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中國的產品主義究竟是什么?
麥當勞的“退”,相比星巴克的“進”,看起來相背而馳,但實際上呢?
從今以后它在中國市場上又將扮演何種角色?在“本土化”方面對后來者又有何借鑒之意?
而這一切又折射出不同不同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何種勢能?
今天,麥當勞宣布“麥當勞中國業務”拆分交割已經順利完成,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成立的新公司,將成為麥當勞未來20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7年后,美式快餐巨頭麥當勞徹底改變了直營模式,一舉將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超過2700家餐廳都變成了特許經營門店。
麥當勞此舉意欲何為?為何選擇中信、凱雷?相比上個月星巴克收購合資股份,麥當勞為什么走上一條相反的路?
麥當勞以退為進的“輕資產”運作
1、麥當勞其實是一家重資產的餐飲企業
據2016年年報,在其經營使用的物業里,麥當勞擁有45%的土地資產和70%的建筑資產。
就連麥當勞已故的前老板克羅克都說了:“麥當勞是做地產的”!
之所以說麥當勞是一家地產公司并不是因為它持有大量物業資產,而是它的收入模式就是商業地產模式。先來看兩張圖:
在加盟這塊,麥當勞的毛利率在80%以上,2016年毛利達76.1億美元,而直營餐飲這塊毛利率17%左右,2016年毛利只有26億。換句話說,加盟這塊貢獻了麥當勞75%的毛利。
而加盟這塊的收入主要分為租金、權利金及初始加盟費。可以看到,租金這塊占加盟收入的比例長年維持在65.5%到65.9%之間。姑且按這個比例計算它貢獻的毛利,2016年即為50億,占總毛利的比例為接近50%。
所以說,讓麥當勞真正賺錢的不是餐飲生意,而是加盟中的房租生意。這也就不難理解麥當勞并非是想要真正“退”,其實它只想靜靜地做一個包租公。
2、成本壓力驅動下整合自身業務結構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顯示,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各項成本中,房租同比增幅最高,達到50%以上,而且從長期來看很難有所轉變。
雖然麥當勞向來不公布其在中國的業務數據,但作為中國餐飲業的重要一員,同行業別的企業所承受的壓力,它必感同身受。
這必然促使其調整自身業務結構。
選擇中信,進一步本土化
麥當勞對中國業務的出售,不僅是“減負”,也是本土化的重要一步。
為何選擇中信、凱雷?
當初的競購方中包括首旅集團、首農集團、中國化工、華潤集團、新希望、格林豪泰等等中國大型集團,中信雖然沒有餐飲業務,但卻有著強大的金融、地產和政府背景。
在接受北京商報的采訪中,麥當勞中國公共關系副總裁許穎婷表示,中信是中國最有實力的綜合企業。在了解中國市場的同時,擁有比較好的政府資源。
此外,中信不僅自身地產業務網絡廣泛,還與其他不少地產企業有合作,這對于麥當勞中國后期門店的擴張是絕佳資源之一。
在中信接手后,麥當勞將迎來中國業務的再擴張。
1、首先,中信的地產和金融資源將幫助麥當勞更快、更高效地擴張;
2、其次,中信的地產資源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麥當勞原先在地租上的成本,提升毛利率;
3、再次,中信的政府背景會讓麥當勞在中國的業務拓展多方面受益,品牌形象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遭到負面攻擊。
不一樣的路徑,不一樣的形勢
上個月27日,星巴克宣布以13 億美金收購星巴克華東市場合資企業剩余的50%股份,進而全資擁有華東地區1500家星巴克門店。
一個是出售在華特許經營權,一個是收購中國合資公司股份,麥當勞和星巴克在中國為什么走了兩條不同的路?
而且有趣的是,2016年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也拆分了百勝中國,引入螞蟻金服等投資者。
這兩家快餐公司與星巴克的做法完全相反,其實這折射出了公司們正處于不同的增長時期:
星巴克正進入黃金時期,而麥當勞等快餐正處于“下降恢復期”。
1、從擴張上來看,星巴克是高速擴張時期。
2016年星巴克在中國開出了300家門店,幾乎每天一家。如果保持擴張速度不變,到2021年,星巴克將會擁有3.7萬家門店,在遠期達到5萬家門店也不成問題,將會接棒麥當勞,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餐廳。
2、生存壓力下的求穩
麥當勞雖然也在擴張,但從2013年到2015年,麥當勞全球營收與利潤額已連續三年下跌。
特許經營權轉讓后,麥當勞將大大削減成本,還能獲得一次性的特許經營權支付款項及持續性的權利金。中國和香港經營權的轉讓,讓麥當勞獲得了20.8億美元的收入。在風險未知的情況下,麥當勞是在求穩定的收入。
所以說,麥當勞的壓縮成本和求穩,星巴克的慷慨投入和大膽擴張,處于不同階段的兩家公司,顯示了對公司經營兩種不同的態度。
結語
總之,不論麥當勞、百盛、星巴克,對外資餐飲企業而言,他們的動作不僅意味著它們看好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速,也有著整合自身業務結構以獲取更大利益的野心,而后者,或許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 END –
來源 | 36氪、晨哨并購、財富資產管理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