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春餅,史明偉獨辟蹊徑:果斷放棄進駐商場的機會而專注經營街邊店;
不盲目跟風“手作”標簽,而是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將人工的細致入微與工廠的高效統一巧妙結合;以經典武俠人物為切入點,卻不賣弄情懷,靈光一現尋求異業合作。
史明偉說:“我是‘東邪’,不墨守成規,趨同附會,我的春餅店有‘俠’的味道,更有‘俠’的自由。”
01
不盲從不附會 看準街邊店新商機
東北的春餅店不多。郭靖郭大俠春餅(以下簡稱郭大俠春餅)的創始人史明偉看準街邊店親民、便民的特點以及街邊店無統一規模、連鎖品牌未成型的行業空白,而萌生出將春餅街邊店做起做大,做成連鎖品牌的想法。
史總告訴記者:
“任何一個新建小區或商業辦公樓,它的周邊一定會有諸如房產中介、建材商店、超市這種被打上‘標配’符號的店面出現。在餐飲行當里,因為北方人愛吃面食,所以‘標配’里一定會有餃子館、面館和春餅店。我就是看中了這個商機,果斷放棄進駐商場的機會,專注經營春餅街邊店。”
記者了解到,郭大俠春餅店近一年的發展可謂勢如劈竹,銳不可當。
春餅月銷量高達80萬張,每家店月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0%。在大面積覆蓋沈陽商區后,史明偉開始帶領團隊開辟新的市場。
02
認清生存核心 認準目標客戶
區別于其他街邊店模式的春餅店,郭大俠春餅并不一味追求手工春餅的口感,而是迅速找到技術可靠的加工廠,實施工廠標準化、菜品量化的經營方式。
史明偉坦言:“我們的生存核心是高毛利低費用,因此必須縮減產品線,準確找到核心產品。”
史明偉對經由工廠標準化生產出的春餅非常自信:“手工明檔只是看似主流,其實商家很難把控質量。很多時候,主打菜品需要提前預制,品質反不如我們這種半自動半手工化來的穩定。
除春餅外,我們委托工廠制作‘必點菜’料包,一盤京醬肉絲放一包料,新廚學得快,老廚更高效。”
這種弱化人的因素,加強系統和標準的經營方式使每家郭大俠春餅店的工資占比都可以長期控制在14%-17%。
史明偉告訴記者:“我們將繼續發揮工廠標準化生產的優勢,目前春餅統一包裝外銷月銷量大約100萬張,今后會擴展烤鴨餅、鹵制品、醬類等生產。”
作為大眾飲食的春餅,它的適食人群很寬泛,但史明偉明確地將未來客戶定位在年輕人和職場人士。
“上班族的午餐時間大多是1小時,這么倉促的時間,我想讓他們吃到干凈、快捷、美味又豐盛的一頓午飯。春餅很簡單,但不單一。一份春餅,一兩樣菜,經濟實惠又健康營養。”
03
配菜改良 只做東北特色春餅
“2019年我們要突出‘東北特色’這四個字,以天津店為例,店開在天津,但是客人嘗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東北味道。”
怎么突出東北特色呢?
史明偉介紹到:“今年,我們將用東北特色熏肉和醬菜取代烤鴨。廣式烤鴨原本是我們的推薦菜,但它畢竟不是東北特產,我們要做成‘東北春餅代表’就一定要用東北特色菜打招牌。
另外,一說到東北人,大家會不自覺地想到‘敞亮’、‘豪爽’、‘大氣’這些詞,我們東北春餅,菜如其人,量大、味足,熱騰騰地端上來,讓您吃得明明白白、舒舒服服的。”
精彩內容推薦:
覺得有用就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