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高盛和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據招股說明書,海底撈收益由2015年的57.57億元按35.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16年的78.08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億元;
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0.5%。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海底撈擁有及經營的餐廳數量達320家,包括中國內地的296家餐廳以及24家位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餐廳。
三年人均消費漲了 5 塊9
盡管三年來,海底撈的收入和利潤激增,但在招股書中不起眼的部分,有一點很值得關注:
招股書顯示, 2015 年,海底撈的人均消費在91. 8 元, 2017 年人均消費為97. 7 元。
吃頓海底撈,平均每人只比三年前多花 5 塊9。
這三年來,在承受著原材料、人力、房租、能源成本均上漲的經營壓力,凈利潤增長了36%的情況下,海底撈的人均消費只增長了6%。這意味著,可能每個人只為它的增長少吃了半份圓生菜。
那么增長來自于何處呢?
在 2015 年初,海底撈的門店數還只是 112 家,到了 2017 年底發展到了 273 家。最新數據顯示,其在全球已經開設了 320 家門店。
隨著海底撈不斷擴張,門店數量不斷增加,營業收入自然大幅增加。另外,餐廳的翻臺率是其能否賺錢的關鍵,海底撈的整體翻臺率達到了5。而堪稱“快餐火鍋”的呷哺呷哺在門店的翻臺率僅為3.3。
張勇:餐飲競爭核心問題不是味道
據北京商報2012年的一篇報道,張勇曾坦言“擁有核心技術(服務能力)、專注精神以及良好人才機制和管理制度的企業,競爭對手才不容易學會”。
在2010年,網易財經也曾對張勇做過專訪,他不認為味道好是餐飲競爭的一個核心問題,因為口味南北方差異很大,或者是某一家子里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喜歡咸一點,有些人喜歡淡一點,這個是屬于眾口難調。而且一個大牌子讓每一個人都說它很好,那幾乎不可能。
當時海底撈在全國有51家店面,被問及加開店面的問題時,張勇表示最擔心人力資源的問題,“就說你這個設備是可以復制,人是復制起來非常難,而且市場又是那么誘人,可能這個就是比較大的困惑”。
七年的時間過去了,海底撈從當時的51家店已經擴張到了2017年末的273家店,或許張勇已經找到了“人力資源”的解決之道。
伴隨著海底撈的擴張以及未來的上市,張勇夫婦的個人財富也將快速增長。
目前張勇、舒萍夫婦持有海底撈62.7%股份。根據2017年胡潤百富榜榜單,張勇、舒萍夫婦以5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825位。
如果海底撈未來成功上市,根據同在港股市場的呷哺呷哺火鍋連鎖店30倍市盈率估算,海底撈的市值可達到358億元;
屆時張勇、舒萍夫婦所持市值有望達到225億元,這一數字可以排到2017年胡潤百富榜榜單的第129位。
目前,招股書中并未披露主要股東持股情況和募資金額。不過,從計劃來看,為進一步擴張補充“子彈”成為首要募資用途。
另外,5. 20 就要到了,祝大家吃得開心~
End
統籌|巖巖
編輯|阿寧
火鍋餐見綜合每日經濟新聞、網易財經、站長之家等
這是火鍋餐見為您分享的第 52 期內容
歡迎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快到鍋里來
!
點擊下方藍色文字,查看往期內容
厲害了,中國火鍋!
干貨分享 || 火鍋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方式
混戰三年的火鍋外賣,究竟誰能笑到最后?
不走尋常路,西安清真火鍋一哥養成記
海棠花開前,那是一段哭笑不得的路
聯系我們 | 18637183183(同微信)
內容交流 | 18039281106(同微信)
郵箱 | 1303859391@qq.com
歡迎來撩~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