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2胡潤百富榜發布。68歲的農夫山泉實控人鐘睒睒以4550億元的財富第二次成為中國首富,創造了二十多年來中國首富財富的最高紀錄。
若以年齡再細分此榜單,另一位來自新茶飲行業的90后新秀同樣引人注目——在胡潤百富榜上40歲以下(含40歲)的白手起家的“U40青年企業家”榜單中,喜茶31歲的聶云宸以85億元財富蟬聯90后白手起家“首富”。
圖:聶云宸
公開數據顯示,作為新茶飲的代表品牌之一,喜茶截至目前在全國擁有847家門店,其中上海超110家,深圳超100家,北京廣州各超70家,甚至在新一線城市,比如成都、武漢、杭州,喜茶的門店也是隨處可見。
然而,隨著新茶飲市場內卷競爭加劇,疫情引發的市場環境巨變,如今聶云宸和他的喜茶將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壓力。
31歲身家85億
據公開資料,上世紀90年代初,聶云宸出生在江西一個工程師家庭,初中時跟著父母來到江門生活。從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畢業后,19歲的他覺得大專學歷不太好找工作,薪資待遇也不怎么樣,于是決定自己創業開手機店。彼時恰逢iPhone 4問世,智能手機開始爆發式增長,他通過免費幫人刷機吸引客戶,成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可惜由于行業競爭激烈,再加上電商平臺崛起,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聶云宸不得不尋找新的商機。
創業失敗后,聶云宸四處找工作,一個偶爾機會他看到很多女生愛拿著奶茶逛街,當時奶茶大多是勾兌出來的,口感很差。
經過半年的產品研發和籌備,2012年,他在一條名為江邊里的小巷中開出第一家奶茶店“皇茶ROYALTEA”。開業前幾天由于有促銷活動,20平米的小店可謂人滿為患。可接下來便門可羅雀,最慘淡的時候一天只賣出幾杯,20元的銷售額還不夠交鋪租。
聶云宸意識到自家賣的奶茶沒有特色,客戶新鮮期已經過去。為此決定在產品上下功夫,經過半年多的反復調制和試驗,成功發明出芝士奶蓋茶系列。擯棄傳統奶茶所用的粉末,使用新鮮的芝士、鮮奶、現泡茶底。不出所料,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追捧。
到了2015年底,已在中山、東莞、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開出近50家門店。此時聶云宸又遇到新的難題,很多人跟風開了叫“皇茶”的山寨店,嚴重影響了皇茶的品牌價值與銷量。由于當初沒有注冊商標,無奈之下他只能更名為“喜茶HEYTEA”。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17年,喜茶逐漸打開了北京、上海、廣東等一線城市市場,曾一度上演排隊幾個小時的搶購場面。截至2017年7月,喜茶完成兩輪融資,估值600億元,刷新了當時新茶飲界的融資紀錄。
2019年7月,喜茶完成了由騰訊和紅杉資本的一輪融資,品牌估值達到90億!
2020年喜茶再次完成一輪由高瓴資本和蔻圖資本聯合投資的融資,估值已經超過160億元!
僅僅幾年,喜茶品牌席卷全國,而聶云宸的身家也不斷暴漲。到2020年11月,29歲的他以45億人民幣登上《2020胡潤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并成為其中唯一一個90后。
90后“首富”背后的“焦慮”
身家百億的聶云宸年紀輕輕便實現了人生財富自由,說是“人生贏家”并不為過。但往往命運饋贈的禮物,暗中都表好了價格。
11月2日,成立兩年多的喜茶子品牌“喜小茶”,宣布關閉其在廣州城投大廈的最后一家店;11月3日,喜茶公開宣布在非一線城市招募“事業合伙人”。
而值得一提的是,聶云宸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喜茶不開放加盟,品牌文化這種東西,單店加盟的形式是創造不來的。如果過了很多年后發現,是因為沒開放加盟導致做不到,我都不后悔。”
當初的聶云宸有多堅定,如今的喜茶就有多焦慮。
據喜茶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2021年,喜茶新增門店數量分別為227家、320家以及202家,增速分別為139%、78%以及26.3%。可以發現,喜茶的門店增速正在斷崖式下跌。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喜茶新開門店數甚至只有30家左右。
有報道顯示,進入今年,喜茶做高端茶飲卻面臨營收難、市場增長難,開放加盟的背后更多是無可奈何。
喜茶創始人聶云宸本想將喜小茶作為切入中端市場的“王牌”,成為第二增長曲線。而喜茶繼續維持高端市場定位。
另一方面,喜茶不斷轉向“茶飲+X”、泛茶飲的發展模式。除了自己推出氣泡水、果汁茶、雪糕,還通過入股、并購等形式,拿下精品咖啡“Seesaw”、檸檬茶“王檸”、低度酒“WAT”、分子果汁“野萃山”等品牌,涉足咖啡、檸檬茶、燕麥奶、酒飲等細分賽道。
2020年4月,喜小茶在深圳華強北開出第一家喜小茶店,單品定價在6元-15元,市場與茶百道、古茗重合。
但聶云宸沒有想到,消費者會反撲喜茶的“高價”,使得喜茶與喜小茶價格重疊,成為“雞肋”。
2022年1月,喜茶宣布下調部分產品價格,純茶類降價3-5元、5款水果茶降價2-3元、芝士茶降價1元;2月,喜茶又宣布年內不再推出29元以上飲品,并承諾現有產品不漲價,后續更進一步宣布全線新品定價均不超過29元。
查閱如今的喜茶菜單發現,其主流門店的產品價格已全面低于30元,售價在15-25元產品已占據喜茶全部產品的60%以上。
除此之外,喜小茶的敗局還與茶百道、書亦、益禾堂等中端茶飲發展勢頭迅猛有關。
高端市場不好做,中端市場品牌喜小茶也在本月關閉最后一家門店。
因此整體來看喜茶的壓力并不小——今年1月起,喜茶多次降價,利潤空間不斷縮小;全國疫情反復,位于重點商圈門店“絕收”;裁員30%,賠償金更是天價。
“喜茶的人工、原料要比其他品牌高30%,降價后利潤大幅減少;但其門店多數位于一線、新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只要有疫情就會關店。”有業內人士稱。
這些風險,喜茶更希望由加盟商來承擔。
“理想者”的妥協:開放“加盟”
做加盟,并非是喜茶創始人聶云宸的初心。
從2012年,江門開第一家皇茶開始,聶云宸就想做“茶飲界星巴克”,做直營門店,全國門店標準統一,從一開始他就給員工交五險一金。
但十年后的2022年11月3日,喜茶對外宣布:將依托十年來積累的經驗、能力和資源,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展開事業合伙業務。
打開喜茶公眾號一級菜單頁面,會看到“事業合伙”選項。仔細研究合伙人要求會發現,喜茶的審核標準嚴苛,體現在財務、商業經驗,以及商業資源上。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喜茶本次開放加盟,意味著將再戰中端市場,主要是受營收所迫,融資渠道變窄,急需要做大門店規模,增加營收,增快上市步伐,“根本上就是缺錢問題。”
而喜茶開放加盟則意味著將再次加速喜茶擴張的步伐,只是也將會給聶云宸引以為傲的喜茶這一“高端品牌形象”埋下一些伏筆。
事實上,在這十年喜茶一路狂奔的同時,也曾因為頻頻融資、高速擴張,而導致屢屢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2020年6月,南京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在夏日冷飲專項抽檢中,發現南京靈感之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珠江路店(喜茶)的純奶茶存在微生物超標情況,同時該門店抽檢產品中標注的“無糖”飲品,也在抽檢中被發現含有糖分。
丑聞爆出后,喜茶立刻發表公開道歉,可失望之極的消費者們卻還記得,這已經不是喜茶第一次出問題了。早在2019年4 月,喜茶廈門萬象城店就曾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現場抽查中,被查出盛放水果的容器ATP指數嚴重超標,為此喜茶官方還專門發表致歉聲明并表示當天整改。
誰料僅僅一個月后,網上便有消費者爆料稱,在喜茶蘇州圓融店的外送飲品中喝出蒼蠅,喜茶不得不又一次宣布停業整改。
一次次的“停業整改”,極大地影響了喜茶品牌的美譽度,就連喜茶的粉絲們都忍不住質疑道:“喜茶每次出問題都說整改,可整改后依舊問題頻發,為何喜茶會連續出問題呢?”
有評論認為,喜茶頻頻翻車,與聶云宸急于融資開拓市場脫不開關系。公開資料顯示,從2016年至今,喜茶已斬獲5輪融資,而每次融資背后,都是新門店數目的高速增長,這無疑給喜茶的品控埋下了隱患。
而大量的現實案例證明,加盟制度雖然能為企業帶來更充裕的資金流,但同時也對門店管理體系與品控系統提出更大考驗。
曾經的聶云宸更像是“理想主義者”,但他的信仰讓行業進步。如今失去“信仰”后的他,結局會如何走向?時間會證明。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