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牛丼是僅次于拉面的“國民美食”。
整個日本的牛肉飯市場非常龐大,年銷售額達到3500億日元。這個龐大的市場幾乎完全被吉野家、松屋、すき家(食其家)這三大巨頭瓜分。
すき家(食其家)成立于1982年,是日本第二大快餐連鎖店。食其家的牛丼是日本的人氣商品,在同行業占有約45%的市場。2014年9月,食其家正式進軍中國,目前已在中國擁有300多家門店,在日本國內以及海外開設2500余家店。
那么,食其家是如何經營好一家快餐店的,這里又有哪些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呢?
“唯快不破”一直是快餐業的原則,但當下消費者的理念卻在發生著變化,他們對快餐的需求除了快、簡單以外,對快餐的品質和服務,對快餐的體驗感受也看得越來越重。
食其家一直秉承著“出自吉野家、優于吉野家”的宗旨,作為一個快餐連鎖企業,在保證“快“以外,極為重視細節,通過細小直觀地對比,讓消費者更好地選擇。
舒心的用餐體驗,離不開環境的設計
快餐店給人的固有印象是:環境一般喧鬧擁擠,餐桌沒人及時清,菜品沒有賣相,許多想在快餐解決午餐的上班族并沒有體會到吃飯的愉悅。
食其家在裝修風格上選擇日式風格,店面以紅白為主,簡潔大方。店鋪采取“吧臺席+桌席”的分布,既有日式快餐店單人吃飯的高腳凳,也有普通的卡座和桌椅。
店內基本都是2人或是4人桌,如果有人多的時候,服務員就會建議拼桌解決。桌上的東西很少,有菜單、呼叫鈴、兩小瓶的調料。設計比較精簡,打掃起來比較方便。干凈、明亮、整潔的環境是食客在點評網上津津樂道的話題。
專業化、效率化的流程,下單上菜只用2分鐘
食其家是一家保持著座下后再點餐的快餐店。客人入座后通過呼叫器就可以呼喚點餐,服務員在1分鐘內就能將客人點的食物端上桌,可謂是“坐即上桌”。這些都得歸功于食其家的一體化和標準化流程。
據了解,食其家有自己的配送系統和人員管理方式,廚房控制量,點餐送餐都固定用語,標準化,專業化,所以更加效率化。
食其家菜單SKU少、菜品集中,且僅是米飯+牛肉片(少數豬肉和雞肉)+幾種醬料的組合,這對于整個原材料、在制品和成本的管理都提供了方便。因此后臺操作和后廚操作也極其簡單,1-2人即可完成。
另外,食其家的店員都是多能工,繁忙時可以相互補位,處理速度快。后廚面積小,餐廳設計時結賬臺和后廚連在一起,方便員工兩邊工作。既體現了日本人生活節奏的快速性,又體現了日本人要求嚴苛的便捷性及享受美食的趣向性。
既能快速選擇,又能快速滿足需求
食其家根據客人的喜好,提供給單品、套餐、大小、各種配菜等多種多樣的選擇;除了適合白領的午市套餐、休閑下午茶,下午二點后還供應特色壽喜小火鍋。總有一款可以滿足腹欲的要求,讓客人體驗到選擇的樂趣。
另外,作為一家傳統的日式快餐店,食其家也是極為重視細節,品種不算很多,但份量還是分了四種:小碗、中碗(就是標準碗)、大碗和特大碗。菜單還把份量說得挺細致的,大碗是中碗的1.2倍,特大碗是中碗的1.6倍。如此直觀地對比,也讓消費者有更好地選擇。
食材精良,出品要求高
食其家使用的食材是在原產地就嚴選出的高品質的原料,通過工廠進行品質管理和徹底加工,每天都保持最新鮮狀態下來配送到店鋪,通過一整套流程來確保品質。
拿食其家的“丼”(蓋澆飯)來說,牛肉是食其家有自養的食用牛,只挑肥瘦適中的部位,經中央廚房制作好,放到餐廳。大米選用的是日本高品質的越光米。據介紹,這種米食用前,“未曾近品已聞其香”,食用時口感筋道,回味悠長,無需配菜,也能品出米飯的香甜。
為了追求品質,食其家用的是來自日本的電飯煲,特別訂制設計的打飯機,以保證每一飯的份量標準,并且每一粒米都是松散的,讓食客能吃到最舒服的口感的米飯。
另外,如果在餐廳里,米飯和牛肉擺放的時間超過兩小時而未能售出,則會被全部丟棄,再換新的來售,保證美味口感。
總結
快餐的特點就是標準化,標準化執行的核心是100%顧客滿意。作為消費者來講,在享受美味食物的同時,也需要周到熱情的服務。
服務質量的提高關系到快餐行業的生存命脈和立身之本,服務也是低投入高產出的有效路徑,中國的快餐行業應學習日本快餐行業的周到細致的服務,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
———— E n d ————
中外餐飲課堂
為您的餐飲經營帶來全球視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