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名餐飲人確診,你還在“吭哧吭哧”從批發市場背菜嗎?



    16日,北京新增確診病例31例。自疫情反彈以來,北京至今共新增確診137例,其中有10例與餐飲相關,甚至有一家川菜館5人感染。


    餐飲成重災區。北京市重大突發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提升到二級,一時間,北京的餐廳幾乎都接到做核酸檢測的通知。


    疫情突降新發地,讓餐企前期的復工努力全部清零,食材溯源被嚴陣以待。


    餐飲老板們是時候重新審視供應鏈的安全了。


     569 期
    文:小倩 曹原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01

    餐廳閉門,員工連夜做核酸檢測

    老板們:只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唉,聽天由命吧!”


    位于海淀區王莊路上的火鍋店主小夏,6月16日上午接到了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通知,要求餐飲商家必須接受核酸檢測。前一天下午,火鍋店已接受并完成對全店的消殺。


    小夏的店開在幾個大學附近,因為疫情,學校遲遲無法開學,門店每天都在賠錢。


    新發地爆發聚集性疫情,讓門店的經營雪上加霜。6月13日全天進店10桌,14日僅3桌,15、16日均是0桌。


    因為是加盟店,大部分食材由總部直配,剩下的從周邊中小批發市場自采,與新發地并無交集。



    “這兩天,店里的員工都去做核酸檢測了,在結果沒出來之前我們暫不營業,只做外賣。”


    17日下午,位于大興區的黃燜雞店主老張告訴餐見君,16日就接到了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要求做核酸檢測的通知,門店所有員工都已按要求進行了檢測,但目前結果還沒出來。


    餐見君看到朋友圈里,有不少北京的餐飲老板曬出連夜做核酸檢測的排隊圖。



    “只希望一切平安,門店早些開門營業。”


    老張說道,新發地突然休市后,也波及到了自身,雖說門店的雞肉全部由供應商直供,但土豆類食材均從市場購入,休市的第二天,他們完全就買不到土豆了,不過政府的應急措施很到位,接下來第三天、第四天就恢復正常了。


    13日,新發地閉市,作為北京最大的果蔬批發市場,一時切斷附近很多商家的采購渠道。



    在北京合生匯的“骨里骨氣”,是疫情前不久開業的新店,剛從春節疫情的重壓下緩過來,如今不僅客流驟減,食材供應也受到影響。


    店長說,之前只要晚上10點跟供應商溝通用量就行,現在中午12點就要跟他們聯系,不然可能就沒貨了。



    02

    10例與餐飲相關,餐飲成重災區

    餐企紛紛“自證清白”



    根據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6月16日0-24時新增3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六天共新增137例,其中10例皆與餐飲相關,包括餐館廚師、配菜員、采購員等。


    餐飲成新疫情重災區。


    目前,北京市場監管局對全部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消殺,相關行業協會要求餐企全面檢查食材源頭,針對高風險食材,如水產品和牛羊肉等原材料進行篩查,做好索證索票和臺賬記錄等各項溯源工作。



    餐企也正在加快推進自查工作。夸父炸串集團創始人袁澤陸表示,即便公司的供應鏈都在外省,也都進行了排查。


    而且,北京多數餐企紛紛發表聲明,和新發地撇清關系,強調門店食材全部原產地直采,有專門合作的冷鏈企業運輸。


    北京合生匯購物中心店的“上野屋臺”也跟各個供應商要到了源頭的供應證明,打算在大眾點評和餐廳門口,貼上相關證明。


    圖片來源:上野屋臺(合生匯店)大眾點評


    餐見君也了解到,北京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在新發地采購的量并不大,一般都有自己的供應體系,或者由第三方供應商直供。


    僅有少部分,離新發地較近的中小餐飲企業在新發地采購。


    雖然新發地影響的餐飲商家有限,但食材供應端的安全問題再次被嚴待。


    一火鍋商家說,中低端的企業主要都是凍貨,相應的小型供應鏈企業受影響最大,他們要從上游拿貨,自己存庫存,這個過程一旦發生意外,損失就很大。


    尤其是在北京公布的確診病例中,不少確診者是新發地水產海鮮區的從業人員。食材冷鏈運輸的安全,再次被擺上臺面。



    03

    新發地休市警示

    可控供應鏈對餐企的重要性



    “北京疫情突發,加大餐飲的挑戰,集中表現在對供應端的考驗,餐飲老板至少要能管控自己的核心食材,要不一旦漲價或者供貨不穩定,風險就來了。


    華鼎供應鏈總經理陳海濤認為,食材可溯源、供應鏈可控的重要性,在此刻凸顯。尤其是凍品食材,更加考驗供應鏈企業的標準化和嚴控力。


     1 

    建立自有或合作供應鏈,嚴控采運流程


    疫情暴漏了批發市場存在的管理漏洞,比如貨物進廠存在檢疫漏洞,病毒有機會蒙混過關;倉儲與銷售完全無隔離,病毒可以從貨物混入人群;新發地規模較大,有大量的人群聚集。


    當史上最狡猾的新冠病毒,遇上防范松懈的農貿市場,便一擊即中。


    相比于批發市場點對面的交易模式,建立自有或合作供應鏈,安全性和效率都是最高的。


    特別是“三文魚”被推上熱議風口,提高倉儲物流檢疫水平,嚴格執行進出貨的查消檢驗,已經勢在必行。


    陳海濤表示,“從種植養殖食材、采購、運輸、庫管、菜品設置,到最后的成品、半成品售賣,網絡化帶動一體化的服務,供應鏈企業都能實現嚴格把控,安全可追溯。”



     2 

    考慮長線庫存,優化食材儲備和周轉率


    新發地事件,對餐企未來的安全庫存敲醒了警鐘。


    以生鮮為例,易耗品,變量很大,因此安全庫存會做得很少。以往從新發地采購的商家,會把自己的庫存降到無限低,利用現場周轉,不定期從市場購入。


    可一旦后端發現變故,直接導致門店貨源緊缺。


    大家要考慮做長線、長期的庫存。可借助供應鏈,一方面批量采購,標準化輸出;另一方面,啟用區域集貨倉,搭建物流體系。”


    陳海濤舉例說,商戶與華鼎供應鏈產生合作,不僅能實現“今天訂,次日達,雙溫配送”,還可利用華鼎供應鏈SaaS系統,實時監控到每家門店的食材消耗情況。


    借助系統,做出準確預估,并實現“一鍵下單”,降低食材損耗率。



     3 

    簡化中間環節,源頭集采降低成本


    由于訂單過于碎片化,或者地處縣級鄉鎮,量的堆積不夠,很多餐飲門店無法滿足源頭直采的標準。


    采購成本高、缺乏議價能力,也是千千萬萬中小餐飲店的現狀。


    比如,一家火鍋店買若干個產品,需要在新發地找若干個供應商,中間環節增多。但現在,可以通過第三方供應鏈一站式購買,實現共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陳海濤認為,“供應鏈企業就是要深挖餐飲商家痛點,匯聚訂單需求,進行上游集采,讓商家用同樣的價格享受到“五星級待遇”,再反哺餐飲終端連鎖門店。”



    小結



    疫情會加快食材溯源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升級,未來,誰更貼近源頭、更貼近終端,更加安全快捷,誰就是贏家。


    防控疫情是一場攻堅戰,要求商家必須提前布局,不僅重視門店前端運營,還要保障后端供應的穩定。


    趁著現在,還有機會修修補補,盡快尋找靠譜的供應鏈合作,以增加博弈砝碼。



    生存調查

    為了解目前火鍋業的真實狀況

    《火鍋餐見》開啟第三輪生存調查

    希望您參與匯集數據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文末閱讀原文

    參與有獎

    (聯系餐見君:hgcj66666

    領餐飲人必備工具包






    統籌|語嫣     視覺丨馬亞丹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txg13333832182




    往期精選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但機會向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


    想“五一”生意火爆,

    現在就要想好引流高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15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17日 20:37
    下一篇 2020年6月17日 20:5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