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餐飲江湖,什么最扎心?什么最離奇?什么最前沿?
本文2622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最前沿
星巴克公布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務簡報:中國市場依舊不容樂觀
1月24日,星巴克公布了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務簡報:
截止2018年12月30日這季度,星巴克全球凈收入為66.3億美元,超過了華爾街預測的64.9億美元,同比增長9.2%。
與此同時,在該季度星巴克從高層開始裁員5%,好在內部變動下,星巴克整體仍處于正軌上。
不過據財報信息,中國市場又給星巴克的總體業績拖了后腿。
本季度星巴克全球及美國本土同店銷售額增長4%,而另一大中國市場在同店銷售僅增長1%。
如果不比較其他地區,只比較中國市場,1%增長也是樂觀的數據。
阿里巴巴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餓了么口碑實現超30億美元融資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1月30日消息,阿里巴巴發布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由餓了么和口碑合并而成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訂單與GMV持續強勁增長,超過30億美元的獨立融資已經逐步到位。
尤其是口碑餓了么提出的旨在賦能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數字化升級的戰略方向,以及切實讓利商家的“暖冬”計劃,獲得了行業的廣泛認同。
2018年天貓雙11,首次全面參與的口碑餓了么實現了同比超100%的增長,而僅僅在一個月后的“雙12吃喝玩樂節”再獲得超30%的增長。
阿里新一季財報披露,“(本地生活服務)實現由阿里巴巴、軟銀和其他第三方投資者提供的超過30億美元資本的獨立融資”。
一年關店1100家,賽百味到底怎么了?
1月29日,外媒Restaurant Business稱,2018年快餐巨頭賽百味關閉了超過1100家在美國本土的門店,目前在美門店不足25000家,創8年以來的新低。
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賽百味就走上了下坡路。
2014年和2015年,賽百味的營收和市場份額持續縮水。
2016年,賽百味在美國關店300多家;
2017年,賽百味關門909家,幾乎是2016年的三倍。
賽百味至今已經關閉2300多家,這個數字是賽百味2015年巔峰時期門店總數(27000家)的9%。
其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賽百味一直專注于“聰明的發展和餐廳的優化—利用更好的地理位置獲取利潤”,而“關店是其優化計劃的一部分”。
最扎心
一籠小確幸68人食物中毒事件新進展:被罰112.7萬,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
1月28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對一起涉食物中毒行政處罰上訴案進行公開宣判。
68名顧客因食用“網紅店”甜點食物中毒,后經多方證實,該涉事“網紅店”正是“一籠小確幸”。
2017年7月19日,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市民舉報,稱多名到“一籠小確幸”就餐的顧客發生腸道不適情況,市監局隨即展開調查。
原來,食物中毒的68人均曾食用奶油芝士醬制作的甜點,該芝士醬系由中央廚房上海某餐飲公司供貨。
市監局對餐飲公司留樣的其他食品及門店配送食品進行了檢測,發現其向部分門店配送的食品中存有沙門氏菌,中毒人員的糞便中亦檢出該病菌。
此外,市監局發現,餐飲公司持有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并不含即食食品。
而該公司向門店供應的奶油芝士醬為即食食品,超過了其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范圍。
市監局遂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餐飲公司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行為違反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其未經許可從事即食食品經營活動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故責令該公司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決定對該公司作出處罰:沒收其違法所得并處以罰款,共計112.7萬余元,同時吊銷其食品經營許可證。
餐飲公司對處罰決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行政處罰決定,被法院駁回。
餐飲老板舉報自己是黑心店:良心過不去!
最近,杭州李老板加盟了合肥好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滿居永和豆漿就是這家公司的一個連鎖品牌,一共投資了六七十萬元。
開店時發現,總部提供的菜品都是廉價的“料理包”,打開后味道難聞,李老板懷疑料理包含有致癌物質;
而且料理包進價低廉,一袋魚香肉絲加上運費、包裝費等費用的成本價才三四塊錢,而賣出去要十幾塊,加盟商懷疑這便宜沒好貨。
另一位來老板也表示,平時店里的生意挺好的,他站出來舉報是因為他感覺自己良心過不去。
隨著事件的發酵,另一位和滿居永和豆漿的加盟商杜老板也跟著站了出來,要“舉報自己”。
之后,涉世餐飲公司合肥好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官網上發聲明:稱李、杜等人,是惡意誹謗,造謠,將追究有關主體的法律責任。
最潮流
老字號擁抱新零售:慶豐包子鋪與便利店、高鐵等銷售渠道達成合作
近日,北京慶豐包子餐飲公司對外宣布,慶豐包子鋪正在積極拓展新零售途徑,其正在與便利店、高鐵等銷售渠道溝通合作。
慶豐包子鋪的年貨禮盒目前已經在北京同興成便利店售賣。
禮盒中含有醬牛肉、小包點、醬肘花、醬豬耳、肉皮凍、醬雞腿、翠花酸菜、京八件等產品,消費者可自行搭配。
市場研究咨詢機構英敏特最新研究認為:中國新茶飲的增長將放緩
過去的十幾年間,茶飲店飲品在中國市場經歷了銷售額和銷量的迅猛增長。
英敏特報告顯示,中國茶飲店市場增長在2017-2018年達到峰值,以1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至485億元人民幣。
在同一時期,茶飲店飲料銷量以4%的增長率增長,并于2018年達到12.93億升。
盡管消費者對茶飲店的熱愛將持續走高,英敏特預測未來幾年該市場的增長在保持穩定的同時將趨于緩和,2019到2023年間市場銷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維持在約3%。
“中國茶飲店市場的零售額在過去五年經歷了迅猛地增長并于2018年達到頂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食材升級和原料成本上漲,導致飲品售價漲至最初價格的3倍。”
英敏特食品與飲料分析師王皓認為,由于單價進一步調漲的空間有限,且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未來五年這個領域的增長率將放緩。
本文由餐飲人必讀整理
編輯丨小白
素材來源丨投資界、1818黃金眼、億歐網、界面新聞等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