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羊肉有很高的營養功效,一般認為在冬季吃最滋補,那么大暑為什么吃羊肉?
大暑是一年天氣最熱的時節,在南方的福建,北方的山東等地都有吃羊肉的習俗,那么到底大暑為什么吃羊肉?餐飲經營者這么講給消費者,有理有據可以大大促進餐廳的消費。
提到羊肉,或許會有不少人覺得在冬天吃才有滋補作用,但其實在一年中最熱、人體營養消耗最大的大暑節氣,吃羊肉也是有保健養生作用的。
1、因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
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有益健康。由于有效果,所以這個習俗得以保存,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2、有的地方過去也有冬天吃羊膏的習慣
取14或12只羊洗凈,放鑊內,加蘿卜、生姜、黃酒及水,煮熟。去蘿卜、生姜,剔除羊骨后,再放回鑊內,加冰糖、水,將羊肉煮爛。
取出,俟冷,切成小塊,即是羊膏。每日吃一兩塊或多些,可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把羊膏放在暑天吃,便有了大暑吃羊肉的由頭,也有了大暑吃羊肉燒酒這一招。
于是也就有了羊肉節,有了伏羊節。
3、暑日喝點羊肉湯能開胃護胃,增進食欲,特別是婦女產后食之更能起到補體作用。
過去每到暑期,人們有互贈羊肉的習俗。
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l、B2和鈣、磷、鐵等。
其性溫中散寒,化滯,健腺益氣,溫補腎陽。
而羊肉湯又不像雞湯那樣大熱,羊肉湯溫補,所以說體虛的人喝羊肉湯對身體是非常好的。
大暑吃羊肉自古就有
古時候,民間認為,入伏以后食用羊肉可以“補氣”、“祛濕”,稱之為“伏羊”,所謂“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夏天喝羊湯,健康又壯陽”,就是這個意思,原來男人更好這一口!
大暑特色飲食不少,如吃荔枝、吃仙草,吃半年團。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民間稱“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第”。
但大暑時以吃伏羊最有代表性,有的地區還有“伏羊節”。
羊肉在人們食用的獸類肉品中是最為鮮美的,吃伏羊真是“六月滋味也”。在過去從南方的福建到北方的山東、河南等地,都有吃伏羊的風俗,特別是到了大暑節氣一定要“喝暑羊”——就是過羊肉湯過大暑節氣。
吃伏羊的風俗早在西漢時已存在。
古人剝羊圖
《漢書·楊惲傳》上有這樣的說法:“田家作苦,歲時伏臘,亨羊炰羔,斗酒自勞。”當時農民已有暑天伏日和冬天臘日煮羊肉、烹羊羔的現象。
據《漢書·東方朔傳》,西漢當朝廷還有“伏日,詔賜從官肉”的慣例,這里的“官肉”,應該指政府供應的福利性質牛羊肉。
因為分割肉的人未到,等不用的東方朔干脆自己動手割肉回家,成了古人伏天吃肉趣談。
實際上,暑天吃羊肉也是保健的需要。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中強調:“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而羊肉湯可補“補元陽”,正合“養陽”的保健要求。
當然,更是保證炎熱季節營養的需要,即所謂“斗酒自勞”。
正所謂:大暑已至,何以解憂?唯有羊肉!
END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干貨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