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茶抽獎“錯付”又上熱搜,品牌如何跟競品玩“CP營銷”?


    喜茶抽獎,每次都抽中競品、每次都上熱搜,這難道是一種營銷手段嗎?


    但今天要討論的,不在于喜茶是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抽獎烏龍”的背后,品牌和競品“相愛相殺”這件事,帶給品牌的營銷啟示。

    作者 | 黃毅,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公關界007


    “錯付”背后,是網絡話題的聚攏引爆
     
    就像明星需要不斷靠熱搜維持熱度、增加流量一樣,品牌同樣需要靠營銷來提高曝光量,制造話題度,不時地出現在大眾面前,保證不被消費者遺忘。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新茶飲行業,每個品牌都在使盡渾身解數地進行品牌營銷。
     
    但眼花繚亂的營銷玩法,也會讓人失去興趣。相比之下,脫胎于網絡話題的營銷,則更能激發網友的參與感。所以,我們看到,從3月份第一次抽中茶顏悅色的粉絲開始,喜茶并沒有“家丑不可外揚”地去掩飾、沉默,而是有意、持續地引導話題的討論。
     
    第一次,抽中茶顏悅色的粉絲,面對網友的嘲笑,喜茶委屈地表示:終究是錯付了。


    第二次,抽中星巴克的粉絲,喜茶艾特了微博抽獎平臺,索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又委屈又生氣,真是讓人憐愛。


    第三次,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喜茶又抽中了coco的粉絲,吃瓜群眾更是炸開了鍋。
     

    這次喜茶直接傷心到無語了,中獎用戶還來不及開心,就跑來安慰官博,表示自己超愛芝芝莓莓,還改了微博簽名:我愛喜茶!!!我是茶茶的死忠粉。
     


    俗話說,官方玩梗,最為致命。抽中競品這樣的烏龍事件,本來就能引起話題討論,喜茶下場和網友一起玩梗,更是激發了網友圍觀、互動的熱情。
     
    無疑,一次又一次的錯付,讓喜茶有了和用戶溝通的話題,建構起了喜茶和用戶持續的、牢固的溝通路徑,不僅助力喜茶引爆網絡話題,不斷登上熱搜,也進一步拉近了品牌和年輕人的情感距離,增強了用戶黏性。


    與競爭對手組CP,是對抗也是共贏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但還有一句俗話,叫不是冤家不聚頭。
     
    對于品牌來說,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搶奪用戶,在營銷廝殺中從不手軟,甚至偶爾還會相互內涵、diss一下。但是,同在一個行業,不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偶爾合作共贏才能讓行業有序發展。

    甚至類似麥當勞和漢堡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寶馬和奔馳之間長達數十年的相互battle,已經成了“鎖死”的CP,提到其中一個,就會立馬想到另一個,并貢獻出了很多經典的營銷案例。

    但是,我國對于競爭品牌之間的廣告互黑有著相關的法律約束。

    因而,國內品牌往往不敢正面剛,除了暗戳戳地內涵,更多品牌走起了“甜蜜相愛”的偶像劇路線。

    比如美團和餓了么外賣小哥之間的有愛畫面,就經常在網絡刷屏。


    每一次的喜茶錯付,也有茶顏悅色、CoCo都可前來安慰的有愛互動。


    甚至連美團也會蹭一下熱度,cue一下餓了么盒馬每日優鮮。
     

    可以肯定的是,比起品牌之間的跨界組CP營銷,競品之間的相愛相殺帶來的反差感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度,制造話題度。

    同時,當平時處于競爭關系的品牌不再腥風血雨,而是難得握手言和,“商業互吹”起來,這其實更有利于品牌樹立積極正面的外在形象,贏得消費者的好感。
     

    和而不同,是品牌智慧和魅力的集中體現

    《邏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說過:“魅力,是互聯網世界中的稀缺物資。打造自媒體,就是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體。”
     
    現在的品牌都在努力打造品牌人設,希望用更加人性化、立體化的形象和消費者溝通,贏得年輕人的認可。

    不過在我看來,如果想要讓品牌成為一個更加鮮活的“人”,除了外在的人設,則更需要品牌擁有植根于骨子里的“人格魅力”。這種品牌魅力不是外在“人設”賦予的,而是體現在品牌的處事原則和態度中。
     
    如何處理與競爭對手的關系,就是一個方面。
     
    喜茶第一次抽中茶顏悅色后的回應,同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高水準的公關。

    “消費者選擇自己想喝的品牌也是一種奶茶自由”等文案,喜茶的字里行間都是對顧客、競品、行業的尊重,甚至還能借此給自己引流其他奶茶品牌的粉絲。
     


    和競對組cp,品牌應該注意什么?


    不過,雖然和競爭對手相愛相殺,能夠在話題傳播、形象塑造等方面帶來利益,但這中間的尺度還是要嚴格把握,注意分寸。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是玩火自焚了。

     
    在我看來,品牌想要和競品產生更好的化學互動,需要注意這三點:

    1、可以玩梗調侃,切勿惡語相向

     
    要知道,和競品相愛相殺,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并不是真的要去“殺”對方。所以,這其中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切勿惡語相向。
     
    最好的方式,就是像玩梗、開玩笑一樣,用幽默的方式去調侃競品。比如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之間的互懟模式,就無傷大雅,還能帶來歡樂。

    對于消費者來說,并不會喜歡一個充滿戾氣、只喜歡撕逼的品牌。只有相愛相殺的cp,才能給用戶不斷制造興奮點,撩撥大眾的情緒點。
     

    2、勢均力敵的較量,才更有看點

     
    也就是說,品牌要和自己旗鼓相當的競品一起組cp,玩營銷。只有勢均力敵的品牌較量,才精彩,才能制造最大聲量的話題。我們現在所記住的品牌相愛相殺案例,幾乎都是如此。

     


    如果一個小品牌,去碰瓷一個大品牌,只能是蚍蜉撼大樹,飛蛾撲火。比如此前茶顏觀色起訴茶顏悅色,得到的是一邊倒的罵聲。


    如果一個大品牌去diss一個小品牌,則同樣顯得不夠大氣,甚至會落得欺負弱小的地步,自損形象。
     

    3、鍥而不舍,方得始終

     
    一對能讓人記住的品牌cp,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品牌不停地“營業”,不停地“發糖”,才能聚攏一幫cp粉,甚至還會有cp粉自發地為他們制造話題。

     

    所以,當你決定要和競品相愛相殺,就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要像漢堡王“癡戀”麥當勞一樣,鍥而不舍,方得始終。
     
    當然,如果品牌能成為百搭cp,那就更好了。就好比喜茶通過和多個同行品牌的有愛互動,用“廣撒網”的形式,已經讓用戶對品牌形成了鮮明的記憶點——抽獎錯付。
     
    這種記憶點可以像“汪峰上頭條”一樣成為聯動效應。就像無論哪個明星上頭條,人們都會想到汪峰,今后,無論哪個茶飲品牌搞抽獎,人們可能都會想到博愛的喜茶了。
     


    在如今這樣一個商品琳瑯滿目的商業時代,主導權已經到了用戶手中。眼花繚亂的選擇,打破了品牌非A即B的賣方市場局面。
     
    對于消費者來說,可能今天吃麥當勞,明天吃肯德基,后天又吃漢堡王。品牌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只是把用戶固定到自己的城池中,而是如何讓用戶在多元的選擇中,對品牌有好感度,把品牌放在自己的選擇列表。
     
    此時,品牌之間就沒必要是你死我活的地步。與其單打獨斗,倒不如聯手實現共贏,這樣的營銷可能更事半功倍。
     
    在商業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在品牌營銷中,有時候化敵為友,也不失為一種絕佳的策略。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公關界007


    飲品旺季即將到來,我們為你準備4節研發精品課,幫你打造一款好產品。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了解課程詳情:


    飲品開店新手必修46講:

    “引爆”門店的水果茶產品你也能做:

    如何用財務思維開家賺錢的咖啡館: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54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1日 08:00
    下一篇 2020年5月21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