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紐約大董:
半小時預訂到明年,
卻被吐槽難吃、退貨?
開業,半小時預訂到明年
從 2016 年夏天簽下店面開始,籌備了一年多的大董紐約店終于在千呼萬喚中開業了!并且于今年10月16日,大董紐約店開放網絡預定后,兩個小時之內就收到了 2500 個訂位,邁入 11 月后 2017 年內的座位已經全部被定光,截至到目前預定已經到了兩個月之后,日平均營業額達到20萬……美金!
大董的到來,也掀起了紐約人民一波新的時尚和流行——學吃中國北京烤鴨!
先來感受一下“扭腰版”大董~選址紐約中城商業精英集中的租金昂貴的Bryan Park.豪氣的擁有整整兩層的寬闊用餐區域,可以同時容納至少450個客人。
一樓進入正門則是前臺,穿過“大董”象征之一的水墨手繪墻即到達電梯口。
二層casual的酒吧樣式餐廳,點菜的形式,比較熱鬧,消費也相當親民。菜單厚厚一本,什么海膽飯、伊比利亞火腿粽子,每一道相當出彩卻都在$15-18上下,十分實惠。
三層是prix fixe fine dining專區,專門提供給選擇chef’s tasting menu的客人使用,相對安靜,屬于更加拔高的環境。
創意菜:烤饅頭!
巧妙采用很中國的烤饅頭片代替西方高端餐廳的面包,配三種醬料都極具特色:
國民女神老干媽辣醬
黑松露
豆瓣肉醬
經典菜:櫻桃鵝肝
三顆櫻桃,亦真亦假。兩顆由鵝肝制造。這道菜在國內也廣受歡迎。
椒麻沖菜和牛
日本和牛配上中國花椒,倒是新奇的搭配。兩塊和牛煎成medium well的程度,從視覺到味道是整體完成度非常高的一道菜。
套餐主角:大董“酥不膩”烤鴨
(單點:$98一只,$58半只)
眾星捧月的一道菜,放在了主菜最后,雖然考驗烤鴨愛好者的“耐心”,細想其實這樣的設計似乎也很合理,不讓烤鴨名氣或者味道上的風頭過早了壓制了其余出色的意境菜品嘗。
emmm……然而……
有網友親測后,
菜品、服務被吐槽?
然而在食客們爭相預訂座位同時,卻傳來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一些個人或媒體在發布的探店文章中,提出大董紐約店菜品價格偏高、上菜速度慢、菜品質量不佳、服務跟不上等一系列問題。
(下文節選自某公眾號推文:)
▲ 食客反饋,菜品質量有待改善
《餐飲經理人》發現問題主要集中在:
①對不同樓層+相同菜品=不同價格的售賣方式表示難以接受。
②對創意菜品的“創意”不以為然。
③對整體上菜速度、體驗感表示不到位。
某評論犀利地說:“饅頭片配老干媽醬,干嘛搞得那么神神秘秘?這不就是媽媽的味道嗎?!居然要收這么貴的費用!”
很多人不禁在網上問:
大董,怎么了?說好的米其林呢?說好的意境呢?
▲連招牌的烤鴨,也有反饋用戶體驗感不佳
《餐飲經理人》·獨家評
爭議背后
實則是中餐海外2.0升級之路的艱難
目前,海外中餐正面臨著2.0升級的趨勢,即擺脫散小弱差難,擺脫低價位競爭的局面,樹立中餐新的形象。而大董紐約店在菜品的價格定位上、菜品份量上和餐廳環境、情調氛圍上,都正是順應2.0升級的趨勢,擺脫低價競爭,與日餐、法餐、米其林餐廳等相媲美,提升中餐的層次和格局。
盡管大董紐約店,在開業之初有些忙亂,仍然有很多地方可以完善。但是帶著中餐走出國門并且致力于提高中餐格局和層次的勇氣已經非常值得鼓勵和肯定。
紐約大董,海外中餐2.0升級先鋒,大董,其實并不難懂。
1、一個餐廳在開業之初,出現上菜慢、準備不好、服務不周的問題,可以理解。顧客提出的意見,想必大董內部也會進行優化和升級。究竟是否受歡迎,來日方長。
2、走出國門的難度是無法估量的,涉及到食材、技術、當地市場的融合等多方困難。在國內經營再好的餐飲品牌,想要開拓新的領域,也需要一個摸索階段,我們應該抱著鼓勵的心態,給大董多一些時間。
3、大董在紐約開店,對于中餐在海外市場發展、升級,有重要的意義。早些年,中餐在海外很多都走“低價策略”,某種程度上,讓老外對中國料理有所偏見。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品質中餐進駐海外,比如鼎泰豐,比如大董,其實是中餐海外2.0版本的升級,是“樹立中餐新形象”時代的來臨。
大董所代表的“中國意境菜”,在國內這些年,受到了諸多老外的青睞,是真正在老外心中有分量的“中國品牌”。首次踏出國門,應該受到更多呵護、鼓勵,而不是挖苦、打擊。
4、因此,不要把大董和現在美國的很多低價位中餐做比較。大董這個品牌本身就不走尋常路,積累了超多國際粉絲,所面對的顧客群體,除了中國人,也有很多外國人。我們覺得“烤饅頭片蘸老干媽”司空見慣,然而很多外國人認為這就是創意。
這就好比變魔術,作為觀眾,知道魔術的原理,卻偏要不討好地說出來,無疑丟失了其中的趣味。
沒看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給你大事件熱評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