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是元宵節,今天特地送你一道經過老菜炸湯圓改良的菜品,從炸湯圓到拔絲湯圓再到拔絲小棗,3分鐘就能上桌。沒想到吧。江蘇淮安芳芳私房菜這道“鎮店人氣菜”拔絲小棗,毛利高,火了四年,為酒店帶來三百多萬元的利潤。快來學學吧。
朱文武
背后故事
此菜的創意來源于一道老菜香炸湯圓,在淮安這個小城市里,幾乎家家酒店都在賣炸湯圓,實在太沒特點了,于是老板要求創新出一道當地食客即愛吃又和別人不一樣的菜。最開始,這道菜被改良成了拔絲湯圓,結果特色不夠鮮明,被PASS(淘汰)了。當時有一道“心太軟”糯米棗賣得非常好,是蜜汁做法,紅棗里面包著糯米團,個頭比較小,幾乎家家都在賣。最后我們把傳統拔絲菜(拔絲地瓜、拔絲蘋果等)與香炸湯圓結合,創新出了這款拔絲小棗,口味好,有特色,售價低,很喜慶,一經推出就吸引了眾多粉絲。這道拔絲小棗成本約4元,售價為16元,毛利高,銷量好,四年來為酒店帶來一筆不可小覷的利潤。很多人一提拔絲菜都很頭疼,第一反應就是操作復雜,上菜太慢。我們這道拔絲小棗出菜只需3分鐘,小棗初加工、糯米團和制、成型都在中央廚房里完成,然后分裝到袋子中,分配到三個店里。廚師只需炸制、拔絲即可,現點現做非常快捷。
一開始這道菜拔出的糖絲顏色很重且發黃,幾乎蓋住了紅棗的顏色,這可不是我們想要的那種紅白分明的效果!那一陣,我天天想著怎么才能把這道菜做得更好。大概升級改良了五六次,試做了不下二百份后,我才滿意了。下面我把這道菜的一些制作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核心技術點
無核雞心棗2厘米高
這道菜在選材上很講究,小棗一定要選大小一致的,一般在2厘米左右高,并且選用無核的,拿到工廠加工只需用剪刀從中間剪開即可。小棗在選的時候一定選用光澤度好的,沒有斑的優質棗,初加工時千萬不要碰水,否則后面炸制拔絲時,小棗表皮的顏色會褪掉。
面團和的要剛好
這個“剛好”指兩方面。一方面,面團的軟硬度要剛好,不能和的太稀,否則炸制時不成形,也不能和的太硬,否則炸制時容易裂。成型的糯米團放在手里要有一定的硬度才行。另一方面,面團和好后與紅棗一起造型,大小要剛好,直徑為2.5厘米至3厘米最佳,這個大小是食客最適口的大小,嘴微張即可咬掉一半,過大過小都不利于取食(如批量生產糯米棗生坯,最多在冰箱中冷藏兩天,時間久了炸制時小棗會褪色)。
批量炸制四成熱
這道菜的炸制很關鍵,炸一兩份很容易成功,火候控制在二三成熱即可,但到了飯點,必須同時出菜,一鍋要炸出五份以上(一份約22個糯米棗)的量,就沒那么容易了。因為鍋里的糯米棗數量較多,炸不好就容易黏在一起,整鍋的原料都不能用了。所以經過我們多次的試制發現,批量炸制時火候要控制在四成左右,溫度稍高一點,并且在糯米棗下鍋后,不能用手勺攪動,而應用平鏟或漏勺攪動。
一勺涼油搞定拔絲
拔絲分為水炒糖、油炒糖、水油炒糖、干炒糖四種,這道拔絲小棗用的是油炒糖方法。首先要涼油下鍋,將油燒至90℃時,離火下入白棉糖,加水攪拌,然后發現鍋里的糖液慢慢起泡,并且越起越大,直至無泡時,糖油便分離了,糖下沉到鍋底,上面浮著一層油,此時下入糯米棗生坯,馬上加一勺涼油下鍋,降低油的溫度,離火不斷翻動,約七八次即可,直至糖液均勻地裹在糯米棗上。
拔絲小棗制作過程
糯米棗生坯制作
將無核雞心棗50克用剪刀從中間剪開,一分為二。用350克燒至40℃的溫水和好糯米面600克,制成糯米團。將糯米團搓成直徑3厘米的圓條,按上棗子,如圖搓成糯米棗生坯。(此步驟可批量加工,統一配送到各門店)
炸制
將色拉油燒至四成熱,下入糯米棗生坯1千克(3份量),待鍋中油冒小泡時,晃下鍋,用平鏟攪動下,防止糯米棗黏連。待糯米棗漂起來后,撈出控油即可。
拔絲
將200克色拉油下入鍋中燒至90℃,離火(90℃的溫度是下白糖和水前的溫度,過高容易煳),下入250克白綿糖和30克水,迅速攪動起來,待鍋中的泡泡越起越大直至消失后,油糖分離,此時下入炸好的糯米棗,再添250克的涼油,離火不斷翻動,約翻動七八次后,將糖液均勻的裹在糯米棗上,倒出多余的油分,此時糯米棗身上的糖呈芽黃色時即可。
小貼士
制作拔絲菜最好選用綿白糖。因為綿白糖中含有20%的轉化糖,而轉化糖能抑止糖漿熬制過程中的晶體形成,最終影響到拔絲菜的出絲效果。
技術問答
Q 此菜制作時,紅棗易炸煳,如何避免呢?
A 一定要控制好炸制時的油溫,如果油溫高于五成熱,很容易把紅棗炸糊。
Q 這道菜最難的就是拔絲,拔不好就變成掛霜了,怎么避免呢?
A 拔絲和掛霜之間就隔著一層窗戶紙,關系非常微妙。拔絲變掛霜是因為白綿糖在熬制時不夠火候,也就是糖液熬得不夠充分時,你就下了原料翻動,很容易就變成了掛霜。
Q 糯米棗在炸制時個頭挺大的,為什么上桌后就縮了呢?
A 那是因為糯米棗在炸制時加熱時間過長導致的,里面的溫度太高被外面的糖包裹住了出不去,迅速膨脹,上桌后溫度降下來,里面就縮回去了,變得又癟又黑,賣相不好。糯米棗在鍋中炸制時一旦漂起就可以撈出。
Q 為什么我做出來的拔絲小棗顏色特別重?
A 正常的拔絲顏色應該是淡淡的芽黃色,里面的糯米棗紅白分明才對。如果顏色變得很重,說明拔絲時沒有加涼油,下糯米棗后加一勺涼油,可以迅速降低油溫,使拔絲的顏色不會因受熱變重,而且還利于糖液裹在原料上。
拔絲小竅門
拔絲分為水炒糖、油炒糖、水油炒糖、干炒糖四種:
……
想知道四種拔絲技術的操作方法嗎?轉發此文至你的朋友圈,截圖到后臺,回復“拔絲”,立馬送給您。
藝術家試做
中國青年烹飪藝術家 左瑞海
試做心得
這道菜操作簡單,口味大眾,是一道成本低利潤高的菜品。試做中發現一些問題,也做了適合本店銷售的一些改良,現在和大家分享下。按作者的配方,感覺油太多,原料浸油多效果不好。拔絲時建議放水200克為佳,雖然熬糖時慢些,但糖絲會持久感觀好。糯米棗炸完再拔絲,食用時會沾在一起,食客夾食不方便。于是我改良成在糯米棗上沾白芝麻,這樣食用時即可以拉出絲又不會互相沾到一起,一舉兩得。我又在盤底倒入橙汁,吃到最后原料也不會沾到盤子上。
改良版
原料 三象糯米粉250克,干棗70克,白芝麻200克(約用50克)。
調料 白糖200克。
試做 1.大棗去核留肉,一分二。2.糯米粉用200克溫水拌勻,揉制面團光滑,分成20個糯米球(平均20克一個),每個糯米球上按半個干棗,放到芝麻里沾勻。3.起鍋燒油至120℃,下入沾好芝麻的糯米棗,炸至浮到油面(此時油溫160℃左右),自然翻滾,表皮酥硬,即可撈出。4.鍋下入水200克,倒入白糖200克,熬至棗紅色,且無氣泡時,漂出糖的香味時下入炸好的糯米棗,翻勻出鍋即可。
注意 1.和面時,水和面的比例很重要,如果水加少,面揉不到一起,水多了,面就稀,揉不出棗形。2.揉棗形時速度要快,慢了糯米面發干,不好揉。3.炸制油溫不要太高,否則棗容易從糯米面中掉出來,還易起泡。
想看更多?
2019年《烹飪藝術家》雜志火熱預定
一個月一本,全年12本
1200道菜品學起來
識別二維碼直接購買
推薦閱讀-
點擊文字即可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點擊文字即可閱讀全文
餐飲業40年發展,離不開這40人 |榜單發布
鄧超:1995年使用電腦收銀,如今外賣年銷售達7億
王慧敏:30歲踏入餐飲業,上海菜上市第一股
劉延云:團餐品牌的領軍者
劉國梁:健康飲食理念的踐行者
湯慶順:創新思維盤活老字號
湯瑞仁:紅色情懷餐廳的引領者
麥廣帆:玩轉品牌營銷,引領粵菜潮流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