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大品牌就如海上巨輪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食品安全問題一直都是餐飲行業的底線,觸碰不得。這個問題也一直是餐飲人恐懼和頭疼的問題,對品牌的影響非常嚴重。輕者損傷了多年經營的好名譽,重者品牌將不復存在。
呷哺剛剛中招
9月6日在山東濰坊泰華新天地的呷哺呷哺,一對夫妻在用餐時吃出了老鼠,而且妻子還懷著寶寶。
呷哺呷哺
事發之后,呷哺呷哺的態度更是火上澆油。提出給予當時消費者 5000 元的一次性賠償,講道理5000元足夠做一次全面的體檢,但是在客人提出擔心感染病菌,怕影響胎兒時,但店員居然說:給你20000元,去把孩子打掉。這樣的態度更是激起網友們的怒火。
呷哺呷哺
9月8日呷哺呷哺發布了一則同樣毫無誠意的官方聲明之后,索性又反悔把聲明刪了。很快,監管介入。此事件發生后,被各大媒體紛紛報道,這也直接導致呷哺呷哺的市值在2日內蒸發15億港幣!
一籠小確幸上海所有門店關閉
去年7月,一籠小確幸出現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導致很多人食用過后嘔吐、腹瀉,并住院治療。事情發生后,客人紛紛討要說法,但店員的態度較為敷衍,并不愿意承認,公關也認為是同行抹黑、客人惡意誣告。導致事態越發嚴重,最后發展到上海門店所有門店關閉整頓。
客人評論
高鐵發霉盒飯
在本月初,媒體報道出“北京開往武武漢高鐵供應盒飯發霉”一事,并引發廣泛關注。連日來,國務院第五督查組先后到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12306客戶服務中心、北京西站等地進行實地督查,并與鐵路總公司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力促問題解決。
來源網絡
近日,鐵路總公司表示,自今年9月29日起,全國鐵路將停止使用常溫鏈盒飯,并將完善相關機制,強化全鏈條管控。
正視自己的問題,及時調整是關鍵
在一個個食品安全問題前面,你還覺得是小事嗎?其實出了問題不可怕,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更可怕的是餐廳沒有正視自己的問題,處理問題的態度也不夠積極。大多數食品安全問題都是顧客先發現的,如果顧客第一時間發現了,并反饋給了商家,商家卻不信任客戶,認為客戶是找茬的,那出現更大的突發狀況就是必然的。
在很多餐飲經營者和管理人員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潛意識的第一反應不是我該怎么解決這個事,而是這個事是不是真的?這個蟲子是不是客人故意放進去的?這些客人是不是故意來吃霸王餐的?是不是同行或競爭對手看我生意好故意來整我的等等,所以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潛意識里就已經把顧客當成了不受歡迎的人,從而不能正確處理這類事。
所以,各位餐飲經營者,在我們日常營業遇到顧客抱怨、投訴的時候“不要把顧客都想的那么壞,那么無聊”,當然,不否認這個社會有很多類似的同行抹黑,找茬、碰瓷的現象,但絕不要因噎廢食,信任顧客,尊重和重視顧客的意見和反饋,相信“民情”和“民意”才是避免事情擴大化的重要保障,這才是廣大餐飲經驗者應該從這件事情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訓。
整編:餐飲經理人
來源:子然餐飲設計(ziran-1688)
……
原創不易
如果覺得喜歡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轉發或收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持續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