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Forever 21近日申請破產,并宣布將關閉全球350家分店。
瑞典H&M正式退出北京兩大商圈,關閉前門大街和王府井兩家門市。而其他品牌如ZARA、UR、MJstyle則接連閉店、放慢拓展步伐。
快時尚品牌憑借各類爆款產品風頭無限的時候,是不是特別像如今的餐飲爆款。
當年這些國際快時尚品牌以設計、商品周期短,款式與國際接軌,加上價格便宜,因此快速被消費者所接受,風靡一時。曾經風靡全球的快時尚品牌落得如今的下場,有根源上的因素,其中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在于:抄襲。
一件衣服從創意出來到生產、運輸、上架來到消費者手中,這個周期在大牌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快時尚品牌去掉了“創意設計”的環節,最快只需要十幾天。這樣快到不停歇的節奏,遠沒有時尚行業的表面光鮮。
拿菜品來說吧,這兩年餐飲市場上基本火過一波的產品有:肉松青團,奶蓋,軟歐包,小龍蝦,潮汕牛肉火鍋,牛蛙,魚頭,鹵鵝……
近些年來餐飲市場出現了不少因單品熱賣而走紅的餐飲門店,還有不少拿到了天使投資,借著互聯網浪潮而在餐飲紅海里名聲大噪。
單品餐飲因“小而精”、“低成本”、“古法匠心”等特點,成了跨界餐飲人的試金石,導致一個肉夾饃成功了,無數個肉夾饃一擁而上,最終卻又悄然退場。
單品因其操作性強、標準化高、供應鏈簡單可掌握、又極易集中營銷火力,因此單品很容易打造爆款。
有不少餐飲人一味從單品主義出發打造爆款,只是爆款雖火,熱度又怎么能趕得上消費者對新鮮事物的新鮮感呢?
快時尚品牌的隕落,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明顯,消費者對衣服設計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快時尚品牌的衰敗顯而易見。
每況愈下的質量讓多數衣服只能穿幾次,經過幾次洗滌就開始變色走樣,甚至有的衣服還沒售賣出去,掛在衣架上就已經開始破洞變形。
說起來,沙縣小吃算得上中餐標準化生產的典范,餃子全長一個樣,拌面全是花生醬,店與店之間的細微差別,也不過是誰家的瓦罐湯水兌得多一點、哪家的鴨腿個頭小一點。
沙縣小吃的速度也不比西式快餐低,餃子早早垛在灶上,餛飩湯面一燙就上桌,米飯配菜也都是現成的。
名為“小吃”,其實已經可以在正餐中占一席之地,對于窮忙的學生、白領、工人而言,又飽又快又便宜。
不過,這也只能成為人們窮忙時期的沒有選擇的選擇。
門檻低、成本低是沙縣小吃吸引加盟商的招牌之一,但這也禁錮了沙縣小吃的定位。
沙縣小吃的店址往往是環CBD、環市中心,處于人流密集但不甚繁華的邊緣地帶,環境衛生、服務態度向來被人詬病。
收入水平提高之后,難免就想吃個安心、吃個舒服,這時候,沙縣小吃就不再是上佳之選了。
另外其他巨頭在標準化和速度上甚至還不如沙縣小吃,但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環境堪憂,菜單更新頻率也極低,漲價大潮卻是回回都能趕上。
曾經雄心萬丈的中式快餐,擴張之路早就悄然停滯:
2007年制定十年千家計劃的永和大王,在2017年時只剩300多家店;2011年宣布要3年做到1000家的真功夫,到2014年時剛突破全國門店600家。
真功夫的官網上還寫著:
“按真功夫發展遠期規劃,至2030年,真功夫全球門店總數將達到20000家,年度營業收入超過1500億元,與麥當勞、肯德基在全球范圍內并駕齊驅,成為全球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現在的餐飲市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繁榮,消費人群年輕化的變化,早已經從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階段,進入了一個分化重構的階段。
在變化的市場下,牢牢把握消費者當下的口味,持續推陳出新,才能長久贏得消費者的心。
-E-N-D-
往期精彩內容: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伙伴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