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華南區域賽已經落下帷幕。8月份,我們將轉戰成都,開啟西南賽區的比賽。
在這個慢悠悠喝茶的城市,新茶飲市場怎么樣?今天的內容來自公眾號《櫻桃茶飲》,看看他們對成都茶飲品牌的探訪感受。
1
書亦燒仙草
成都當地知名品牌,一家以燒仙草為特色的飲品店。
8塊錢的燒仙草有大半杯小料,搭配手工現炒的花生、紅豆、葡萄干等組成一杯燒仙草奶茶。料特別足,味道也足夠濃郁,性價比超高。
從書亦的菜單來看,主要分奶茶、果茶、奶蓋幾大類。定價集中在6~12元,并不算高。
但有一點小細節,個人認為做的比較好,是在菜單的最前方,有一欄專門的熱銷排行榜,給糾結癥患者解決了非常大的困惑,也讓新顧客更準確點到招牌、特色產品。
點奶茶的時候,我特地選了一杯比較特別的四季春燕麥奶茶。
四季春茶底非常火熱,但很少見到加燕麥小料的,而且只要8元,果斷要試一下啊。
選用清香型奶制品突出了四季春的清香茶感,但我們都知道,用茉莉綠茶和清香型烏龍做奶茶,最怕的就是茶感不夠厚重太單薄,即使加了珍珠小料可能依然不夠彌補。
但這款里燕麥的添加,完美補充了四季春的茶感,且帶出充分的口腔咀嚼感,后段茶的清香收尾、及淡淡燕麥谷物香。既有當地特色,性價比也不錯。
2
茶百道
本地另一知名品牌茶百道,剛好我們所住的酒店樓下有一家,在旁邊同時開有CoCo都可、一點點的情況下,依然連續三次走進了他們家。
第一次選擇茶百道是因為之前沒喝過,但聽說他家口碑不錯,想去嘗嘗。點了7窨茉莉奶茶,奶茶的口感清爽不膩口、淡淡的茉莉花香加上適當的綠茶茶感,搭配有Q彈的珍珠,還是不錯的。
第二次再選茶百道,特地點了一杯特別的奶茶——桂花酒釀奶茶。
淡淡桂花香打頭,中間略微的酒香及最后的微微茶感,加之奶茶使用了特調的奶漿,有奶香但更清爽。
另外,冷藏柜里滿排的安佳奶油奶酪及淡奶油,新鮮的芒果及橙子紅柚,看著就踏實。
3
宜北町
宜北町,名字源于英語的音譯:a cup of tea,一杯tea;2000年誕生于貴陽,至今已運作了有19年,算得上最早的“新茶飲品牌”,在貴州、重慶、成都等地開設有直營店。
宜北町定位于“現代茶館”,和成都這座城市的氣質十分契合,裝修也是滿滿的中式風。目前在成都太古里、萬象城等核心商圈開了5家店。
在菜單上,產品分五大類:蒸奶茶、果茶、冰旋、咖啡和產地茶,客單價35元/人。
在對其負責人的采訪中了解到,品牌本身更推崇的是原葉茶,蒸奶茶是后來增加的,源于純牛奶和茶的結合,“要引導顧客健康消費,我們不做奶蓋茶。”其負責人表示。
點了一杯蒸奶茶,使用了純茶、少量淡奶及用咖啡機蒸汽頭所打發的鮮牛奶調和,像咖啡一樣,是可以拉出花的奶茶。
入口是綿綿的奶沫,帶著淡淡紅茶的香氣跟茶感收尾。再一大口,可以喝到液體部分的混合。茶的香氣更重,但又帶著淡淡牛奶的味道。
4
大苑子
源于臺灣、主打水果茶的品牌,最大的優勢源于供應鏈。
《咖門》早期對其創始人采訪中了解到,2010年大苑子就開始在臺灣采購契作農作物,通過契約耕作的形式和農民合作。
本來想點招牌水果茶,但看到了一直想試、沒勇氣試的牛油果產品。牛油果的飲品想做到成本與味道的兼顧,并不那么容易。
這杯入口是咸味打頭的細膩奶蓋,厚實的口感卻有很好的流動性。微咸感提升了中段的甜感,但不膩,最后以奶香收尾。
接著用吸管喝液體的部分。入口首先是口感而不是口味,牛油果被打成泥的綿實、細膩口感;接著有牛油果混合抹茶的淡淡清香。
牛油果很容易出重的青澀感,把它的清香感奶香遮住,但這款中加入了少量清香的抹茶,很好地彌補了牛油果尾段的微青澀感,并提升了香氣。
5
KOI Thé
源于臺灣的品牌,在廈門、福建、成都等地開有多家直營店。
黃金珍珠是這家的特色,比普通珍珠顆粒小些,但特別爽滑有嚼勁兒,絲毫沒有不自然的膠感及粘牙感。
我們根據店員推薦,點了芋圓紅茶拿鐵、百香果養樂多、黃金珍奶、綠茶養樂多。
芋圓紅茶拿鐵中芋圓是小顆粒、類似珍珠的大小,非常Q彈爽滑,透著芋頭的谷物香氣,搭配純牛奶和紅茶底,滿滿的健康感。
制作上看起來并不復雜,近半杯的芋圓小料做底,加糖加冰加牛奶,頂部再加紅茶底就OK了。
6
50嵐
點餐中,店員在我猶豫不決時,不斷進行新品推薦,服務還是很到位的。最終,我點了一杯潘多拉。
出品的分層效果十分特別,最下層是果醬,店員提醒搖勻后飲用。搖勻后又是另一種顏色。
雖顏值上有特色,但做法并不難喲。
40g紅西柚果醬直接加杯子里,冰塊加7分滿。加入四季春至7分滿,最后加入黑枸杞泡出的紫水加滿即可。
顏值雖美,口味嘛,個人感覺使用紅西柚冷凍原漿鮮度會更好一些。如果條件限定需要使用果醬的話,可以把四季春茶湯的用量增加,掩飾些果醬的不自然感,來更多突出茶的風味。
最后,看到這家50嵐有加盟熱線,就問了店員:你們50嵐跟旁邊的一點點有什么關系呀?
他說:一點點在臺灣也叫50嵐,但我們大陸的50嵐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我們是屬于上海伍拾嵐公司的。
由此,表達已經十分清楚了。
除了以上,當然還有更多有趣的品牌,比如本地的新茶飲品牌丸摩堂等,遺憾的是還沒有喝到。
作為一個有喝茶習慣的城市,成都的品牌雖競爭不那么激烈,但從原料到成品都頗有地方特色。
所以,看了這篇簡單探訪,你有沒有對成都飲品市場有個大概的了解呢?你有發現成都哪些特色品牌,或者想要深入了解哪個品牌么?留言告訴我們!
《咖門》出書啦!
這本《寫給飲品店老板的第一本書》是咖門記者跑遍全國飲品店,對話無數老板和從業者,總結出來的正經、負責任干貨。京東當當亞馬遜各電商平臺都有售啦。
END
內容管理
統籌:咖sir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商務合作(任一即可)
微信1:mengmeng478469
微信2:15038337010
微信3:Taylor0802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