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點擊上方藍色[餐飲人必讀]查看往期內容
根據大眾點評網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火鍋店面已經超過35萬家,火鍋以及成為中國第一大火鍋美食!而眾多人士更是直呼:中國只有2中餐飲品類,一種叫火鍋,一種其他!,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是火鍋店那么多,怎么樣才能脫穎而出,已經成為擺在眾多火鍋老板面前一道難題!
餐飲人必讀 微信號:cyr811
好的產品是前提,但不是全部和絕對
信息透明的時代,菜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已經是標配,消費者對于餐飲的好與不好的界定是由認知構成的,而不是事實。
很簡單,菜品好不好吃,是有不同的消費者的感官決定的,你覺得太辣,我覺得不辣不過癮,你覺得太油膩,我覺得不油膩,火鍋就不香,只有消費者出門不說“難吃”那就算OK,所以產品同質化,很難形成客戶的口味差異化。
那么問題來了,憑什么客戶到你這里來?或者說一吃火鍋,就想到來你這里。
單點極致的用戶用餐體驗
現在流行的都講“用戶體驗”為什么將是“用餐體驗”,因為在餐飲企業用餐體驗比用戶體驗更具象化、更具體化、也更聚焦。
有時候思維邏輯比觀點定義顯得更為重要。
成都有家軍旅主題火鍋店-佬革命火鍋,吃過好幾次,對我最大的感受是,不僅好吃,還好玩,當你進店的時候,一句嘹亮的:“首長好!能嚇一跳!但心頭感覺很爽(一不小心成首長了)用餐過程中,會有節目,最讓我震撼的是看變臉,然后還有搖一搖的微信互動,已經佬革命萌萌的小玩偶贈送,單憑這些小玩偶就俘獲多少少女心。
當然用餐體驗一個多方面的,以“產品”為載體,包含“產品”以外的內容都可以歸為用餐體驗。
舉個例子:大多數餐飲老板關注的客人進店后的的體驗,“進店前”和“出店后”的體驗同為重要。如果你的門店用餐高峰期停車位少,能否做個停車攻略,指引客人如何停車;離餐廳最近那些有些地方有車位,能夠做個等位攻略,讓等位置變成一件享受的事情。
經常有客戶離店的時候都會聽見客戶說:你怎么走?怎么坐車?是否可以為客戶提供坐車攻略:“離店出門左拐,有88路公交車,可以直達某個方向,沿途經過哪些站?左拐300米,有地鐵….
一句:歡迎下次光臨,太客套了,其實并沒什么nuan用!
單點產品極致,形成客戶辨識度最終形成產品矩陣陣
一般情況下,一個消費者對某單一品類的品牌的第一反應,最多可以想起兩到三個。喝咖啡想著去”星巴克”,吃漢堡去”麥當勞“,吃煎餅去”黃太吉”,大多數餐飲業研發的產品邏輯,都是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力求做到樣樣有優點,但是樣樣都好,相當對于那個都一般。
大多火鍋老板認為:火鍋除了湯底料,涮品都一樣,但其實突出特色,會讓客戶辨識度更強。比如毛肚,牛肉,鴨腸等,單一產品的突出,能夠讓消費者有所感知;因為有所感知,消費者才會想起才會記住。
再通俗點說:你的店要有“特色”。當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獨特記憶的時候,最終會帶動整個產品銷售,你見過那個在麥當勞吃漢堡,只點個漢堡干啃的。
消費者吃品類來思考吃什么(比如吃火鍋還是川菜),但是以心中的認知來做選擇。
當然有人會說,川西壩子,老碼頭,巴蜀大宅門這些,也沒什么好像辨識度,極致單品啥的,照樣很火,也簡單,形勢好,大勢好的時候,市場供不應求,大家都火,當年和這些店一起開的,還有幾家現在數得著。
這就好比演電影,當年進入大家都是“偶像派”,但是偶像派生命周期短,極易被下個偶像派取代或者替代,但是牛逼的偶像派會伴隨著自身不斷成長積累,以及與時俱進的演變,最終成為實力派。
明星當中,全球能保持十幾年如一日的確實都是個案,川菜我們的本家菜,目前牛逼的也就一個紅杏酒家和大蓉和。
營銷是跟著你要傳遞的主要價值為主線走的
很多餐飲品牌擔心跟不上潮流,擔心消費者認為品牌不夠時尚,會經常搞一些與熱門帖、熱門話題有關的段子類營銷活動,其實不見得好,簡單一點,你認為自己什么好,所有營銷都圍繞這一點,極致宣傳,聚焦曝光就好了.
小米的營銷:始終圍繞著“性價比”和“產品”走的
你看海底撈的營銷雖然多樣化,但是他始終圍繞一點:“服務”
好的營銷宣傳只會讓消費者不斷加深對于產品、品類、品牌的認知,對于消費者來講能記住什么,取決于你在整個營銷宣傳讓他記住什么。
而在細分化、個性化的當下,建立消費者對產品及產品系列的認知和辨識度,其根本目的就是搶占用戶的優先選擇權。
--------
必讀君邀你入群辣,和廣大餐飲人一起玩耍:
QQ:【餐飲創客群】263372068
QQ群二維碼:
微信群二維碼:
回復:1002,查看張智霖為其站臺的火鍋店,到底牛X在哪里
作者:張無忌
整編:必讀陶然君
注: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