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老板后臺發信息給我說:
老陳,看了你今天的文章,感覺段老板的營業額數據水分有點大,6000多的營業額,4個人做不出來,那么多單子,3個人配送不過來,感覺不靠譜,感覺是割韭菜。。。
其實,這老板是沒有認真看我昨天的文章,我昨天的文章就是解釋他這些疑問的,因為他的疑問,也是我和段老板交流時的疑問:營業額怎么可以做這么高?單子這么多,自配送怎么送得過來?
文章里,我其實還增加了兩個更深層次的問題:自配送,成本上是否劃算?外賣毛利如何做到50%的?
如果依然有疑問的,可以看昨天的文章:很瀟灑地賺錢:每年休息3個多月,20平米檔口凈利潤超40萬
這位老板之所以不肯相信,也許是因為自身的經歷,他是做壽司的,也做外賣,也做自配送,但是訂單比較分散,說3個配送員一天50單都送不過來。。。
我是很喜歡吃壽司的,也想過做壽司,但是想到壽司一個個捏出來的,就堅決不做,沒法批量生產的產品,生意越忙越是焦慮,營業額天花板就低;配送也是,如果訂單不集中,一會送寫字樓,一會送校區,一會送醫院。。。配送效率就會很低,有時寫字樓里等電梯就要等10分鐘,去小區,有時保安不讓進,進去了顧客不接電話,敲門還等半天。。。這些都會導致配送效率大幅降低。
我們一定要小心因為自身經歷,就束縛住自己的思維。自己做不到甚至想不到的東西,別人也許已經做成了。
實際上,昨天晚上段老板在群里更新昨天的營業額數據,一個店做了6445,一個店做了4748。
他昨天有兩家店營業了,北區那個店是營業的第二天,就是我前天去考察的那個店,南區的那個店營業的第一天。
來看看情況:
北區營業額是1933+2652+1861=6445,外賣4585,堂食1861。
南區是新開第一天,外賣還沒有上,只做了堂食,營業額是4748.
和大家交流,我有個一直堅守的原則就是誠信原則,說的東西都是真實可信的。我要求提供技術的師傅也必須做到誠信,我和師傅們簽的合同里,就有一條:給我和其他提供的信息必須真實客觀。
我認為,做到誠信了,復雜的事情就會變得簡單,事情就會好辦。只有走正道,才不會走彎路。有些人,總喜歡搞小動作,總喜歡投機取巧搞小聰明,實際上是在走彎路。
我昨天和段老板交流完,其實挺驚訝也挺佩服的。驚訝的是一個食堂檔口,產出居然可以這么高,佩服的是老板的運營策略。
什么樣的策略呢?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策略。
第一,只做瓦香雞,不做其他。我吃過四五家瓦香雞,無一例外,他們的菜單里面都是一堆菜品,瓦香排骨,瓦香主題,瓦香花菜。。。段老板說,這些其實他都會做,但是他沒做,而是只做瓦香雞。因為這樣好采購,集中采購降低成本,這樣也能縮短工作流程,減少員工工作量,提供出品速度,最終提高整個流程的效率。這是其一。
其二,只做學生生意,不做其他人的。我們很多人都是希望把配送范圍弄得越大越好,因為這樣輻射的人群更多。但是段老板是把配送范圍只圈定在校園內,只做學生們的生意。外面的單子,再多也不要。
這樣做換來的是什么?是高效率的配送啊,學生群體單一,就住幾棟樓里面,距離又短,而且熟悉,配送員提個大箱子一次就送幾十份東西過去,這效率多高啊。這就解決了配送員的成本問題。
而且,因為圈定的范圍小,都是老顧客,所以,外賣的后臺數據也好看,無論是曝光轉化率還是下單轉化率都特別高,外賣系統就會覺得你這個店鋪是優質店鋪,會在配送范圍內推更多的流量。
我常說店鋪除了產品,還有設計好運營模式,段老板這個案例就是一個好的案例。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