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現,有一款“400下咖啡”在社交網絡上熱別火:綿密濃郁的“咖啡奶蓋”如云朵般飄浮在牛奶上,像是一杯奶蓋咖啡里,牛奶和咖啡交換了角色。“400下咖啡”的風靡,起源于韓國一檔綜藝節目,節目介紹了澳門一家小店里,老板人通過手打技術,將咖啡做成云朵般的“奶蓋”。節目播出后引起了一片熱潮,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在家里嘗試自制:
將咖啡粉、糖和水以1:1:1的比例放入杯中,瘋狂攪拌400次以上,打發成粘稠綿密的“奶蓋狀”,然后倒在一杯牛奶(最好是冰牛奶)上,就做成了一杯“400下咖啡”。
雖然這款咖啡最近大熱,但它的前身,在澳門和印度等其他國家已經風行了好幾年了。在其他國家,被叫做Phenti Hui咖啡、打發咖啡或印度風卡布奇諾。
根據網上的分析,“400下咖啡”中,咖啡打發制成的泡沫,之所以厚重、持久,主要是來自于速溶咖啡粉中存在的黑色素化合物——即在濃縮咖啡中產生Crema的化合物質。將速溶咖啡粉與粘稠的濃縮糖、水溶液結合,就可以使泡沫的狀態更持久;而在打發過程中,與空氣的結合形成許多細小的氣泡,使咖啡能夠成為固態漂浮在飲料的表面而不消失。因為節目的帶動效應,“400下咖啡”在韓國大熱,網友們紛紛在家中效仿;而節目中的澳門小店,也因為這款產品,生意一直都很好。有人認為,這種做法,一杯標準咖啡會被稀釋得太多,而且很難保證出品水平和標準化,容易讓咖啡喪失專業度;但另一種觀點認為,換個花樣喝咖啡,帶來更多新鮮感,而且借助“奶蓋”這種年輕人熟悉又喜歡的方式,能讓更多人慢慢接受咖啡、喜歡咖啡。
不過,對于咖啡師來說,這或許是一個創意咖啡很好的靈感:顛覆咖啡和牛奶的角色,探索咖啡本身不同質地的可能。
你怎么看這款產品,它能否被用在咖啡館,特別是一些特色小店里?歡迎留言討論。
部分信息來自精品咖啡美學
咖門2020新飲力大賽,時隔兩年,重磅回歸。線上海選已開啟,投票進行中。
長按識別二維碼為選手投票:
拜托了,請開一家賺錢的飲品店:
關于黑糖飲品,你不知道的研發邏輯: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