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個月開出170家店,粥外賣真的是一門好生意?


    新丨餐丨飲丨洞丨察


    作 者 ·  陳  歡

    轉 載&商務 VX · 18137395180



    粥品外賣到底有多火?

    曼玲粥6年開出700多家店;總部位于杭州的粥飯世家,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開出170家門店;一年不到,北京某商圈三公里之內,粥品類外賣店鋪由2家激增至20家,暴漲10倍……

    不過,隨著賽道涌入商家數量的井噴,各品牌陷入價格戰的惡性競爭,有的粥品外賣關店率一度達到30%以上,這也讓不少品牌開始求新求變。


    從堂食到外賣,被市場推著走


    “我一開始根本沒有想過要做外賣,全都是市場形勢逼迫的!”粥飯世家創始人薛猛說。

    2012年6月,粥飯世家第一家店在杭州慶諧路開業。因為注重堂食品質,選址又在社區,因此,客群復購率較高。不到一年時間里,薛猛連續開了3家門店。

    按照他原來的設想,粥飯世家所有門店都將走堂食直營路線。但現實情況卻是,2015年—2016年,外賣在杭州市場爆發,市面上的粥品外賣店像雨后春筍一般,紛紛出現,這迫使薛猛不得不加快布局的速度。

    “市場容量就那么大,如果不迅速應對,等別人把地盤都占領完了,就沒你什么事了。”薛猛說,以一天簽約,3家的節奏,粥飯世家在2個月開了170家門店,最遠達到新疆。

    吳迪也有類似感受,他所在的太太好粥發源于北京。在過去3個月里,品牌擴張的腳步已經邁到上海、鄭州等城市,門店數量也翻了近一番,由2月初的40多家,增至現在的70多家。

    他告訴小新,粥品外賣之所以在過去一段時間火起來,主要原因還是跟風,很多人入場就是想賺一筆快錢。

    粥品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操作簡單,容易標準化,而且適合男女老幼全年齡段人群,消費場景非常廣闊。

    太太好粥門店24小時對外營業,其中,晚餐和夜宵時段的營收占比非常可觀,“現在年輕人夜生活比較豐富,宵夜吃粥是很多人的選擇之一,因此消費頻次并不低”。

    其次,20元左右的客單價和易儲存、易保溫的特性,也使得粥品非常適合做外賣。

    糯雅芳粥創始人劉劍表示,為了吸引顧客,粥品外賣店鋪一般會做“滿25減15,滿20減10”之類的大額折扣活動,最終顧客支付金額僅在15元—20元之間,價格誘惑力非常大,“做得好的店鋪,一個月1-2萬的單量也很常見”。



    一線和二三線城市打法不相同


    太太好粥創立于2015年,吳迪最初是看到嘉和一品、宏狀元這些傳統粥品餐企在北京做得不錯,但因為他們無暇顧及外賣,吳迪便選擇從這個領域切入,成為北京最早做粥外賣的餐飲品牌之一。

    “一是因為當時外賣剛起來,我們順勢而為,”吳迪說,“二是相比傳統堂食店動輒大幾十萬的投入,外賣門店投資較小,非常適合我們這些初創品牌。”

    不過,在北京市場站穩腳跟,往二三線城市滲透之后,吳迪卻發現,不同城市的打法其實并不能簡單復制。

    他告訴小新,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粥品的消費人群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他們流動性比較大,沒有太多時間自己做早飯,對價格也比較敏感。但是在鄭州、唐山這些二三線城市,用戶更看重線下體驗,只有因為距離遠,懶得動的時候,才點自己信得過品牌的外賣。

    關于這一點,劉劍表示認可。他所在的糯雅芳粥以線下堂食為主,店鋪裝修精致,過去三年在江浙滬地區開出了300多家門店,“很多人在店里吃過幾次,等到他們下次不想出門,就會直接點外賣,或者外賣吃多了,也會來店里體驗一下”。

    而薛猛創立的粥飯世家,也比較注重堂食體驗,在杭州和周邊城市有一定知名度。雖然他也開有純外賣店,但占比不多。這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在粥飯世家提供外賣服務之后,點單用戶中的老客比例非常高。

    “后臺數據顯示,一個門店每天300多單外賣里,大概有270、280單都是老用戶下的,有的可能一個星期點7、8回。”薛猛說。



    純外賣粥品店鋪倒閉率高達30%以上


    過去一段時間,劉劍對外賣粥類品牌和門店做了調研。他粗略統計了一下,有的品牌關店率在30%左右,競爭激烈的地方,粥品外賣陣亡率甚至會更高。

    他告訴小新,低價的惡性競爭是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純外賣平臺房租壓力沒有堂食店大,“投入也就十幾二十萬”,但租金會轉移到平臺抽成和競價推廣費用上。

    劉劍算了一筆賬,粥品外賣“滿25減15,滿20減10”的活動相當于是打了4折或者5折,而在扣除外賣平臺20%左右的抽成、8%的食材包裝之后,粥品外賣的毛利僅在30%左右,這里面還沒算房租和人力成本。

    “商品同質化太嚴重了。在用戶看來,這個做粥的品牌和另一個品牌根本沒有什么區別,誰的價格低就點誰的。不打價格戰,單量根本上不去。”太太好粥創始人吳迪談及惡意競爭時,語氣中也充滿無奈。

    差不多前后時間,也有做粥品外賣的朋友向薛猛抱怨,當發展遇到瓶頸想要往線下轉型時,卻發現非常困難。

    薛猛告訴小新,外賣與堂食是兩種不同的商業邏輯。這個朋友在全國開了幾百家粥品外賣店,靠的是中央廚房配送半成品到門店,雖然出品效率高,卻是以犧牲口味為代價的,而這恰恰是堂食的命脈。

    不過,薛猛也表示,這種惡性競爭并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因為做生意的本質還是賺錢,一直賠本賺吆喝是行不通的,“等到他們撐不住的時候,自然就會被市場淘汰”。

    不管是粥飯世家、太太好粥,還是糯雅芳粥,在談及粥品未來出路時,3家品牌創始人都表示,現在單一做外賣或堂食都很難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兩條腿走路,線下堂食與線上外賣相結合,同時,還要走差異化路線,打破同質化競爭,突出品牌優勢。

    曼玲粥創始人鄧公斷也表示,未來三年,品牌連鎖化的效應會越來越明顯,甚至能夠占據外賣平臺的70%,那些以夫妻店為主的小品牌會更加難以生存。

    在薛猛看來,這種差異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已有粥品之外,不斷研發新的爆款。其中,一款在粥飯世家各門店主推的雞蛋餅,能夠占到營業收入的10%—15%。同樣情況也發生在糯雅芳粥的門店里,劉劍說,僅爆汁鍋貼這一款產品,營收就能夠占到門店的8%。

    劣幣驅逐良幣是一種很常見的社會現象,對于粥品外賣這個賽道來說,有實力的競爭者想要脫穎而出,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靜待市場大浪淘沙的時候。


       END   

    視 覺 · 李德同

    責 編 · 紀思妍





    點擊“在,成為更優秀的餐飲老板~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680.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6日 20:36
    下一篇 2019年6月6日 21: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