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麥當勞于3月31日對外宣布,將在其高增長市場引進戰略投資者。
在亞洲,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和韓國,實行新的業務模式,以特許經營的方式,將餐廳所有權轉讓給加盟商,并將長期目標設定為95%特許經營、5%直營的比例。
亞洲作為全球餐廳連鎖集團競爭最激烈的戰場,連麥當勞中國也要賣盤?引起消費者和業界的震驚與猜測。
麥當勞將出售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門店,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麥當勞利息、折舊及攤銷前的收益高達2億美金。按照其核心收入的15-16倍溢價出售,最終報價高達30億美元。
目前已有至少6家財團表現出興趣,包括華潤、新希望、首農集團、北京旅游集團,三胞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大型國企。連麥當勞中國也要賣盤?引起消費者和業界的震驚與猜測。
其實,麥當勞這個盤還真不太好接,據彭博社報道:
接手方所付的專利費率將達到8%,高于4%-6%的平均水平,并且還得保證三年管理層不變。
對未來合作伙伴的選擇,麥當勞也頗為挑剔:它可以來自餐飲業外,但必須“高度誠信、財務穩健、深入了解中國市場,并具備獨特競爭優勢”。
在中國,麥當勞有2200多家分店,數量不及肯德基(5000多家)的一半,甚至少于國內起家的德克士(2300多家)。
大勢所趨
麥當勞全球總裁和首席執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表示,“此舉將加速麥當勞在各個市場的發展規模及速度。”
江湖人稱”麥當勞一哥“的前總經理劉士盛表示:麥當勞是個重資產、重資本的餐飲商業模式,回報周期相對慢,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其快速發展。
互聯網時代所強調的“極致體驗”,已被國內很多快時尚餐飲品牌發揚光大。麥當勞現有的商業模式已不足以滿足面臨眾多誘惑的顧客。
從零開始
二十五年前,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中國盛大開業。劉士盛,被麥當勞芝加哥總部派回中國開發漢堡包事業,也是他人生第一次踏足中國,回憶到:“三月初的一個晚上到達北京,天氣異常寒冷。
汽車開到長安街,迎面駛來的是一輛裝滿貨物的木頭車,一匹馬在前面牽引著。心里不禁寒戰,這可是我們全國閱兵的長安街啊,并回頭與我同行的一位老外說:“查理,你確定我們能在這里賣漢堡?”他沉默著,估計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至今我還記得他的一臉茫然。
一個多月之后,全球最大的麥當勞,便在著名的王府井大街盛大開業。800多個餐位、29臺收銀機、1000多位員工,這是一家麥當勞餐廳?還是說更像一家工廠?
麥當勞在中國的漢堡包事業就此展開帷幕,二十五年過去,這家店舊址已經變成東方廣場,而麥當勞也在中國開了超過兩千家分店。
與時俱進的商業模式才是制勝法寶
劉士盛表示:最近確實不少投資基金都在密切關注麥當勞賣盤的問題。對于麥當勞商業模式的探討,眾說紛紜。
大部分人誤以為其一直以直營經營為主,殊不知在美國18000多家店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以加盟的形式發展的。
有種說法是麥當勞賣的不是漢堡,而是是賣的加盟,又有另外一種說法稱麥當勞最大的收入來源于地產。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更準確應該說麥當勞賣的是品牌了,有了世界十大品牌的這個光環,它就可以靠這個無形資產發展壯大。
但這并不代表一直以來的商業模式就適合現有的經濟形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植根于現狀的商業模式才是時代先進的產物,特許加盟的發展模式確實更有利于麥當勞發展。
特許加盟的發展模式更有利
時代是一個巨輪,它推動著萬物更生與進步,在互聯網時代誕生之前,麥當勞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并不只是一個快餐,而是代表著一個美國飲食文化的國際品牌。
花10多元錢,就可以享受到超值的品質、服務和環境。同樣的產品在當今的售價已經翻了倍,大部分消費者對麥當勞的感官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覺得僅僅只是一家快而方便的快餐店。
自去年福喜事件后,很多顧客更是對洋快餐失去了信心。是麥當勞退步了嗎?不是,是市場進步了。
劉士盛表示:這當然也不是麥當勞賣盤的主要原因,它的直營商業模式,從投資回報角度分析并不是最高效的,麥當勞新任CEO斯蒂芬·伊斯特布魯克,他的思維顛覆了麥當勞的傳統。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追求有效的利潤增長,才是上策,只有把投資壓力利用加盟模式來分擔,才可增加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并可加快市場的發展。
劉士盛表示當今在金融資本推動的商業世界,這才更符合麥當勞長遠的利益,它不只是把中國市場賣了,大部分美國以外的市場都將以這種模式來發展經營。
成功的加盟模式在于創造雙贏,而餐飲最致命的痛點就是三高—-食材高、人力高、租金高,麥當勞必須改變固有的發展投資模式,才能實現雙贏的局面,否則會給這次賣盤埋下重大隱患!
劉士盛呼吁投資需謹慎,切勿陷入餐飲龐氏騙局
劉士盛還表示時下餐飲加盟模式盛行,連鎖加盟品牌肆意橫行,提醒各位準備踏足餐飲業或者正在從事餐飲業的伙伴們:
沒有一個有知名度的品牌,沒有一個經過時間驗證的商業模式就發展加盟事業,并不是對投資者負責任的作為。圈快錢后人間蒸發的案例時有發生,餐飲界的龐氏騙局還需要大家提高警惕。
– END –
2016廣東餐飲產業發展大會
TOP50打造嶺南美食新名片
分享:劉士盛 | 整編: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