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在找明星、網紅做宣傳?以后你得找科學家

    被迫的消費,永遠不如自覺、主動、心甘情愿的消費。

    本文2522字;需 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被迫掙扎在流量與數據中的餐飲人

    1.周杰倫VS蔡徐坤

    上周,娛樂圈掀起了一股給周杰倫“打榜”、“做數據”的風潮。

    事件起因是,以為豆瓣用戶在論壇發帖表達自己對“周杰倫演唱會門票難買”的疑惑:

    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周杰倫老粉在一笑之后,紛紛心血來潮,模仿起了當下飯圈粉絲的行為:

    開始在微博上周杰倫超級話題版塊里,給周杰倫發評論、攢積分、打榜、做數據……

    為了做數據,歌迷們成立夕陽紅粉絲團,推出了打榜教程,手把手教粉絲給周杰倫做數據。

    ▲圖片來源:微博

    17日當天晚上,周杰倫超話的排名就已經沖到了29名,隨后18日晚17名,19日晚已經排到了第3。

    20日上午, 周杰倫已經超越了超話第二名朱一龍,站在了霸占超話排名第一長達64周的蔡徐坤的面前。

    蔡徐坤粉絲自然不肯不認輸,每個人都發動自己的大小號,加緊馬力給自己的偶像做數據,卻依舊無力回天。

    22日凌晨,周杰倫超話以1億的影響力將蔡徐坤超話遠遠甩在了后面。

    隨著這場鬧劇落下帷幕,吃瓜群眾無不感嘆,當代明星的發展路線跑太偏,不需要過硬的作品,只要有人幫你打榜、做數據,就能獲得資本的青睞。

    事實上,當代餐飲老板不也一樣嗎?

    2.餐飲老板向KOL低頭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熱衷于邀請明星或者是網紅到店消費宣傳?

    為什么小鮮肉王俊凱的父母開一家奶茶店,就能站在和其他同行不一樣的起跑線上做生意?

    你想過,甚至也躍躍欲試正要加入其中。

    前幾年,電視劇《偽裝者》大熱后,主演靳東在成都某火鍋店吃飯。

    之后不少“迷妹”聞訊趕來,指明要吃靳東吃過的菜品,要坐靳東坐過的包間,甚至還有小姑娘想買下靳東當時坐過的板凳。

    火鍋店老板雖然對這場鬧劇感到哭笑不得,但也的確從中獲得了收益。

    在信息傳達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總是熱衷于模仿,他們緊密關注著那些具有更高社會地位和更好時尚品位的人,模仿他們的吃喝與穿搭。

    這些人被稱作KLO,即意見領袖。

    他們擁有更多、更準確的產品信息,且為相關群體所接受或信任,并對該群體的購買行為有較大的影響力。

    企業為了自己的生意著想,不得不向KOL們“低頭”。

    不過,即便“模仿”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也難免會翻車。

    3.不穩定的KOL

    消費者對KOL的追隨,往往存在時效性,并且與KOL自身的道德品質掛鉤。

    在這一點上,肯德基可以說是深受其害:

    2014年,肯德基啟用當紅炸子雞柯震東做代言人,結果沒多久柯震東就被曝出吸毒丑聞,肯德基不得不緊急撤下相關廣告;

    2017年,肯德基又找來人氣歌手薛之謙做代言人,誰知緊接著薛之謙就因出軌等原因人氣大將,肯德基再次撤下他的廣告;

    薛之謙之后,肯德基將代言人換成流量小鮮肉鹿晗,然而鹿晗在和關曉彤宣布戀愛關系后,粉絲“集體失戀”,肯德基官方微博也曾一度癱瘓……

    你就說肯德基慘不慘。

    說打底,KOL發起的種草消費,依舊屬于被動消費,并非是人們發自真心地需要而引導的消費。

    世界上有沒有什么營銷手段,是可以不依靠任何頭部流量牽引,就能讓消費者自主自愿“上鉤”的方式呢?

    當然有,那就是“利用常識”。

     02

    “科學家”們的賣貨手段

    1.酸奶背后的秘密

    1903年,俄國著名科學家梅契尼柯夫,在研究衰老與長壽的關系時,發現在他研究的幾十個國家中,生活在保加利亞的百歲老人最多(在他研究的國家里,不是說全球范圍)。

    這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于是他開始探討當地人長壽的原因。

    發現當地人每天都飲用酸奶,他把這些老人健康和長壽的原因歸功于當地廣泛食用的保加利亞酸奶中的微生物,他將這種酸奶中培養的微生物命名為保加利亞乳桿菌。

    ▲顯微鏡下的保加利亞乳桿菌

    1907年,他將上述發現寫成一本影響深遠的書《延年益壽:樂觀研究》,在書中他系統的闡述了自己有關乳酸菌和長壽的觀點和發現。

    并鼓勵人們多喝酸奶,以補充人體中的乳酸菌。

    “長壽”這一概念,在醫療條件落后,又飽受戰爭侵襲的歐洲,十分引人關注,人們紛紛將酸奶加入自己的菜單。

    ▲圖片來源:《愛,死亡和機器人·當酸奶統治世界》劇照

    事情發生到這里其實還算正常,但很快,資本的介入讓酸奶的身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位名叫伊薩克?卡拉索的西班牙裔猶太商人,從梅契尼柯夫的實驗理論中得到靈感。

    1919年,他首先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建立了一個生產酸奶的小廠,并以其兒子Daniel Carasso的昵稱將公司命名為Danone(達能),產品當做一種延年益壽的藥物,放在藥店售賣。

    十年后,他將公司搬到法國,并在法國建立了第一座工廠。

    之后二戰爆發,法國被德軍占領,不得以下他又將公司搬到美國紐約,為了適應美國市場,將名字改為Dannon(美國品牌)。

    與此同時,他生產的酸奶不再在藥店銷售了,而是改在咖啡館、冷飲店銷售。

    并把梅契尼柯夫的研究添油加醋,給酸奶加上了“減肥”、“美白”等神奇功效,很快,酸奶就在美國打開了銷路,并迅速風靡了世界。

    ▲圖片來源:《愛,死亡和機器人·當酸奶統治世界》劇照

    2.美國食品巨頭的手段

    也許是受到了酸奶的啟發,不少美國食品巨頭干脆從源頭出發,將自己的產品廣告“植入”到科學研究報告之中。

    美國費城,有一家專門進行人類感官研究的科學中心,“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

    40年來,300余名生理學家、化學家、神經學家、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都曾多次受邀來到莫奈爾提供協助。

    目的都是為了證明我們的味覺、嗅覺以及復雜的心理狀態,都與我們對食物的熱愛息息相關。

    這些人都是世界上味覺研究領域最為權威的專家。

    但科學研究并不是免費的,這些在莫奈爾研究中心探索科學的專家們,最棘手的問題并非專業的學術問題,而是經費。

    中心每年能夠得到聯邦補助的金額為1.75億美元,但這僅夠支付中心花銷的一半。

    剩下的,將由他們的贊助商——眾多的美國食品產業巨頭,來買單。

    在研究中心的大廳里有一塊很大的金匾,上面刻著一些公司的名字: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卡夫、雀巢、菲利普·莫里斯等等。

    當然,食品公司們并不是做慈善,他們雖然無法左右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但卻可以要求科學家們做點“定向研究”。

    比如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的心血管專家Thomas Lüscher,就曾在瑪氏(MARS)和雀巢(Nestle)的贊助下,完成了一系列關于黑巧克力的研究。

    他的研究發現,黑巧克力對血小板和內組織有益、能夠改善“吸煙人群的凝血狀況”;

    對心臟病人的冠狀動脈有好處,能改善心臟病人的心血管狀態,等等。

    黑巧克力也因此跟其他巧克力花劃開了界限,成為了人們公認的健康食品。

    而雀巢和瑪氏等公司的相關產品也因此大賣,為公司帶來了長久且可觀的收益。

    由此可見,有了權威的科學報告做標桿,加上新聞媒體的官方報告,這種營銷方式,比什么請明星小鮮肉做廣告更能激發消費者的消費動力。


    你還知道哪些為“賣貨”而生的生活知識?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46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23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7月23日 20: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