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衷于和口味廝守、骨子里創新DNA靈動的成都人,已經把腳下的熱土變成了全國餐飲尋找靈感的產品庫;
低調內斂的江西老表,卻對一塊烘焙格外著迷……
?
當然,要說滲透到全國成為頂梁柱般重要存在的還非“安徽人”莫屬。
?
在中國餐飲開疆擴土的版圖上,總少不了安徽人濃墨重彩的一筆,就連北京餐飲圈如今也正在被安徽人統領。
?
如果你說一個新品類去追風口的人,不見得可以尋得到安徽人的身影,但如果比能夠穿越周期,活得長、活得好的隊伍里,一定可以見到扎堆的安徽人,尤其是在祖國的心臟北京。
?
快餐行業效率王:南城香
蹬著三輪車創業,如今在北京叫板麥肯!
?
1998年, 汪國玉開始了自己的餐飲生涯,因為看到電烤羊肉串生意火,就在永定門支起了一個攤子,顧客在外邊吃,他在里邊烤。
?
在別人都一味模仿競爭對手的時候,汪國玉就動起了自己的經營小心思,第一個心思就是要給顧客新鮮的食材,每天天不亮就自己蹬著小車進貨,現穿現烤的產品立刻受到了顧客們的歡迎;第二就是要做性價比,別人家的烤串賣1.6元,他賣1元,薄利多銷,憑借這兩點,汪國玉的羊肉串火遍北京南城。
?
但事情并不是這么發展的,在那之后,他走了很多的彎路,南城香進入了長達15年的踩坑期,也是這些彎路成了南城香今日的奠基石,自2014年變革之后,南城香保持了每年20多家門店增長速度,營收增長15倍,主要做了以下動作:
?
1、做“全時段社區餐飲”,75平門店日流水3萬+
2、三個大單品打天下:飯香、串香、餛飩香
3、學優衣庫,只賣經典款不賣“時髦款”
4、用外賣做第二增長曲線,占比50%
此外,南城香在對內還優化了組織結構,花錢的(總部人員)服務掙錢的(門店),掙錢的服務給錢的(顧客),改股份制為店長承包制,單店營業額翻10倍……;疫情這幾年當大多數餐飲都陷入增長困境的時候,南城香卻逆勢增長,叫板麥肯。
?
京城小龍蝦第一人:胡大
200元闖蕩北京,從賣菜小販到餐飲界“小龍女” !
?
1987年,孫玉珍從老家來到北京打拼,僅有200元錢的她選擇租攤賣菜,靠自己辛勤勞動終于站穩了腳跟。
?
轉眼來到了1989年,因為老家的資源,孫玉珍開始搞水產,因量好,價格又低,她成了簋街小有名氣的供應商。
?
直到有一次,回安徽老家,偶然看到用花椒煮的一盆盆的小龍蝦,她當時就靈機一動:“我要是把小龍蝦帶到北京,讓簋街的商家又買我的魚,又炒我的蝦,北京我獨一份,那我不是就有希望可以買房子啦?”
?
1994年,孫玉珍成了第一批把小龍蝦帶進簋街的人,北京自此開始有了小龍蝦,簋街大半的商戶都在搶她的小龍蝦貨源,漸漸她成為了最大的小龍蝦供應商。
?
后來,因為菜市場拆遷問題沒法繼續供應水產,百轉千回過后,胡大飯店正式開業,當時只有7張桌子,門口炒蝦的舉動卻意外使得小店成為網紅,是胡大小龍蝦神話級別排隊的原型。
?
但真正的擴張還要在非典后,當簋街上大多數餐廳關門歇業的時候,她卻選擇菜品降價、自掏腰包給員工打針,門店一遍遍消毒……在危機關頭贏得人心。
?
新京菜“守門人”:四季民福
廚師出身,不是北京人照樣能做好烤鴨!
?
在新京菜的江湖中,有這樣一位,他不是北京人,卻在北京開出十幾家直營店,他就是四季民福創始人季紅生。
?
17歲季紅生從安徽無為老家背井離鄉來京闖蕩,做過洗碗工和廚師,終于開創了自己的品牌“四季民福”。
?
和其它烤鴨切人均定位100—150元大眾賽道不一樣,季紅生將目光牢牢鎖在了精品烤鴨、創新京菜上,將人均定位為300元左右,門店的裝修也不同于一般傳統守舊的烤鴨店,而是頗有藝術感感覺的餐廳,顧客在店中吃飯享受到的是濃濃的藝術氣息和氛圍。
?
現在,四季民福儼然已經成為了新京菜,品質烤鴨打卡的新地標。
?

烤雞翅“鼻祖”:管氏翅吧
他從擺地攤起家,到成就上億燒烤帝國!
?
1997年,和許多餐飲創業者一樣,帶著一腔熱血和渾身使不完的力氣,17歲的管其兵孑然一身從安徽老家來到了高樓林立、霓虹燈閃爍的北京。
?
在做過洗碗工、打雜、后廚以后,他終于在北京有了一個10多個平方叫做“管記羊肉串”的小攤。
?
攤雖小,但每日看到顧客把酒言歡快樂的就餐場景,他發自內心的感到喜悅,立志勢必闖出一番天地,很快這個愿望就實現了,在2006年他創立了管氏翅吧,至此走向了連鎖化之路,現在在北京單城就開出了50+直營店。
?
這主要原因還是歸功于管其兵的差異化定位,避開激烈賽道競爭,從羊肉串聚焦到烤雞翅定位,專注口味只賣兩種味道,人工穿串保證口味,從而成就上億燒烤帝國。
?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餐飲江湖的地方就有安徽餐飲人。
?
其實不僅是在北京,在全國各大城市安徽籍的餐飲創始人都在發光發熱。
?
全國性品牌老鄉雞的創始人束從軒是安徽肥西縣人、包子第一股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是安徽懷寧江鎮人、飲品區域王甜啦啦創始人王偉是安徽蚌埠人、在全國直營門店近500家的小菜園創始人汪書高是安徽銅陵人……
?
這不禁引人發問:菜品品類上不占優勢,口味上不如川渝強勢的安徽人,是如何扛起餐飲圈大旗的?
?
其實有三個原因可循:
白手起家,吃苦耐勞是徽籍餐飲創始人的底色

把品牌當孩子養,擅做直營體系
互相之間抱團取暖,不以酒桌論朋友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