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2元的小小豆漿, 如何能年售4000萬杯,走進200多個校園?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經理人》雜志官方微信平臺。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記憶,往往深深扎根于食物之中。


    當多年后,回望學生時代,會不會難以忘懷的是每天陪伴自己的一杯暖暖的豆漿。


    這種可能,也許會在全國200多家高校學生的身上成為現實。


    在這些校園食堂,你會發現一個迥異的豆漿飲品店。


    醒目清新的門頭,干凈利落的檔口設計,健康環保的紙杯用料,每一個細節都展示出一個與傳統印象迥異的豆漿。


    它就是來自于重慶的檔口品牌豆漿記憶。



    2009年創立的豆漿記憶,以“做好一杯鮮豆漿為企業使命”,用匠心打造健康品質,十年堅守,換來品牌的突飛猛進。


    目前已在全國各大校園直營店超過200家,年銷售4000萬杯,服務了200余萬師生。


    一杯小小的豆漿,是如何煥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專注”學校食堂


    01

    找準定位


    “選擇豆漿,其實是因為我兒子。”不善言談,敦厚老實的創始人劉斌,提起兒子,依然滿眼蜜意。原來2006年,不滿一歲的兒子竟然對牛奶過敏。


    擔心兒子營養不足,著實著急的劉斌,靈機一動,“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為何不試試”。


    沒想到兒子非但沒有過敏,反而深深的愛上了豆漿。豆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一直以來被人們認為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健康飲品。“國人大多有乳糖不耐癥,而豆漿有著和牛奶非常相似的營養結構,更適合中國人的胃。連不滿周歲的兒子都愛喝,應該很有市場。”


    這一發現,讓劉斌立志要打造一款愿意讓自己孩子喝的產品,豆漿記憶應運而生。


    在高校食堂里,豆漿記憶憑著健康優質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最初因為“愛”而設立的豆漿記憶,從成立開始就自帶“健康優質”的基因。


    為了實踐這個理念,豆漿記憶初代的產品重質量、輕包裝,看上去特別樸素,卻沒想到加深了品牌推向社會的阻力。


    但是,他們卻發現了另一片天地。


    “在更加重視食品安全的學校食堂,我們的銷售一直保持著很好的成績。”新的方向在探索中逐漸清晰起來。


    經過認真調研,他們發現國內大學、高中食堂總數量為6萬+,在校學生數量在8000萬左右,行業規模約為1000億,而此行業暫時沒有競爭對手出現。



    他們快速調整產品方向,將受眾定位于大學和高中食堂,迅速撤掉其他渠道的門店部署,心無旁騖的投身了團餐領域,立志打造專注于服務學校食堂的連鎖飲品品牌。


    2010年,首次進入高校食堂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進入到中學市場;2016年,直營門店突破100家;2018年,直營門店突破200家……

     

    02

    共生共贏


    在快速拓展的同時,豆漿記憶并非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只賣豆漿的檔口,偏居一隅,而是聰明的選擇了與學校食堂共生共贏。


    在學生的消費選擇更加多元的當下,作為校園食堂依然面臨著外在餐館的競爭。


    如何能讓學生愛上食堂是個巨大挑戰。


    豆漿記憶有著自己的思考。一方面,他們努力研究學生消費喜好和特點,不斷優化改善產品和運營。另一方面,不斷夯實腳下的路,低調務實的實現自我價值。


    “認真的做好每一家門店,努力為食堂、團餐公司、學校創造真正的價值。有了我們以后,學生、學校、服務的甲方更滿意了,這是我們全力以赴正在做的事情。”


    豐富飲品種類的豆漿記憶,儼然成為學生吃飯時的飲料伴侶


    專心”做好品質



    01

    健康安全


    團餐面臨著每天為巨大消費群體服務的現實,學校更是格外重視餐飲安全的地方。如何做出好喝、健康又安全的豆漿,是擺在面前的關鍵問題。


    “核心在豆漿濃稠度。”劉斌說,黃豆本身性質特殊,制成豆漿后保質期有限,而且越濃稠,保鮮時間越短。


    以前,各大高校食堂為了在方便操作的同時保證食品安全,基本都會選擇采用豆漿粉直接沖調豆漿,或者在黃豆熬制的豆漿中多加水。這些做法導致了豆漿口味的欠缺。


    劉斌從中看到了機會。


    為了制作出濃稠美味又健康安全的鮮豆漿,豆漿記憶嚴格控制產品品質。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比如員工要每天清晨4:30到店準備豆漿,就是為了開機器提前生產一批豆漿,以供應早餐后蜂擁而至的顧客。


    除此之外,流程標準化也成為保障產品品質的必須。


    濃稠好喝是豆漿記憶的特色之一


    泡豆子的水要超過豆子幾厘米、豆子泡到什么形狀、早上幾點開始做豆漿、要煮到什么程度才行、什么時候裝杯到消費者手里的溫度會剛剛好等等,對這些產品制作細節,豆漿記憶都嚴格要求,制定出標準化流程,并對每個門店員工進行培訓考核。


    對品質的匠心追求,得到了學生的擁贊,大家都發現豆漿記憶的豆漿口感新鮮香濃、與眾不同,紛至沓來、爭相購買。


    在新品研發與推出方面,豆漿記憶依然最注重強調品質跟口感,不斷做加減法。


    除了原味豆漿、玫瑰豆漿、紅棗豆漿等口味花樣的豆漿,他們也不斷根據年輕人的口味喜好豐富飲品品類,相繼研發出了燕麥米漿、五谷養生漿、核桃花生露、黃金菠蘿汁、初莓茉莉等飲品,價格控制在2~6元之間。


    每月定期推出兩種新品,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飲品也不同。每逢上新品,必然有三天時間讓學生免費嘗新。每種新品推出后會有試賣,一般是從周一開始,試賣一周。


    若一周后當日銷量沒有下滑到30杯以下,則新品可以進入產品庫。


    豆漿記憶每月定期推出各種新品

    02

    好喝不貴


    豆漿品質解決了,可是價格呢?畢竟是在學校經營,受眾群體的購買力決定了豆漿能走多遠,“好喝不貴”顯得格外重要。


    “要有效降低成本,必須要打造屬于自己的供應鏈。”為此,從基地采購,到自建倉儲,到物流到店,豆漿記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


    “這不僅保證了我們原料的質量、供應的及時,還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


    “豆漿記憶自建倉儲體系,為的就是確保豆子在中間過程品質不變,我們還會給豆子‘吹空調’。”劉斌笑著說。


    為保證“好喝不貴”,  豆漿記憶跨越萬里,遠赴  俄羅斯尋找優質大豆


    也正是這樣強大的供應鏈選擇,才讓豆漿記憶做到極致性價比,十年如一日保證豆漿售價2元一杯。


    匠心品質的追求,讓豆漿記憶獲得了飛速發展。僅2017年,豆漿記憶就賣出約2000萬杯餐后飲料,業績以每年2倍的增速增長,2018年賣出4000萬杯飲品,讓著實讓外界驚嘆。


    截至目前豆漿記憶已覆蓋上海、廣東、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福建、黑龍江等13省市,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知名院校200萬學生提供豆漿、鮮果汁、茶飲在內的飲品服務。

    專業”企業管理


    01


    拼搏之路并非是一帆風順的。


    在重慶穩扎穩打之后,豆漿記憶開始跨區域向外拓展,“在門店開往河南的時候,我們遭遇了水土不服,”


    談到當時的困境,劉斌依然歷歷在目,“我們沒有摸清當地消費群體的飲食習慣,還按照已有門店的老路子走,結果造成了當地門店的虧損。


    冷靜下來后,劉斌果斷地關閉了虧損門店,并從運營體系反饋回來的門店數據找癥結,然后開始做當地的市場調研。


    經過慎重地比較斟酌后,劉斌決定撤回在河南的門店部署,并且再次“修煉內功”,進行管理體系優化升級。


    “豆漿記憶其實是一個做得很‘慢’的品牌。誕生了十年,前期走了彎路,后邊改變戰略專注于學校食堂后,開始組建并優化研發、供應、物流、運營、拓展五大管理體系,夯實基礎,升級管理。


    直到近三年,我們才實現了跨區域規模化發展,即人們眼中的‘快速開辟疆土’。”劉斌表示。


    統一的品牌升級,讓豆漿記憶煥然一新


    02

    升級品牌


    要知道,學校團餐中的高校食堂是檔口類型最多元,也是檔口競爭最殘酷的場所。能夠在學校食堂存活的檔口,靠的不僅僅是低廉的價格、新奇的產品,更多的是代表學生的一種飲食習慣和風格的品牌忠誠度。劉斌深知這一點。


    加上十多年后勤社會化發展,團餐快速崛起,品牌化成為大勢所趨。劉斌判斷,品牌團餐企業要實現快速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一定最需要檔口品牌化來滿足。這就是豆漿記憶的新機遇。


    說干就干,豆漿記憶迎來全新的品牌構建。簡單樸素毫無設計感的門頭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品牌logo,嶄新的檔口設計,統一的服裝等。劉斌甚至遠赴日本,為豆漿品牌升級尋找靈感。


    今年,豆漿記憶又將重新挖掘現代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將之與自身產品、價值觀結合,迭代推出第三代門店。


    “學校食堂不同于社會餐飲,當一個品牌進入后,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做到‘千店千面’。”劉斌認為,在不同區域、不同食堂、不同樓層,甚至是不同餐飲公司的定位,其對應的產品組合都是有區別的,這個區別需要團膳人、品牌方、小吃檔口,不斷琢磨下功夫。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服務學校。”在豆漿記憶十年征程里,劉斌團隊不斷發現,從80后到現在的00后,大家對產品的需求完全不一樣。產品需求不同,公司研發部門就會做出不間斷的創新。基于這樣的想法,豆漿記憶在不同的門店,都會根據食堂的特點和當地學生的不同喜好、不同場景來進行組合搭配,不斷迭代。


    “我們的營銷除了講述品牌核心價值之外,還注重呈現差異化價值,即實實在在地告訴對方豆漿記憶能給他們帶來怎樣與眾不同的消費體驗。”劉斌表示。


    對于團隊建設,豆漿記憶一方面激發員工拼搏向上的沖勁,另一方面努力讓大家生活更美好


    03

    激勵人才

    餐飲業的用工難,一直是個大問題。為追求品質,豆漿記憶的一線員工每天凌晨4點半就要起床,在門店開工準備。辛苦的工作如何留住人才?早期的豆漿記憶關注的更多是員工的收入。早期的一線員工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上,多數是家中的頂梁柱,養家壓力大,也肯吃苦。


    一線的日常工作雖辛苦,但一個月能賺5000-20000元,還有寒暑假陪家人。豆漿記憶人均產能很高,收入也相當可觀,一線員工的收入基本上都是所在食堂檔口中最高的。


    當下,豆漿記憶也在像海底撈等優秀企業學習,嘗試探索、實踐門店合伙人制,并不斷優化。他們為一線員工設置了從新人到店長、門店合伙人的成長路徑,成為門店合伙人后,就能享受門店分紅。


    隨著企業的快速拓展,一線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他們思維更加多元和極具活力,關注點已不僅僅在于收入,還包括福利待遇、生活、個人職業發展,以及被認同度等等。如何通過更好的方式,幫助員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也成為豆漿記憶的思考之一。


    劉斌表示,作為一個學習成長型的企業,我們會組織員工一起學習德魯克管理學,讓大家在助力企業成長的同時實現自我成長;我們推行跑步文化,鼓勵大家自發完成跑步任務,并且組織參加馬拉松比賽。“這樣做不但激發了團隊自我突破、拼搏向上的那股沖勁,還提高了大家的身體素質,讓大家的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04

    迎接挑戰


    當下,我國的團餐行業增長迅猛,2019年團餐市場,占了餐飲業營收的30%。一方面,行業紅利必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餐飲品牌打破壁壘進入團餐。


    另一方面,消費升級也將對團餐品牌提出更高的要求。競爭加劇帶來的挑戰不容小覷,可謂外有猛虎,內有壓力。“無論是外來的挑戰,還是行業內聚變帶來的挑戰,我們都愿意勇敢面對,并且從中尋找機會點。”劉斌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豆漿記憶十年磨一劍,已經搭建起了穩固的管理體系,并擁有一支優秀的運營團隊,我們有能力和自信在新的征程上從容加速。


    對于未來的工作重點,劉斌表示將聚焦優化管理,深化品牌升級,實現戰略起飛,到2020年服務千家食堂,努力成為中國校園豆漿飲品店的領導品牌。“我們始終致力于讓全國8000萬學生每天都喝上一杯健康美味的鮮豆漿,這份初心和堅持從一而終、匠守百年!



    -E-N-D-

      

    往期精彩內容:


    我們是深諳產品精髓、文筆優秀、掌握內容編輯技巧的專業團隊,從用戶認知的角度,踏踏實實寫點通俗性的干貨知識內容,包括分享行業看法和見地等。品牌宣傳合作13331083279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36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15日 22:00
    下一篇 2019年8月15日 23: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