蘸食,牛肉的本味突出。
制作:
1.牛前腿肉150克洗凈,去掉筋絡,切成大小均勻的20片,加入鹽、味精各5克腌制入味,再加入木薯淀粉15克抓拌均勻。
2.鍋內放入沸水,下牛肉片快速焯水15秒,撈出裝盤,搭配自制醬料50克食用。
永定菜干是非常好的半成品食材,我們用鮮筍與之搭配,用五花肉、熟豬油、蠔油等調料增加鮮味,經過長時間的燜制后,菜肴鮮香四溢。
制作:
1.凈鮮筍3千克洗凈,切成薄片。
2.鍋內放入熟豬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五花肉片50克中火煸炒至肉片打卷,放入永定菜干中火炒香,下入筍片翻炒均勻,倒入清水沒過表面,小火燜制約1小時,用蠔油50克,味極鮮、雞粉各20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15克調味,關火存放。
3.客人點菜時,取出一份菜的用量放入鍋內炒熱,出鍋裝入容器內,用清炒的胡蘿卜絲2克點綴。
水鴨是非常好的滋補食材,我們在蒸制時加入了適量的鐵皮石斛,成菜本味突出,帶有非常好的藥用功效。
制作:
凈水鴨(重約1250克)用清水沖漂血水30分鐘,撈出后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放入容器內,加入山泉水沒過鴨子,撒入鹽12克,放入新鮮的鐵皮石斛50克,密封容器,隔水蒸制2.5小時,取出上菜即可。
制作:饒鑫程
番鴨帶有濃郁的異味,為了遮蓋這種異味同時增加香味,我們用芝麻油炒香大量姜片和鴨塊,注入大量米酒炒香,再搭配牛奶根、陳皮一同長時間蒸制,成菜肉質鮮美,而且帶有非常好的滋補功效。
制作:
1.凈正番鴨1只(養殖了3-5年的,凈重多控制在5千克左右,一只鴨子一般可以出5份菜肴)切成重約35克的大塊,用清水浸泡30分鐘。
2.鍋內放入芝麻油3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老姜片200克,中火煸炒出姜辣味,放入鴨塊,中火煸炒至鴨肉變色,烹入客家米酒300克,下入鹽、雞粉各10克翻炒均勻。
3.鴨血200克洗凈,切成火柴盒大小的塊,放入熱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控水。
4.取容器放入牛奶根150克、泡軟的陳皮50克、鴨血塊,將步驟3的原料全部倒入,將裝有原料的容器入蒸箱大火蒸3小時,取出上菜。
制作:饒鑫程
同樣是米酒煮雞,我們的做法又有不同。蒸雞蒸制成熟后斬塊,放入墊有客家酒釀的容器內,再倒入足量米酒短時間煲制,酒香味更加濃郁。
制作:
1.小母雞1只(凈重1250克)用清水沖漂30分鐘,撈出控水,直接入蒸箱大火蒸30分鐘(此時小母雞肉質剛剛成熟,但骨頭依然帶有血絲),取出后斬成重約50克的塊。
2.取可以加熱的容器,放入酒釀300克墊底,然后將雞塊均勻地碼放在酒釀上,倒入客家米酒沒過表面,撒入枸杞2克,用鹽、雞粉各10克調味,大火燒開,改小火煲10分鐘,上桌即可。
原創文章,作者:東方美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