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慧敏:30歲踏入餐飲業,上海菜上市第一股|40年40人

     每天十分鐘,帶你漲知識

    40年篳路藍縷,40年砥礪奮進。我們餐飲人用雙手書寫了發展的華彩篇章,拉開了一個行業的擴張序幕。

    行業40年的巨變,離不開每一位餐飲人。來自國有企業的改革家、企業家、科技大師、開放先鋒無疑發揮了引領作用。

    接下來《餐飲經理人》微信公眾平臺用40天的時間講述這40位民營企業家在改革開放40年間創業圖存,創新求變的故事,生動再現了這些企業的成功路徑,以及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今天為您呈現“小南國”品牌的創始人王慧敏的故事。


     

    看完記得點好看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

    歡迎轉發朋友圈 謝謝你


    點擊“圖標”,收聽全文


      


    40年40人

    王慧敏

    她從幾張小桌起家,到如今已在餐飲業擁有多個品牌。她用心經營上海味道31年,足跡遍布全球各大城市。她領導的小南國集團,堅守餐飲本質和企業責任,在上市后化危機為機遇,正向著中國餐飲業的未來不斷進軍前行。


       

    而立之年破釜沉舟


      1986年時,上海的私營餐廳非常少,且質量參差不齊,這讓從小就喜歡餐飲的王慧敏動了心思。她不甘人生每天朝九晚五平庸度過,不顧家人的反對,辭掉了國營企業的鐵飯碗,30歲踏入了餐飲業,想要干出一番成績來。


      王慧敏首先在上海長沙路上挑選了一個小門面。當時為了拿到門面房,她一咬牙將婚房與別人做了交換。婚房對一個女人來說,其意義不言而喻,那間換來的門面房只有10平方米。按照當時的價值,這一交換,王慧敏至少虧掉了10萬元。但是幸運的是,這間小小的店鋪并沒有辜負王慧敏,還為她贏得了第一桶金,也成為了小南國餐飲集團的第一家店。


      因為菜品有保障,服務又熱情,小南國經過顧客口口相傳,生意越來越好,王慧敏決定開第二家小南國。1995年,她向合作信用社借了70萬元,共投資100萬元在黃河路開了一家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小南國。接著在兩年后,她又盤下了一家1000余平方米的臺灣餐館。在2001年小南國更是走出了上海,在香港地標性建筑中環萬宜大廈開設了首家分店。

    注重品牌引進人才


      從上海到香港,王慧敏看到了品牌的力量,她發現“如果客人認可了這個品牌,那么無論你的店開在哪里,他都愿意過去”。


      所以為了小南國集團發展的長遠利益,王慧敏將小南國商標注冊以及受到法律保護放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時為了確保小南國品牌的質量和商標內涵的統一性,并使其不斷提升,王慧敏十分重視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目前,小南國集團已經從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以及香港等地區引進了一流人才擔任企業的高級管理職務,從而確保了小南國品牌和商標內涵的國際化發展,使小南國集團的各項業務沿著健康的軌道迅速發展。

     

      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要求,王慧敏同時還針對餐飲服務特點,建立起一個具有小南國特色的消費者服務體系,確保了品牌價值向消費者的傳遞。如此一來,使消費者在小南國真正能夠體會到其品牌價值的內涵,從而大大提高了小南國餐廳在社會上的知名度,使小南國集團的餐飲業務獲得迅速挺進。這也為小南國的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轉變戰略突出重圍


      2012年7月4日,小南國按照計劃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隨后,國內高端餐飲市場發生了波動,走中高端餐飲路線的小南國也不免受到了波及。

      餐飲市場的動蕩,使得小南國出現虧損,王慧敏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經過市場調查,小南國開始變化經營理念,堅持擴大多品牌戰略,從各個角度積極應對市場危機。


      1、市場最大化


      如果一個企業只經營一個品牌,那么他的市場是有限的。相反,如果擁有多個品牌,并且同時經營,那么相對來講企業擁有的市場份額就越多。


      2、風險最低化


      多品牌戰略與特許經營結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由于每個品牌的定位不同,消費群體不同,給消費者提供的餐飲服務不同,在一個城市,甚至在一條競爭激烈的商業街上,可以出現多個品牌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場份額,降低市場競爭可能產生的經營風險。當企業多個品牌充斥這個市場時,總有被消費者選中的。


      3、創新最佳化


      王慧敏認為,多品牌經營可以使菜品創新最佳化。因為各個品牌的經營形式不一樣,菜品制作方式、裝盤等都不盡相同,所以創新的方法也是千差萬別。幾種品牌店的廚師可以互通有無,相互學習,將創新的思路無限拓寬。


      4、味道是核心競爭力

      王慧敏說:“餐飲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口味”,為了堅持把美味帶給顧客的初心,她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尋找當地餐廳,這聽上去是一門好工作,不過多數人沒看到她艱辛的一面。最多時,她一天要吃幾十頓飯,只為了從各家店里取長補短。


      在化危機為機會后,2017年小南國集團正式更名為國際天食集團,旨在打造一個“國際化餐飲品牌運營集成平臺”。而王慧敏也憑借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品牌意識,讓小南國從幾張小桌子起家,在日趨激烈的餐飲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餐飲服務集團之一。未來,王慧敏將依舊和她的小南國一起砥礪前行,并且永遠保持著路行千里的責任與初心。


      從1987年發展至今,目前在小南國旗下涉及中餐、西餐、休閑餐飲、飲品等多種品牌,經營與投資上海小南國、南小館、慧公館、ORENO、PokkaCafé、WolfgangPuck、TheBOATHOUSE、米芝蓮等眾多餐飲品牌。

    歷程

      

      1987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上海小南國品牌餐館。


      2001年?進入華南市場,開設首家香港餐廳。


      2006年?進入華北市場,開設首家北京餐廳。


      2007年?首次獲得“上海名牌”稱號。


      2008年?通過收購上海康點營養餐食品有限公司的設施、擴大中央廚房的規模、在南京和蘇州開設餐廳、ShiningCapital參與對小南國的投資、以及為擴大管理層團隊增聘專業人士。


      2009年?獲得“上海名牌”稱號。


      2010年在上海開設首家“慧公館”品牌餐廳、針對商務和高端顧客、在上海開設中央倉庫、、CSICapitalL.P.參與對小南國的投資、小南國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2011年?在二線城市進一步擴張,在寧波、深圳和無錫開設餐廳,EFGAtlantis首次參與投資,再次獲得“上海名牌”稱號2012年7月4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募資5.12億港元。推出旗下第三個餐廳品牌“南小館”,首家餐廳于2012年6月10日在香港開業。


      2013年?投資食品保鮮技術公司及河蝦仁供應商,在上海開設“南小館”大陸首店。


      2014年斥資1.95億港元收購POKKACAFé中港澳65%股權,進軍咖啡及大眾化西式休閑餐飲業務、進入西南市場,上海小南國西南首店落子成都,管理“米芝蓮”品牌奶茶鋪。


      2015年?在香港蘭桂坊開設俺の系列首家門店:ORENO(俺の割烹Ore-noKappoubyGinzaOkamoto)。


      2016年旗下四大品牌“上海小南國”、“南小館、“WolfgangPuck”、“TheBOATHOUSE”在迪士尼小鎮盛大開業,收購眾美聯(Nasdaq:JMU)9.82%的股份,南小館獲得“上海市著名商標”稱號。


      2017年?引進日本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DOUTORCOFFEE,聯合眾美聯與日本ACCESS達成戰略合作,更名為國際天食集團有限公司TANSHGlobalFoodGroup。


    〖★更多內容詳見《餐飲經理人》雜志第2期★〗    

    看趨勢、站風口 2月份訂閱,驚喜多!


    訂閱

    方式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策劃:《餐飲經理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5409.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12日 20:58
    下一篇 2019年2月12日 21: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