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 | 精品咖啡Seesaw創始人:營收幾乎全靠賣咖啡,今年要開到20家店


     


    月初,咖門率先發布了精品咖啡Seesaw獲弘毅投資的消息,(傳送門:精品咖啡Seesaw獲弘毅投資,或引發行業“商業化”變革),不少讀者在那篇文章下留言,“精品咖啡在路上,再一次被打了氣啊~”


    但是資本看上了Seesaw的哪些特質,其在精品咖啡大眾化的路上有哪些探索呢?對此,《咖門》專訪了Seesaw的創始人宗心曠,和他聊了聊融資之后的計劃。



    ▲Seesaw咖啡創始人宗心曠


      1  


    年底之前開20家店,走規模化


    日前,精品咖啡品牌Seesaw獲弘毅資本旗下百福控股4500萬人民幣投資,估值超過2億。


    “錢當然很重要。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資本的背書能力。”


    在創立Seesaw第5個年頭,創始人宗心曠開始思考公司的發展節奏。“從線下連鎖角度來說,5年開7家店的速度是比較慢的。”


    2012年,宗心曠在上海創立精品咖啡品牌Seesaw,靠與星巴克差異化的定位、精致的空間設計,很快成為國內精品咖啡的代表品牌之一。


    在中國,精品咖啡是一個尚未走進大眾消費視野的概念。在經過雀巢、星巴克教育后,一部分的客群對咖啡風味有了更挑剔的追求,于是代表更好咖啡品質的精品咖啡館應運而生。在上海,Seesaw、質館、鷹集等連鎖品牌在業界知名度頗高。


    鷹集咖啡專訪


    但另一方面,由于客群基數相對小眾、進入門檻較高、精品咖啡館門店盈利模式的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品牌商業化、規模化發展。


    “我們一開始就是往規模化上去走的。Sally(Seesaw CEO,編者注)是金融行業出身,一開始就有這些想法。現在我們的團隊基數已經有100多人,接下來可能從100人到300人。”


    宗心曠認為,資本的介入,能夠釋放影響力,可以幫Seesaw走的更快。比如,可以幫助Seesaw加強對高級人才吸引力和號召力。另外在商場店鋪的選擇上,也有機會爭取到更好的位置。


    他的計劃是到年底之前開20家店。目前,深圳已有門店陸續開始營業,北京的店也將在下半年開業。



      2  


    盈利模式:收入幾乎全來自賣咖啡


    咖啡行業素有“6虧3平1盈利”的說法。在如何設計盈利模式上,很多品牌做了很多的嘗試,Seesaw是怎么做的?


    “主要是你的定位和選址。”宗心曠表示。


    1

    選址:商場核心,開大店


    在選址上,Seesaw是最早打破精品咖啡館選址慣例的。它沒有選擇街邊,而是把精品咖啡開在人流量大的商場里。同時,它打破了精品咖啡開小店的慣例,它很多店開到200㎡,并在空間設計上做發揮,開放互動的空間。


    ▲在商場開大店


    在選址上我相信,什么樣的位置,付什么樣的價格,什么樣的位置,帶來什么樣的人流和客群。”


    2

    定位:只比星巴克貴一點


    Seesaw意式產品的價格,早期甚至比星巴克還要低。


    宗心曠自己并不喜歡“精品”這兩個字,這個詞讓他覺得會與顧客產生距離感。星巴克一直是他欣賞膜拜的品牌。


    “咖啡本來就是一個很大眾的飲品,其實我本人一直不想把‘精品’兩個字給它貼上去。我希望的是,我們的呈現方式、環境、服務、產品都是適合你的,有很好的感染力,有互動和表達,與顧客做一種比較‘近’的連結。”


    3

    產品結構:咖啡為主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Seesaw的營收,絕大部分來自咖啡。


    在宗心曠的表述中,Seesaw的表現,幾乎無限接近于“咖啡館夢想者”的想象:不加餐,一點點甜品,不用賣豆子、做培訓,單靠賣咖啡就能很好地賺錢。


    ▲單靠賣咖啡就能很好地賺錢


    Seesaw的甜品不多,絕大部分營收集中在咖啡飲品上。宗心曠說,目前Seesaw的門店日均單量400-500杯,周末翻一番。


    “投資人看到我們的財務表現,還是很意外的,我們的坪效在零售行業里是不錯的。”


    4

    聯合辦公的嘗試


    除了上述“在商場,賣咖啡”的模式外,seesaw也在嘗試一些新的模式,比如聯合辦公。


    除了與共享辦公Wework合作外,Seesaw也在做自己的嘗試。芮歐店在5樓,我們把面積做大一些,做一點區隔,與吧臺有更好的互動。這是我們的一個嘗試。現在看上去是不錯的,有很多人辦公和會議。”


    ▲新開的芮歐店,不少在用電腦辦公的


    在當今“精致、高價、標榜小眾”的精品咖啡市場上,Seesaw對盈利模型的這種探索,值得關注。



      3  


    精品咖啡“大眾化


    精品咖啡大眾化,是各個有野心的精品咖啡品牌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新一輪定義品牌格局的機會。


    宗心曠表示,目前精品咖啡品牌格局,基本是由“圈內人”定義的。在大眾消費市場層面,精品咖啡的面目都是恍惚的。下一輪的品牌格局,一定在是大眾化進程中形成的。


    ▲精品咖啡的品牌一定是在大眾化中形成的


    在市場上,有品牌在嘗試把產品在技術層面拔到最頂級的水準,也有品牌在嘗試通過接地氣的創意咖啡飲品,來引導大眾市場。


    “從精品咖啡的商業模式來講,各個品牌背后大同小異。但是,你以什么樣的產品與理念和消費者做溝通,這個是不一樣的。”


    “我們跟藍瓶不一樣,藍瓶所在的市場客群比較大,市場比較成熟,所以它比較容易切換到精英、小眾、標榜品味的那一撥人。”


    “比如說服務,講起來很模糊,但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特別特別直接的感受。”宗心曠認為,精品咖啡大眾化,首先就要接受客群大眾化的現實。這體現在服務理念上,就要做好應對各種類型消費客群的準備,而不是那一小撮人。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或點擊“閱讀原文”訂閱

    聽咖sir講更多飲品圈兒的經營和變革~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政雨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微信:yantairan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94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19日 23:52
    下一篇 2017年6月20日 07: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