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比別人多活5分鐘!”
北京一家擁有17家社區門店的串串香品牌,沒有任何外力資源幫助,或許是餐飲行業絕大多數企業的狀態。
在近2個月里,創始人斷臂求生、開啟外賣、積極“瘦身”……想盡一切辦法,只為多堅持“5分鐘”。
如今,這家餐企營收恢復7成,單日利潤點上漲5%。創始人向新餐飲洞察獨家分享背后的“心經”。
疫情前:曾是京城串串香的黑馬
2017年正是串串香的盛行之年。
劉大千和幾個發小因為對串串香的熱愛開始投入到餐飲創業大潮里。
在川渝兩地調研半年,找尋到正宗川味鍋底配方,創始團隊才返回到北京在2017年年底創建了“有范兒”。
堅持從川渝采購香料,每天現加工食材,裝修環境創新融合京味兒元素,再借著串串香品類風口,有范兒在2018年迅速成長,一口氣開拓10余家,且開一家火一家,天天排隊,成為京城串串香的黑馬。
但在2019年,流水開始下降。頭部店的周末翻臺率從7、8臺降至3、4臺。
他認為當時流水下降主要有2點原因:
1 區域人少了。以通州店為例,2019年的通州明顯人少了,中介房子都租不出去,存量房也賣不出去。人少了,店鋪數量不變,那這個區域的商家分的羹就少了。
2 串串香店多了。2018年時,一條街只有一兩家串串香,有的還沒有。現在一條街就有三四家。人流量就那么多,會分流,而且餐館是越新的店越有優勢。再加上新開一家,就會有一批顧客去嘗鮮,很正常的就被分流了。
為了提升客流,他也想了很多辦法,大多收效甚微,最后靠抖音實現逆轉。
“自己拍內容,自己發,然后在周邊6公里定向投放廣告,大概100塊錢可以換來2500個用戶,非常便宜了。 ”
劉大千透露,去年感恩節,他們在抖音做了三天的活動,投了1萬塊錢,獲得了25萬播放量。同比上個月對應的周三、四、五增加了600桌。“但錢停了,流水也就停了,這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
他總結道,“2019年,大家都是靠信念撐過來的。”
疫情爆發后的3月,不敢再等,復工開啟
本以為熬過艱難的2019年,會迎來全新一年。萬沒想到,2020的開頭就是困難模式。
疫情爆發后,劉大千最慶幸的是疫情前剛好讓所有員工放假回家了,員工成本壓力和感染風險降到最低。“但對何時能復工,心里仍是沒底。”他說,“本來計劃,2020年要在河北、天津開新店的,現在只能無限期地延后。”
他回憶那段時間自己的狀態,每天睜眼第一件事是查看百度地圖熱力圖,查看十多家門店位置周邊的人流恢復情況,一天要看好幾次,好像多看一次,情況就能好轉。
疫情相關消息和同行動作也是緊緊關注著,以此判斷自己的復工時間。
整個2月在吃不好,睡不著的狀態中度過,他和幾位合伙人商量很久后還是決定在3月初復工。“再等下去不是回事兒。”
“復工必須想辦法!”堂食無望的他想的是嘗試從未做過的外賣。
首先復工的北苑店成為實驗店,測試外賣模式。雖然只有一家店,但打著“全城配送”的號召,只為更大限度招攬顧客。
復工第一周,北苑店主要配送周邊,對每一個顧客都做詳細的回訪,“讓顧客來挑刺兒,及時發現我們的問題,通過流程機制的改進來減少錯誤。”
而在這期間,劉大千把朋友圈作為推廣主陣地,充分運營朋友圈的數千顧客粉絲。
3月3日:在復工前,他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讓讓好友點贊加油,既能測試顧客意向度,又能提醒顧客門店“即將復工”;
3月7日:提前告知復工消息,公布復工模式、配送信息等;
正式復工后,幾乎每天在中午11點~12點,下午5~7點這樣的飯點,他就會發個狀態,勾起顧客食欲。
配送前,還會冒個泡,告知今天的配送路線,讓顧客安心。
除了朋友圈,像大眾點評這樣的渠道,也沒放過,把點評區當做推廣位。
除了表示對顧客支持的感謝,還抓住機會及時告知顧客近期餐廳動態,比如外賣何時恢復營業、可通過微信訂餐、堂食是否暫停和菜品折扣等信息。
從零做起,有范兒單店每天能做到十多單,營收2000多元。劉大千坦承光做外賣,不算特別好,但他算了一筆賬,表示比不做強。“只需4個員工,我每天花2到3小時就能完成配送,扣除所有成本后,還能補貼部分房租。”
在外賣模式可行后,有范兒的其他店也在陸續復工。直到上周,所有門店復工,并恢復堂食。
幾招“瘦身動作”后,利潤點反而上升
3月23日,堂食恢復。到4月初,有范兒多家門店的營收已恢復到同期7成,扣除所有成本,單天的利潤點還有5%左右的漲幅。劉大千向小新透露背后的一系列動作:
1 斷臂求生,關掉虧損店
有范兒屬于自助串串香,毛利相比火鍋更低,屬薄利多銷的品類,所以更加依賴客流。“如果不排隊,就會很難。”
疫情讓平時吊尾的門店生意更加慘淡。所以,團隊經過商議,決定斷臂求生,及時止損。“下周后,我們會陸續關掉5家店,主要考慮年前就表現不算好的門店。”
2 精簡菜品,節省人工
100多種串兒和特色菜品曾是吸引各類顧客的利器,但紛繁復雜的sku背后是繁重的人力支持。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人力成本,有范兒對菜品進行了精簡。
綜合銷量、口碑和加工難易程度等維度情況,有范兒在復工初期砍掉了15%的菜品。
“因為我們是串串兒店,大家更多是來體驗擼串的,所以砍掉的主要是銷量靠后的碗盤裝菜品。比如竹蓀、八爪魚等。”但他表示,從顧客體驗出發,隨著客流恢復的程度,砍掉的菜品還是會逐步補充上。
后廚省掉2個人后,他又將裝小料、封碗(把菜品裝盤子里)等崗位工作調動給其他員工機動完成。最后綜合下來,人工從13人減至7人。
3 縮短營業時間,節省電費
有范兒17家店全部身處社區街邊,營業時長不受限制。“喝酒聊天的常常會到凌晨1、2點。這時,就只能陪著。”劉大千說,現在把營業時長縮短,晚上十點就歇業。
“早點關門,讓員工早點回去休息,也能保持較好的工作狀態,重要的是還能節省電費。畢竟餐廳的排風扇、大燈其實是很耗電的。”
4 控制就餐時間,提高翻臺率
串串香跟火鍋一樣屬于強社交屬性的餐飲品類,注定其顧客的就餐時間較長,大多在2小時左右。但在疫情期間,有范兒將顧客就餐時間控制在90分鐘。“主要是為減少感染風險,顧客也能理解。”
縮短就餐時間,隨之帶來的翻臺率提升。在周末,有范兒最高能翻6次。
5 減少營銷推廣費用
基于對高客流的強依賴,有范兒一直在營銷推廣上有數千元的固定開支。疫情期間,營銷支出大大減少。
“比如抖音廣告取消了,點評營銷也開始縮減。”他提到疫情期間,營銷的投入效果往往超出預期。“比如點評的推廣通現在花1元錢就能獲得以前4元錢的點擊。主要是現在的復工餐廳做營銷投入的少。”
跟劉大千聊下來,能感覺到“有范兒”的復工其實并沒有奇招,而且這些“瘦身”動作好像也是當下的無奈之舉。折騰了大半天,似乎也只是“勉強”地活著。
但小新認為,正是憑著想盡辦法控制成本的“摳勁”,不斷摸索復工的“韌勁”,還有正視問題、斷臂求生的“果斷”,才讓他在這場全球性災難里多一絲生還的可能。
未來2-3個月,將會是真正的倒閉高峰期。也許,當下大家能做的是努力活下去,因為眾生皆苦,你也不能認輸!
如何提升外賣接單效率,實現前廳后廚智能化管理?
(戳下方圖片咨詢客服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