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與中秋雙節難得地齊聚,餐飲人是沒有節日的,想畢許多餐飲人還忙碌在一線,但忙碌也不要忘了充電。
餐飲O2O在這舉國同慶的日子,為餐友們準備一份《餐飲七日談》:從選址、定位、產品、營銷、運營、組織、外賣七個緯度解讀新餐飲。
選址,已被認為是餐飲企業必備的關鍵生存能力之一。所以,我們也放在了第一天,因為選址定生死。
選址是餐廳經營“一勞永逸”的事情。經營過程中,一切皆可變,唯獨餐廳地點不可變;選址正確,餐廳成功70%以上。因為選址就是選顧客。
選址體現餐廳定位,選址決定投資回報;選址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餐廳客流量的多少、顧客購買力的大小、顧客的消費結構、餐廳對潛在顧客的吸引程度以及競爭力的強弱等。
對餐飲企業而言,選址成功是經營成功的關鍵第一步,如何解決選址這塊難啃的骨頭?餐飲大牌們又有怎樣的選址秘訣?
01
大牌選址術:科學化、數據化
選址是一門數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也是一個門店的開啟,當選到一個合理的位置時,已經成功了2/3,正所謂選址選客人定價定天下。
拚棄過去靠直覺、經驗選址,必須實現管理方式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首先從依靠數據和科學選址開始。
人流量大≠客戶多,主要看人流的匹配度。目標消費者在哪兒,就把店開到哪兒。大牌們的選址術策略:
全球開店超過2.6萬家店的星巴克,選址首先考慮的是諸如商場、辦公樓高檔住宅區此類匯集人氣聚集人流的地方。
星巴克選址使用一個叫作Atlas的內部繪圖和商務智能平臺,用大數據以科學方法來決定在哪開設新門店。
星巴克北辰購物中心店選址數據
海底撈、西貝、外婆家做為中國餐飲業BAT,一方面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口、網點時間空間、交通便利程度、競爭對手情況,另一方面考慮網點布局,結合用戶需求來決定最后落位。
榴蓮比薩創造者樂凱撒采取的是開店策略是”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學習麥當勞選址,挨著星巴克開店。
桃園眷村傍LV開店一炮走紅,云味館最近也在星巴克旁邊開了一家店。桃園眷村、云味館也可謂深諳此道。
因為任何一個商圈,麥肯、星巴克、LV等大牌占據的都是最好的位置,都是經過一整套科學的評價體系選的鋪,人流量和人氣當然沒得說。
除了位置好,傍這些大牌還因為它們代表著熱點,是風向標。“傍大牌”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能提高客單價。
桃園眷村將豆漿油條小吃賣出了正餐的價格,云味館開在大牌旁邊的店,客單價比其他店能高出15%。
喜茶、奈雪等所有奶茶店都選址在商業發達的購物中心,而在深圳連開11家店,被譽為奶茶界愛馬仕的芭依珊(813奶茶)卻反其道行之。
專挑臟亂差的城中村或舊改工廠開店,很多奶茶店只有幾十平米,它卻任性地開出1500㎡亞洲最大的奶茶店。
其邏輯是改進用戶體驗:偏遠門店租金便宜,就有更多預算去擴大店面面積,開大店模式就是為了避免出現消費者痛苦排隊的現象,為消費者提供了清晰可見的社交、休閑場景。
對于新開店鋪的選址評估策略,是將選址諸多重要指標當中,選擇出最重要的12項指標作為首要的評估內容。
包括:租金日營比25%,主商圈12%,副商圈8%,立地6%,面積6%,店寬<角間>6%,店寬<一面>6%,路寬5%,人流量10%,視野性6%,車輛停靠5%,通行方向5%。
其中,得分標準:總分100分,70以上為好,40-70為中,40以下為差。
選址的評估指標,詳見:
02
購物中心選址:搶鋪大戰
購物中心,人流集中,服務設施齊全,又位于中心地段,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開始把商場店作為重要的經營戰略。
各城市興起商業綜合體的建設,據統計,中國已經開業的購物中心達7000個,還不包含未開業的,購物中心已從紅利期進入創新求變期。
比如國慶節前開業的23萬平的深圳萬象天地,采取“街區+mall”的創新商業空間,逾1000個品牌、12座獨棟品牌旗艦店,其中餐飲品牌達到86家。
然而,同在一家購物中心,有的餐廳門庭若市人爆滿,有的門前冷落車馬稀,進駐商場有什么選址秘笈呢?主要有四方面的評估:
1、商場大客流評估
城市人口總量及消費力
項目所在位置半徑3-5公里人口密度
購物中心本身品牌效應
營業中餐飲門店平常客流是否充足
其他業態商業表現情況
商圈后期是否有變化
2、商場內位置的選擇(人流動線預判)
深入了解商揚各個功能點位置
了解商場的平面布局,餐飲如何規劃
展示面因素
3、自身品牌定位是否符合目標客群
了解同類業態在城市接受程度
性價比需符合當地目標消費者
4、競業因素
商場餐飲的比例是否過多
同品類餐廳是否過多
總之,想更有把握在購物中心開一家賺錢的餐廳,前期的功夫一定要做足做充分。前期認真分析10分鐘,可抵后期辛苦經營5年功。
購物中心選址秘籍,詳見:
03
美食街選址:金角、銀邊、草肚皮
餐飲業有一個繞不開的地理存在,那就是美食街。
無論什么時候,你總能看到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品嘗著各種各樣的美食。
美食街作為餐飲形態中的一種,一直占據著獨特的地位。在美食街不只人流多,餐飲商家也多。
雖說商家多了,來的人不一定是去你的店里消費,但因為有了巨大的人流量做保障,經營風險也隨之減少,很多人覺得哪怕分得5%的人流量也能活得很滋潤。
然而,兩三年內一條美食街上的品牌換了兩三輪的事實,轟轟烈烈進場又灰頭土臉離場的另一部分先烈,你可知道?
就像一座山有陰陽兩面,每條美食街都有一條陰陽對角線,主要是人走著走著就不愿意往里面走了,這與人口流動方向有關。
所以說美食街寧要兩頭不要中間,即金角、銀邊(緊鄰金角的次黃金位置)、草肚皮(位于街道中客流分散)。
另外,餐廳的可見度決定了有多少人選擇來用餐。80%的生意來自300米之內,所以300米以內放置招牌對餐廳經營會起到絕對幫助。70%的人會在3分鐘之內決定去哪家餐廳。
如何繞開美食街之坑,詳見:半年虧損30萬,餐飲老手血泣美食街選址4大坑!
04
社區店選址:下一個風口
開街邊店,還是進商業體,一直讓餐飲人猶豫不決。
近日,咖啡界的扛把子星巴克在廣州番禺錦繡春江社區里開了全國首家社區體驗店。這是星巴克中國第一次將門店開設在居民住宅區內。
其實,星巴克有不少開在社區的門店,廣州市場有 12% 的門店是開在社區的。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研究,在歐美國家,社區商業占據社會商業總支出的60-70%,而目前在中國整體水平還不足30%,社區商業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與此同時,在新生代消費群體崛起以及O2O、外賣平臺興盛的大環境下,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懶、宅文化”逐漸成為制約購物中心發展的因素,傳統的大型集中商業面臨嚴重沖擊,而社區商業因為更接近消費者,可以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因而受到的影響較小。
正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和品牌開始重視社區,他們不僅希望在熱門地段為消費者提供一次性服務,也希望能更高頻地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更多場景。
餐廳周圍300米的銷售推動也是社區店重要的要素。所有的理想市場,最重要的一點是餐廳的生意要來自于300米之內的銷售推動。
300米走路要多久?三四分鐘左右,這個時間估計是女孩子穿高跟鞋走的狀態。
如果隨處可見餐廳的情況下,人們出去吃飯通常選擇的都是走路三分鐘就能到達的地方,正常情況下是不太愿意走超過五分鐘路程吃一頓飯的。
更多干貨分析:九毛九10億選址心經告訴你社區店是下一風口!
05
位置+定位決定餐廳80%生死
餐飲路上,總會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難題,絕大部分在“餐廳選址”上遇到的坑最多。所以說,選址是選擇大于努力的事。
餐廳的生意80%以上取決于位置+定位。
好位置就是,經過你門前的自然客流足夠的多。
好的定位就是,有更多比例的自然客流愿意主動進到你的店里消費。
可能你還想看:
菜品一致,選址優越,價格更實惠,生意反而不好,這家餐廳到底做錯了什么?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干餐飲為什么要去日本考察?因為日本餐飲的現狀就是中國餐飲的未來!
1、日本餐飲品牌化程度高,日本一共有62個上市餐飲品牌,和民、鉆石、物語……大牌云集,這些品牌旗下又有N多不同業態的子品牌。
2、單品模式發展很成熟,生命力超強,出現了如SAGAMI蕎麥面全日本200多家店運營長達47年的品牌。
3、流程化管理精細合理,不同于中國餐廳的雇傭制,日本餐廳更多是小時工在服務,即使沒做過餐飲,也能夠快速上手,很少出現錯誤。
4、小型機械化運用高效,三名員工就能搞定200平米餐廳。
5、空間利用十分合理,90平米48餐位,讓國人大呼驚奇的多層空間利用法則
6、高度機械化+流程合理化+空間利用嚴謹=真正實用的中央廚房,日本中央廚房安全、實用、高效,日本每一家企業都有中央廚房。
11月12日—18日,餐飲O2O行知研習社組織日本研修考察團,帶領愛學習的餐飲老板去日本取經!
本次考察團為行知研習社專業定制團,餐飲大咖全程帶隊講解,餐訪企業董事長親自接見,深度研修日本極致效率化的供應鏈與中央廚房,40多年匠心企業打造單品爆款的邏輯,200多年企業的卓越管理運營,以及新型業態的創新之道!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日本餐飲研修團詳情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