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訂閱
1909期
巴奴為什么要建2300平的概念餐廳?
為什么要請米蘭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師?
為什么2300平的面積,只擺放61個臺位?
越是不合理的地方,越有可能存在埋伏和“殺機”。
從星巴克到巴奴,從海底撈到九毛九,這些品牌都在用各種體驗店來建立自己的“品牌教堂”。
◎ 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
1
巴奴開出2300平米概念餐廳
餐飲下一個競技場是“藝術力”?
歷時2年,巴奴概念餐廳亮相鄭州。
今天,巴奴位于鄭州經三路和金水路口的“概念餐廳”正式對外亮相。
△金燦燦的外觀,和巴奴其他門店有明顯的區分
這家耗資數千萬、歷時兩年的概念餐廳,由國際著名建筑師、清華大學副教授陸軼辰設計。
他曾設計過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整體設計非常前沿,體現了“匠心與藝術”的統一。
除了頂級設計師,巴奴還為了追求極致呈現,連重要建筑材料、部分燈具都從海外采買。
更“壕”的是,他們為了藝術,犧牲掉了三分之一的臺位。整個店面2300平,卻只有61套餐桌。
為什么這么做?
主要就是提升體驗感。就像樓房別墅,都是低密度一樣,減少擁擠,提供就餐的舒適度。
除了空間,景觀設計也變得更突出。
10多米挑高的玻璃幕墻,白天陽光透過幕墻沁入店內,夜晚則可一望金水路車水馬龍。
讓人震撼的是天花板上簇擁的激流造型,由數千個鉆孔鋁板排列而成,整個平面自由起伏,又猶如麥浪在天地間自由翻騰。
△概念餐廳在原有樓體基礎上設計而成,靈感來源于厚重的纖夫文化
巴奴概念餐廳的做法,看起來很反常規。但是,讓藝術設計成為餐飲業新的競爭力,正在成為趨勢。
一年前,當中國餐飲還在追求“小而美”的時候,星巴克在上海開了世界最大的體驗店,2700平米。
2017年12月5日,星巴克烘焙工坊開業,很快成為城市的“商業地標”、網紅景點。陳奕迅和周杰倫等眾多明星都曾低調前往此處打卡。
特別是那個高達 8米,重達 4噸的銅罐,更成為景點中的景點。銅罐罐身印有1000 多個印章,上面的關鍵詞也大多和咖啡文化有關,比如“手沖、花香、日曬、種子、靈感”等等文字,成為傳播的亮點。
事實上,把門店打造成商業地標的玩法,不僅可以吸引消費者朝圣,也是建立“品牌教堂”的一種方法。
什么叫“品牌教堂”? 當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會建立一家規格、理念明顯高于普通店的標桿性門店,用來集中展示品牌文化、未來愿景,拉升品牌高度,給消費者帶來更深刻的體驗、理解。 這樣的門店,往往是超前的、概念性的,是一個區域的“制高點”,品牌意義大于盈利意義,我們把它們叫做“品牌教堂”。
2
對消費體驗的新洞察:
從強調“快”轉向“全沉浸式體驗”
其實,“品牌教堂”并不只是為了藝術而藝術,背后是對消費者的洞察。
2018年初,已經有一些餐飲企業嘗試“產品層的慢”。
廣州餐飲品牌“大師兄”在產品層做了優化,把肉夾饃的“烤饃”環節慢下來;72街快餐從“去廚師化”轉變為廚師現炒。
但是,星巴克引領了“慢體驗”的新趨勢。
這種“慢”,不是體現在效率上,而是體現在顧客體驗上,讓顧客形成一種 “全沉浸式體驗”。
這考驗的是品牌的綜合競爭力。
以星巴克為例。在上海星巴克門店,最重要的是咖啡;在烘焙工坊,最重要的是體驗,那種全沉浸式的體驗,讓人備感舒適。
在上海星巴克烘焙工坊,首先是開闊的空間,沒有擁擠感,彌漫著咖啡的香氣,讓人身心愉悅。
△上海星巴克烘焙工坊
其次是產品更豐富。 在烘焙工坊,你不僅能像其他的星巴克店一樣喝到各式咖啡、品嘗到各種糕點,這里還像百貨商場一樣為大家提供豐富多彩的星巴克周邊產品,從杯子到衣服,再到各種裝飾物、居家用品。
其中,很多品種只有在這家店里才能買到,而且很多還是限量款。有不少“星巴克迷”一進店,馬上就跟“著了魔”一樣,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搬回家。
事實證明,品牌教堂的號召力非常強大。一年時間,烘焙工坊就成為了星巴克全球銷售額最高門店。
巴奴的概念餐廳也為“全沉浸式體驗”做了足夠的準備:
?在產品層面,巴奴已經建立了強大的認知。巴奴有核心爆品“毛肚”和“菌湯”,還有繡球菌、小油條等十大“護法”產品,產品主義已經在行業、客群內深入人心。有了產品準備,“全沉浸式體驗”才有了根基和依據,而不會陷入“徒有其表”的困境。 ?在場景層面,門店從建筑材料、布局等處處都體現了“匠心與藝術”的融合。就連一桌、一椅,甚至餐盤,都體現了藝術。 △巴奴山水盤和新的桌椅設計 ?除此之外,巴奴也嘗試推出一些周邊產品。比如帆布包包、精致的筆記本,做工精良的水杯等產品。 在一家概念餐廳里,這些準備工作都讓巴奴的品牌不僅體驗豐富,而且更具有感知力。
3
從產品儀式感到品牌儀式感
是餐飲公司化進程的必然
未來的餐飲業,沉浸式體驗,將成為必然。
首先,一店一景模式走入困境,概念店+標準店是未來趨勢。 2012年以來,餐飲業急劇變化。隨著新餐飲崛起,“一店一景”成為新潮流。 新的門店、新形象、個性化的場景設計,成為吸引消費者的利器。 但是,進入到2018年,購物中心租金成本、裝修成本、人力成本等各項成本過高,使得“一店一景”模式走入困境。 而“品牌教堂”拉高品牌勢能,基礎門店提供優勢服務,形成了良好的協同。 未來,一所城市里,一個品牌可能只建立一家概念餐廳樹立品牌高度,建立多家標準店提供服務。
其次,企業運行周期也走到了“慢體驗”。 放眼中國餐飲市場,肯德基、麥當勞明顯比中國餐飲企業大約提前了一個周期。 2015年,當肯德基從快變慢時,中國餐飲企業整體還在“提速”。 現在,中國餐飲企業在經過了效率提速之后,也不約而同地走到了“慢體驗”上來。
第三點,從產品的儀式感,到品牌的儀式感,是中國餐飲公司化進程的必然。 以后,大店不只是空間,更重要的是基于審美的儀式感。 就像房地產業,從滿足居住和身份象征,已經成長為滿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餐飲業越往后發展,餐廳越不應該局限在一道菜,甚至產品也不應定義成一道菜。
如同杜中兵在餐飲老板內參舉辦的中國餐飲創新大會(2018冬季峰會)上的分享:
“我們的餐廳不是一道菜就OK了。從材料到地域、到歷史、到功能、到工藝、到生產、到運輸,以及到你的儲存、呈現、表達,這些所有都是你的產品故事,都是你的品牌故事。”
餐廳之中,一切皆產品,一切皆品牌,一切皆表達。
這是餐廳進化的必然,更是企業化發展的必然。
同時也是建立“品牌教堂”的意義。
統籌|笑凡
編輯|王梅梅 視覺|劉凱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螺螄粉的網紅之路|外婆家活下去戰略|奶茶火鍋 餐廳設計|王品的迷惘和挑戰|餐飲的4種變化 這樣做提升餐廳銷量|年度漢字|設計老炮發聲 首席勾搭官1:18689669219(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