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天 讀 一 點 , 一 年 大 不 同
擊上方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r811關注我們!
2017年8月15日,由餐飲人必讀主辦的“風口之上——蓉城新餐飲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峰會聚焦“新管理、新理念、新市場、新趨勢”四大主題,邀請到成都一線餐飲品牌的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餐飲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
以下是本次峰會干貨速遞的第一期,是來自廖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電商總經理胡平先生的現場分享。如果您還在為了”怎樣開店?怎樣研發新品?怎樣去做大客戶?”這一系列的問題所煩擾,那胡總的精彩分享就會從大數據這一角度來切入這些問題,帶給您一些新的思考。
革新和創新
廖記棒棒雞1993年創建,距今已有24年,從最初僅靠爆品起家,發展到現在30多個單品,與其從創建到現在,就一直在發展,一直尋求創新的精神不可分割。
革新、創新≠徹底的顛覆,革新是革除掉一些東西,創造一些新的東西,餐飲行業的起源就是人類商業化的出現,有人就有餐飲,餐飲的本質從不曾改變;而消費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的群體卻在不斷地變化,消費環境在不斷地升級,創新只不過是趁勢而為,餐飲行業要做的創新并非只是單一的某個方面,而是應該在布局和應用上面都做出應有的升級和創新。
▲廖記棒棒雞在成都的門店
怎樣使用數據管理融合到管理經營?
對很多餐飲從業者而言,數據是個很虛的東西,想要將其運用到日常經營中就必須把數據做實。普通的獲取渠道、分析模型等方式都是較為簡單易掌握的,在整體的布局上,怎么開店、怎么研發新品、怎么去做大客戶、我的競爭在哪兒?針對這些問題,大數據的操作就會稍顯復雜。
1.拍腦袋和數據證明
很多的餐飲老板會說“我覺得、我認為”,這些多半是憑感覺和經驗來進行一個非常主觀的判斷,利用數據來證明觀點才是更加的科學、更能站住腳的方式。
提到數據管理,首先我們需要確定數據來源,利用數據來發現客觀的規律來指導經營。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很多事情早已不是以前那些單純的excel表格就能完成的。
比如阿里所提出的支付集會點,支付之后不能成為粉絲,粉絲經過你的轉化才能成為會員,這就是消費者數據采集的一個過程。廖記跟阿里一直有合作,包括云端數據的分享,最后形成數據的互換,在商業上達成共贏。
數據來源確定以后,還需要對數據進行維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養數據”。這些數據首先是我們自己消費者數據,其次是整個行業的數據,不論數據來源,都需要我們后期不斷維護,刺激數據的活躍性,最終才能將數據轉化為收益。
▲廖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電商總經理胡平
2.促進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開店之前,大數據可以用以檢測所選商鋪的人流量,并以此作為參考,廖記一般首選shopping mall,其次是人流量大的街邊店,這些并不是一拍腦門就能決定的,必須經過嚴格的數據檢測。
當開店之后,就要考慮如何使自己覆蓋到更廣的人群,3公里配送是原則,我們也以此來計算交通成本,考量餐廳的布局等,這樣線上線下都能很好地抓住客流量,既能接受大的人群客流量,定向匹配周邊的所需人群,又能很快地觸達外賣人群。
3.指導產品的開發
產品中的一部分是為了引流,但也有另一部分壁壘的存在,畢竟我們無法保證每個新的SKU都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所以產品的規劃都需要根據目前產品狀態來制定。
這其中消費者的數據能夠幫助我們明確地認識到市場需要什么,消費人群喜歡什么。進而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對產品的進一步優化,以及通過數據預估某項產品是否能成為爆品以及是否需要多投入。
關于這個,九鍋一堂戰略品牌合作方負責人李虹霖補充道:“哪些產品應該淘汰掉?在橫軸和縱軸上面應該有兩個坐標,一個是點擊率,一個是毛利貢獻率,要是點擊率與毛利貢獻率都低于5%的時候,這個產品是應該被淘汰掉的。而當點擊率和毛利貢獻率都處于右上角的坐標的時候就代表這個產品應該追加投入。”
▲廖記更符合年輕消費群體的視覺宣傳
社群思維是增強互動的一種方式
科技不斷進步,大數據的運用也越加純熟,就餐飲行業而言,某個消費者的喜好、習慣、地址、甚至是所在樓層都可以通過數據清晰傳遞給餐飲從業者。
因此數據的支撐能夠為我們實現更精準的推送,從而保證消費人群的準確性,以及確定營銷、互動方向方向等。
在此之前,零售行業包括餐飲,大多都是單向溝通,即只在消費時提供服務方與消費者之間溝通,很少得到消費者的反饋,現在利用平臺可以實現雙向溝通,增強互動感,并進一步精準地修訂用戶畫像,積累消費者的大數據。
做產品做到后期,更多的是跟客戶的互動,和客戶一起來推動品牌的發展,讓客戶對品牌產生歸屬感。
你認為消費者的大數據對餐飲經營有幫助嗎?你獲取大數據的途徑都有哪些呢?
歡迎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由餐飲人必讀整理編輯 歡迎加微信:bidu0001 交流
————–End—–———–
餐飲人必讀助推餐飲品牌化
聯合設計機構推出餐飲品牌設計超值大餐
————————–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轉載,合作請加微信:qingcai5678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