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引人注目的事情就是上海進博會,專寫美食的小編很遺憾的沒能加入核心晚宴,不過也側面見到了宴會菜單和一些現場圖。
國宴當晚設計精美的餐瓷再次吸引了所有來賓的目光,典雅精致的上海“石庫門”特色主題,精準而貼切地詮釋了首屆“進博會”開放和透明的深刻內涵。
晚國宴餐瓷每套共計88頭,冷菜拼盤半球形的尊頂蓋是最引人注目的器具,尊頂蓋前后各有對稱的上海石庫門圖案,周邊飾以浦江兩岸經典建筑和上海市花白玉蘭圖案,簡潔而典雅。
再來看看菜單,這份菜單清雅簡單。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宴會到底吃了些什么。
1.餐前點心頭糕茲飯糕,先聲奪人的昭告東道主的本幫口味。
2.冷菜單第一道:花膠兩筋頁湯
花膠相信烹友們已經比較熟悉了,是常見的滋養的補品。而這個兩筋指的是什么呢?有這么一道燉二筋的菜,筋指的是羊蹄筋。花膠蹄筋湯,濃郁暖胃的滋補開場湯品,不奢華不俗氣。
2.第二道,蟹斗水晶蝦仁
此時正值蟹季,子曰不時不食,宴會自然要有蟹。客宴八方時中外有人腥著手大快朵頤的畫面著實不算雅觀,于是拆出蟹肉蟹粉的蟹斗是近年蟹宴主流。
這道菜還在加個量——配上蝦仁,也算相得益彰。
3.第三道,浦江風味牛肉
牛肉沒啥好說的,反正各國人士都喜歡。浦江是浙江的一個縣,特色本是牛清湯。
這道浦江風味牛肉,形似用了流行的焐(低溫慢煮)處理,口感酥爛,也許選取了本地牛肉,盡中國地主之誼。上面似乎還配了一塊鵝肝醬,生怕賓客吃不飽啊。
其實上海郊區很多本地牛羊肉,雖肉質不如和牛灘羊精致,但口味極佳,產量也盡夠自給自足,有機會細說。
4.第四道, 烙全菌銀鱈魚
雖然是西式的分餐制,但同樣講究有魚有肉,主菜第二道是典型的西餐制法了。
菌菇過了好季節,做成醬汁調味,銀鱈魚正肥美,山珍配海味,不功不過的處理。
延伸去講,這次進博會的海外食品參展商很多,精品也不少,除了大家熟悉的了長崎海鮮,還有很多中東西亞美食。更豐富多樣的美食豐富我們的餐桌,更加拓寬咱們味蕾的緯度。
5.油燜冬筍豆苗
油燜冬筍是傳統的江南名菜,不假。不過冬筍尚不當季,豆苗常綠但也有些牽強,好在顏色清淡素雅,收尾了這么一席海派融合的宴席。
6.最后說說那兩瓶酒,張裕的蛇龍珠和霞多麗。
一紅一白,如果不是特別供應款的話,那這兩支算得上價格相當親民品質也普普通通的大眾產品了。
張裕1892年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之一。
此外
當然除了美食,宴會還現場演繹中國老撾英國格魯吉亞等等友好國家的名曲,想享受國宴水準的局友,別忘了也可以按圖索驥給自己配個背景音樂。
總體來說,菜單本身是樸實的,也大概是經過設計的,是符合我黨八項規定的,也是老百姓也得吃的上吃得起的。
小編倒是欣慰,那些奇珍異食,寧可少扒不吃,也更愿意看到大國風范體現在百姓菜單。
策劃:烹飪藝術家
來源:有局講局
設計:曉燕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6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