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老板請注意:這些你常犯的錯,正在吞掉營業額!



    如今,餐飲行業早已經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跡象。在這樣的環境下,對自己的門店建設擁有清晰、嚴格的要求才是企業能夠強勢發展的基礎。


    天財商龍邀請門店運營體系設計專家張羽,為餐飲帶來門店QSC的標準設計分享。


    01

    餐廳標準設計的劃分


    無論餐廳大小,有兩個區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是對客服務的區域,我們都叫它前廳或者前堂,另一個是為顧客提供菜品制作的廚房,稱為后堂或者后廚,所以標準設計,按區域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前廳的標準和后廚的標準。另一種劃分方式就是按顧客的用餐流程及時間,分為餐前標準、餐中標準、餐后標準或者收市標準




    02

    餐前標準設計



    我們都非常清楚,一個餐廳要與顧客完成的用餐體驗交互是通過QSC——即品質服務和清潔來實現的



    01

    清潔標準




    常見錯誤:清潔就是要“干凈”。


    日常衛生我們需要設計的標準包括地面的衛生、臺面的衛生、桌面的衛生、餐具的衛生、門口的衛生等等。大多數餐飲管理者會在清潔標準上標注“干凈”二字。但“干凈”只是一個形容詞,不夠具象。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我們需要把標準具體化,表述為:無灰塵、無水漬、無油漬、無污垢等等。這樣對于“干凈”,員工就能清楚了。


    02


    物品及物料的準備以及擺放標準的設計




     常見錯誤:用拉線貼標簽的方式來規劃


    這樣的做法在消費者需求日益提升的今天,已經過時了。以餐廳備餐柜來說,餐廳管理者應該先將備餐柜的每一層規劃好,比如第一層放碗30個,第二層放杯子30個,第三層放碟子30個。規劃好以后,把它拍成圖片,并配上規劃分布表。對應圖片,員工就可以依葫蘆畫瓢、按圖片的規劃進行擺放了。這樣直觀的方式不僅將標準外化,而且能夠讓員工輕松明白怎樣的擺放方式才是正確的。


    03


    營業額預估




     常見錯誤:依據經驗感性判斷全天用量


     正確的做法:


    以火鍋中的毛肚產品為例,假設今天中午的營業額預估是2萬元,毛肚的萬元用量是40份。


    每賣1萬元毛肚的準備量就是20份。因此需要把中午的營業額進行時段劃分,比如11點到12點的營業額是5000元,那么在這個時段的毛肚準備量即是10份。12點到13點的營業額是1萬元,在這個時段的準備標準量即是20份,13點到14點的營業額是3000,在這個時段的準備量即是6份。而后面14點到晚餐前的準備就只需要現點現做,不能提前準備,以免由于存放時間過久而失去最佳的口感。


    03

    餐后標準設計


    作為餐廳餐后收尾的標準一定會想到衛生需要清潔、物品需要歸位、設備也需要檢查。沒錯,這些是餐廳必不可少的收尾工作。所以常規問題我們不做細化,這里重點強調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為了第二天的售賣需要開貨單,即我們俗稱的報貨工作。



     常見錯誤:只有少部分員工,一般是管理人員,因為自身經驗比較豐富,所以能把貨單開的準確一些。


     正確做法:

    如果把標準應用工具設計并羅列好,每一個員工就都可以進行報單了,參考的依據就是營業額預估、萬元用量以及每天日盤點的數據。如果你餐廳的報貨周期有三天來一次的貨,也有一周來一次的貨,只需要把三天來一次貨的原材料按三天的營業額進行預估,一周來一次貨的也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預估,即可實現人人都能精準報貨了。



    04

    餐中標準設計



    首先,餐中的重點就是顧客整體的用餐體驗,所以服務流程是我們經營餐廳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需要設計標準的環節包括服務員的站位及其用語的設計,以及迎賓員的站位和用語等等。



    ■ 常見錯誤:只對禮貌性有要求,忽視互動


    ■ 正確做法:


    以一家重慶的餐飲企業所設計出來的餐中服務標準為例,他們在迎賓員引領顧客進入餐廳時,在為服務員做好相關銜接后迎賓員會用重慶話說:“美女帥哥兩位”,服務員也會用重慶話齊聲的回應到:“要得,來了”。


    傳菜員上菜的時候也會說:“某某桌的什么菜來了”,而后服務員也會齊聲回應到:“要得,來了”。在餐中,服務員的巡臺次數規定不低于三次,每次巡臺都會用微笑禮貌的語言讓顧客感受他們服務的熱情。而且在服務員與顧客見上第一面之后,顧客就會記住這位為自己提供服務的員工,因為員工會主動介紹自己的姓名或者姓氏。如果您在這樣的一家餐廳用餐,感覺會是怎樣的呢?這個成功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標準都是設計出來的。


    05

    產品標準設計



    提到產品,我們就需要從采購開始分析,因為餐飲行業是一個鏈條相對比較長的業態,產品標準涉及到的環節有采購標準、收獲標準,粗加工標準,儲存標準,生產標準以及售賣標準(也就是我們說的出品標準)。


    01


    采購標準




    應建立一套針對門店收貨時可用的鑒別方法或者是標準。注意帶包裝食材應有第一品牌、第二品牌以及第三品牌標準的設計,并形成相關的檔案管理,為門店提供相關的收貨依據。



    02


    收貨標準




    要有收貨的流程以及收每一樣貨品標準,比如,收土豆這樣的原材料,大小規格有沒有標準?

     

    ■ 常見錯誤:憑經驗收貨、采用測量法


    ■ 正確做法:


    驗收土豆的大小規格時可以用參照物比較的方法來進行驗收,比如成人拳頭的大小。這樣驗收起來就會既形象又快速,而且這樣的標準制定出來,每一個員工都可以執行收貨了。


    03


    粗加工標準




    仍以土豆為例。土豆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切成片,那么對切片的厚薄程度就應有形象可參考的標準。比如對于火鍋店用的土豆,一般出品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厚度標準要求,我們就可以直接用刀背的厚度來對應土豆片的切片厚度,這樣的標準設計出來后就是可以成功落地檢查的標準。


    另外,在粗加工標準中我們還會考慮到工具的顏色區分、加工時所需用的墩子的顏色,以及加工過程當中所需要保持的區域、臺面以及工具的清潔衛生,用什么顏色的毛巾做相應的清潔。這一部分謹提供一張圖片,大家可以參考您家餐廳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標準制定。



    04


    儲存標準




    儲存方面用得比較多的就是冰箱,冰箱儲存標準的設計是我們做餐飲必須要設計、且重點考慮的維度。


    ■ 常見錯誤:沒有看板,只要求員工記住每層放什么食材


    ■ 正確做法:


    用圖片加表格的方式對食材存放進行呈現、張貼。同時關注冰箱內部涉及到的層架設計,保鮮盒的擺放標準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進冰箱的保鮮盒,如果重疊放置的話,重疊數量均不能超過兩個。因為一旦超過兩個就會影響儲存食材的新鮮度以及出品后的口感。當然,進入冰箱的食材還有一個必須保持和設計的標準,就是務必加膜加蓋,以達到密封狀態。


    05


    生產標準




    提到生產標準,就會想到菜品標準卡,即做好一道菜的主料、輔料、調料……各種料的具體用量,其實這個量的標準化的最好方式就是找到我們廚房可以量化且形象的一種工具、用具來進行標準的設計,并用圖片加文字的方式進行形象的描述和呈現。這樣設計出來的標準,讓員工看到即懂也即能操作,從而減少培訓成本。


    06


    售賣標準




    這一標準的關鍵在于五個維度:色、香、味、型、器。只有符合這五個維度的標準設計,才是合格的。比如,做出來的菜的顏色要看一下是不是符合最初整個菜品的出品標準,熟還是沒熟,它的顏色肯定不一樣;第二個是香味是否符合,有的牛肉吃出了雞肉的味道,這個環節一般會出現在食材的儲存問題上。另外有沒有用規定的器皿進行裝盤,是否出現了餐具不夠用時以別的餐具來代替的情況。






    門店QSC體系建設的標準設計是餐飲運營管理最底層邏輯,是餐廳良性運營的基礎,是餐廳打造良好顧客體驗的關鍵,數據顯示,做不好門店QSC建設的餐廳,會因此而流失5%-8%的客流,從而對營業額產生影響。


    因此,重視門店QSC不僅是關注運營建設,更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爭取優勢地位的重要環節。







    內容精選

    ↓↓↓

    點擊圖片 即可閱讀



    合作交流/轉載 13331083197

    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35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4日 21:00
    下一篇 2020年5月4日 21: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