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餐飲行業競爭最激烈的賽道,那新茶飲賽道絕對是要上榜才行,無論是內卷還是外來競爭,都讓這個賽道走上了白熱化的競爭道路,而為了應對競爭,新茶飲品牌們也想出了很多應對辦法,加強品牌的差異化屬性。而“聯名”就是新茶飲們來聚集流量最慣用的手段之一。新茶飲們“集體聯名”應對競爭
新茶飲們的競爭手段簡直花樣百出,有人從產品上出發,用新品來打造差異化應對競爭;有人從營銷出發,用各種奇葩土味、潮流營銷來打造差異化;也有人從價格出發,打造極致性價比應對競爭……
這些手段也都不是什么特別手段,而讓所有新茶飲品牌們集體使出同一招的手段你絕對想不到,那就是“聯名”。此前,喜茶與甄嬛傳的聯名就博了不少眼球,“我烏拉那拉氏今天一定要喝到大橘畫梨,大橘只能是本宮的大橘”的評語在網絡上也是被網友們瘋狂轉載。

不少網友更是調侃到喝喜茶已經喝出了“甄語十級”的感覺。在喜茶與甄嬛傳聯名10月24日發售后,餐易君發現,部分喜茶線下門店已出現了爆單的情況,在閑魚等二手平臺上也已出現了熟悉的跑腿代買生意。喜茶在這次的聯名中不僅僅只賣奶茶,還推出了甄嬛傳相關的限定周邊,例如卡貼、杯帽等等都十分吸引人,還引發了不少網友的二次創作和分享,甚至其中一款“彈簧搖搖喜”在社交媒體上已出現了高價售賣的情況。
據餐易君了解,喜茶近年來在聯名這條路上可以說是花樣百出,聯名的不僅僅只有熱門影視劇,還有各種餐飲品牌們,例如此前喜茶與費大廚的聯名,一辣一甜的組合也讓人眼前一亮。
除了喜茶之外,近年來新茶飲品牌們都在聯名這一塊花樣百出。例如奈雪的茶與蒼蘭訣的聯名;蜜雪冰城與鴻星爾克的聯名;書亦燒仙草與煎餅道的聯名;茶百道與黃天鵝的聯名等等。

新茶飲們為什么都喜歡聯名呢?聯名真能成為新茶飲們競爭的主要手段嗎?
新茶飲們為什么都開啟“聯名模式”
新茶飲品牌們為什么喜歡聯名?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來看看新茶飲賽道的現狀。
在整個餐飲形式以及消費都在降級放緩的條件下,新茶飲品牌們的日子其實并不好過,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2020年新茶飲市場增速為26.1%,而2021和2022年的增速預期都下降至19%左右。除此之外,新茶飲賽道的內卷也越發嚴重,除了頭部品牌喜茶、奈雪等開始降價降維打擊腰部品牌搶奪市場之外,同質化的問題也越發困擾新茶飲們。在這種狀態下,新茶飲品牌們都急需新的“動力”去打造自己的差異化,在產品上新茶飲們開始了細分品類、小眾品類等茶飲的研究,也出現了不少諸如刺梨、橄欖、檸檬等小眾茶類。在營銷上,大部分茶飲品牌們也開啟了聯名模式,而我們可以發現,它們聯名的對象基本都是當下比較火熱的影視劇或者不同賽道的人氣餐飲品牌。例如喜茶與夢華錄、甄嬛傳等的聯名,奈雪與蒼蘭訣的聯名……那新茶飲品牌們為什么會選擇聯名呢?聯名都有著怎樣的好處?在業內看來,新茶飲品牌們的聯名手段其實更多程度的還是為了營銷,為什么這么說?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品牌選擇聯名的無論是影視劇還是其它賽道的品牌,都是當下比較火熱的。也就是說,聯名也是“旗鼓相當”的較量,而非一強一弱的幫扶。這樣的模式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一次很好的流量交融與宣傳。而且火爆的影視劇還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這些二次元的東西剛好是當下年輕人比較熱愛的東西,自身本就具有很大的流量,而且這些火爆的影視劇無論是在二次創作上、還是網絡流行上,都有著很大的傳播性。例如抖音、B站等短視頻平臺就有不少關于熱門影視劇的玩兒梗、二改、剪輯的作品,而且傳播量很大。此前就有一批靠著解說甄嬛傳等熱門影視作品的短視頻博主從而獲得流量成為網紅走上人生巔峰。這或許才是新茶飲品牌們選擇聯名的真正含義,它們在乎的不是聯名,而是對方背后的這一批年輕用戶。聯名能解決新茶飲品牌們的困境嗎
聯名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茶飲品牌們的收入和盈利問題,但聯名真的能解決新茶飲品牌們當下的困境嗎,在業內看來:恐怕不能。

聯名很美,但卻無法治本,這只是一個短暫的流量會聚。因為現在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網紅品牌們,都只有短暫的熱度,無法保證長紅。
隨著影視劇的完播后,影視劇所帶來的流量也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去,當新的影視劇上線,又會有新的熱度和流量。這就相當于一個“快餐”時代,熱度隨時都在更改。所以,新茶飲們的聯名也只有影視劇火爆的那個時候有著超大的流量,從營銷學上來說,IP聯名的本質是更高級的“促銷”——通過IP與IP間相關性的捆綁,提升溢價,從而更好地完成銷售轉化。但透過新茶飲的聯名,不難發現,回歸到商業世界,特別是自降身價之后的高端新茶飲的代表們——它們仍尚未找到能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擺在眼前的還有成本、效率與品牌三重關卡。而這三種關卡卻是所有餐飲品牌們都正在面對的問題,至今也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突破辦法,這是一條長久之路,如何平衡還需要深入研究才行。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