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滬上阿姨已經不是去年的那個“阿姨”了。
?
在品牌思路轉變之后,滬上阿姨的爆款營銷一個接一個:旅行箱大桶裝爆紅全網、一年登錄微博熱搜近10次,最近的“不干了”鮮燉梨系列營銷,幫助產品實現了日出12萬杯的成績。
?
去年還在默默轉型的“上海嬸子”,今年已經被年輕人稱為“互聯網嘴替”,滬上阿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從年初火到年末,上海嬸子贏麻了。”最近,在復盤全年行業營銷案例時,不少人向我推薦滬上阿姨鮮果茶。全網破圈、行業一致推薦的,是最近的鮮燉梨系列,一天賣出了12萬杯,生意好的門店,這個系列一天就能賣110多杯,成為近期名副其實的“爆款”。而“鮮燉梨”的走紅,則是從一組“不干了”的條幅開始。11月初,滬上阿姨很多門店都掛上了一則條幅“不干了,嬸子養你呀”,一下子就和想躺平的年輕人共鳴了,在朋友圈廣為傳播,并引發了第一波討論:“嬸子這是要干嘛?”這只是走紅的序幕。被勾起好奇心的消費者,接下來又看到了第二波海報“招商部不干”、“客服部不干了”等文案,很多年輕人評論“嬸子是我的互聯網嘴替”,同時對“上海嬸子要搞大事”的看法更加堅定,也引發了營銷圈的關注,大V紛紛轉發熱議,實現了用創意營銷撬動大流量曝光。?
第三波官宣的方式也很清奇,拍攝廣告片,復刻了《喜劇之王》的經典橋段,最后一句“不干(gān)了,梨養我呀”——破案了,梨產品上新。
畫風清奇,節奏感恰當,又深諳消費心理的營銷,讓新品的一上市就實現了開門紅,而產品本身的價值點又將復購率拉了上來,“營銷打頭陣,產品保復購”的配合,讓這款產品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秋冬大爆款”。扒了滬上阿姨鮮果茶最近一年的微博、微信、視頻號等內容,發現除了轉型鮮果茶這個大動作之外,滬上阿姨在品牌上發生了顛覆性改變,爆品營銷案例也接連不斷。如今在微博上,關于#上海嬸子#的話題,總閱讀量已經達到7億+,滬上阿姨2022年登上微博熱搜近10次,伴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提升,破圈的營銷案例一個接一個:先從5月的旅行箱大桶裝說起。今年五一假期,滬上阿姨在青提油柑上市時,設計了一款與露營場景契合的2.2L“旅行箱大桶裝”。只需購買4杯青提油柑,就能獲得“旅行箱大桶裝”以及很多露營周邊,消費者可以“提上就出發”。“在露營時,這款亮色系的‘旅行箱杯’應景又出片,剛在門店限量推出,很多消費者就在社交平臺四處求購,一些社交平臺的KOL也變成自來水,自發打卡,7天時間3萬個箱子就差不多售罄了,在全網獲得了千萬級的曝光。”滬上阿姨品牌策劃表示。再往后2個月,7月18日,是滬上阿姨鮮果茶的9周年慶典,形象整體升級梧桐綠,提出“新鮮定綠”的品牌主張,為此策劃了9周年整合營銷活動,聯合抖音大V陸仙人拍攝時尚大片,在微博上獲得過億曝光。
質樸又不乏高級感的大片,讓網友紛紛感慨:“原來上海嬸子是這么時髦的嬸子呀。”同時,與陸仙人聯名的仙仙青提,上市4天銷售就突破100萬杯。與此同時,滬上阿姨鮮果茶還跨界合作年輕人心目中的“神車”五菱宏光,推出了買“仙仙青提送五菱小綠車”的抽獎活動,實現話題和銷量的雙贏。緊接著,栗子產品上市時,他們又策劃了洗腦主題曲“愛的魔栗轉圈圈”,魔性抓馬的風格,在網易云音樂上成為評論999+的新神曲,有人留言表示:“真洗腦,讓每天都工作充滿干勁。”在抖音上,這個主題曲也引發了KOL的二創改編,最高點贊超過24萬,魔性演繹成功破圈,引發更大規模的傳播。線上火了之后,滬上阿姨鮮果茶又找到專門的舞蹈演員,打扮成帶著頭套的栗子兄弟,在已布局的城市里,挑選重點門店跳主題曲的快閃舞蹈,實現線上線下的聯動。可以說,到今年,滬上阿姨鮮果茶已經沉淀出了一套爆品營銷的方法。滬上阿姨從被網友稱為“上海嬸子”,并大方切換嬸子親切人設開始,就已經get到了品牌共創的精髓:傾聽顧客的聲音,與年輕人玩在一起。今年在營銷中更是處處顯示出與顧客共創的理念,比如2.2L旅行箱大桶裝系列,顧客買走旅行箱后,官方在線上發起了DIY大賽,邀請消費者二創,改造成花瓶、收納盒等等。“愛的魔栗轉圈圈”、“鮮燉梨不干了”系列,都是在了解年輕人的情緒變化,在營銷中呼應和共鳴,找準了“共創點”,才能把營銷的杠桿作用發揮到最大。新茶飲發展到今年,品牌高高在上、自說自話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只有用共創的心態,才能和消費者玩在一起,與用戶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關系,能為品牌沉淀更多內容資產。而且,顧客參與過共創的品牌,天然更親近,更愿意為它打call,甚至會覺得“我有責任幫它說話”,無形中也增強了用戶的忠誠度。未來,與顧客共創是每一個品牌都需要重視的營銷趨勢。在一個爆品策劃中,營銷的方式/渠道很多,各個平臺爆紅的KOL不勝枚舉,品牌到底該如何選擇?以滬上阿姨與陸仙人的合作為例,品牌策劃負責人分享,之所以選擇陸仙人,看重的就是陸仙人的故事,他從田間走秀開始,最終走上巴黎時裝周,有質樸的鄉土情結,又有時尚逆襲的標簽。可以說,陸仙人傳遞的情緒與內涵,與滬上阿姨從五谷茶到鮮果茶,從煮五谷的弄堂阿姨到時髦上海小姐姐的故事十分契合。在當下的年輕人語境中,不裝、本色出演的品牌,自帶加分項。而在營銷渠道以及KOL的選擇上,只有調性一致,內涵相符,才能發1+1>2的效果,否則就只能相互消耗,讓營銷的投產比大大降低。營銷可以為產品帶來第一波嘗鮮流量,但一杯產品的“完杯率”(是否喝完)和復購率,是決定成敗的勝負手。滬上阿姨最近上新的兩款國風系列產品,火晶盛柿和竹夢令,通過國風感氛圍營銷為產品提供情緒價值,與此同時產品也很能打,火晶盛柿將小眾的火晶柿子和橙子結合在一起,酸甜比平衡,竹夢令把輕乳茶和獨特的竹香烏龍相結合,清爽不膩,記憶點明顯。茶飲生意的本質是復購,復購的本質是好喝。只有產品好,復購率提升,才能讓營銷的飛輪轉動起來,吸引更多的裂變和二創,這樣流量的成本才會越來越低。在一個市場的增量時代,誰做得快就容易做大;而到了存量時代,誰做得好誰才能做得久。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永遠不要幻想消費者永遠忠于我們,而是要反過來,時刻觀察消費者動向,時刻忠于我們的消費者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