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微信私域流量到底香不香?一文幫你避坑!

    這篇文章,主要是從私域操盤手的角度,分享企微與個微的區別以及企微私域中的坑點,避免小伙伴入坑姿勢不對而摔傷自己。

    本文會從以下4個方面,具體分析企微和個微在運營實操層面上的區別:

    1、人設打造,企微私域注定與個微私域分道揚鑣
    2、引流,企微對比毫不遜色
    3、轉化,電商化程度越高的品牌方優勢越明顯
    4、裂變,企微毫無壓力

    以下企業微信簡稱企微,個人微信簡稱個微

    01

    人設打造階段

    企微私域注定與個微私域分道揚鑣


    為方便對比,我們做了個表格,可以看到在人設打造效果上,主要存在的差異是在品牌背書+每日朋友圈+朋友圈聊天記錄+朋友圈雙向互動能力四方面:



    ①自帶品牌背書,引流效率更高


    其中企微最突出的優勢還是企業品牌背書,但在后期還是需要靠產品、服務和內容來跟用戶建立良性互動關系,相比之下缺少了個人號所能營造的生活、工作的真實場景感。


    ②每天只有1條朋友圈,克制還是讓步商業化


    企微會限制每日朋友圈條數,至于為什么?


    企微團隊為了避免過度打擾用戶:企微的定位是服務屬性,如果可以無數次觸達用戶,那肯定會造成對用戶的打擾


    ③缺失的朋友圈歷史記錄


    朋友圈歷史記錄是我們私域流量運營最強的利器。

    企微的朋友圈人設比較難沉淀,那么發廣告就成了必然之選。試問這種朋友圈歷史記錄就算開放了,你也不會愿意看吧。


    ④朋友圈的分標簽推送能力


    針對不同標簽用戶推送不同朋友圈,也是非常強有力的精細化運營利器,實現不同人群的不同運營訴求。


    ⑤用戶朋友圈互動


    企微并不能查看外部好友的朋友圈,就無法通過朋友圈資料來了解用戶,也無法主動跟用戶產生朋友圈的弱關聯,極大的限制了跟用戶的互動能力;


    總的來說,人設打造是私域打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決定了目標用戶和選品的效果。而由于企微的朋友圈限制、強品牌標示,導致企微的使用場景會跟個微私域差異巨大:



    我們的建議是企微私域不能照抄個微私域運營,為什么?


    ①由于企微的強品牌導向定位,適用行業有限


    企微的適用行業范圍直接被推到了供應鏈成熟、服務和產品都高度標準化、受眾基數大且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大品牌。新零售是企微的主力軍,出逃淘系的品牌也是剛需。


    ②企微定位是服務屬性,而不是社交屬性


    掃碼添加了企微后,你不會覺得你認識了一個xx行業的朋友(大咖、專家、老師),而是認識了xxx品牌的一個高級員工(客服、店長、顧問)。所以,通過塑造人設來降維打擊用戶的能力在企微里被極大的限制,導致企微必須回歸品牌調性、回歸服務、回歸零售。


    02

    引流階段企微毫不遜色


    先說引流,這可謂是私域的第一個環節,沒有引流和高質量的引流,后面的私域運營就無從談起。


    我比較認同一個觀點:“企微不是紅利,企微是吃紅利”,對于自帶穩定流量來源的品牌而言(如包裹流量、線下門店流量),企微是非常非常有紅利的。但是對于沒有穩定流量的品牌,企微幾乎沒有紅利可言。所以,手握著流量而不入場企微的品牌方,就有點暴殄天物了。


    通過企微工具引流,把原來品牌無法反復觸達的用戶拉到自己身邊。再通過精細化運營來拉用戶的復購(復購率、復購頻次)、關聯購買是非常有效,而且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具體如何操作,我們從加粉、粉絲去重、活碼這四個維度分析,大家也可以參照你們公司的需求,看下使用于你們沉淀流量載體的功能適用邊界是什么?


    1、加粉+去重+活碼


    這塊企微和個人號也是有極大的不同的,為此我們也做了一個表格:


    • 企微加粉,請放棄主動添加好友:

    ①企微和個人號都支持加粉到個人號和群,差異不大。企微主動添加外部用戶時,會以一條企微客服消息通知的形式告知用戶,而不是在通訊錄中顯示小紅點,添加通過率極低。

    ②去重功能不錯,企微提供粉絲查詢的接口,可以通過技術開發來實現粉絲去重,尤其是在矩陣號場景避免同一個用戶添加了多個企微賬號;同時支持把重復用戶移除群聊。

    • 活碼功能,可以非常有效提高我們的運營效率:

    ①優勢:活碼功能強大:普通群二維碼7天過期后就無法添加,而企微活碼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②不足1:企微提供的群活碼是群裂變中最常用的裂變功能,目前企微自帶活碼但支持5個群,5個群滿人之后可以用新的群來替換這5個名額,不斷的向前滾動,相比無限群裂變活碼,還是效率低了一些。

    ③不足2:所有群裂變中,最重要的不是活碼,而是群機器人。但是由于企微限制自動回復和群發能力,導致群裂變場景中需要額外的人工介入,運維成本教高。(企微群的自動回復需要群成員@管理員,但是借助第三方工具可以實現群關鍵詞自動回復)

    2、加粉限制(企微防封能力更強)


    但是企微加粉也同樣會存在限制,如果忽略也容易導致無法添加用戶而白白損失了用戶,這部分我們也做了一個對比分析圖:


    企微私域注定與個微私域分道揚鑣:企微跟個人號一樣會限制主動添加、被動添加、拉群的頻率,具體的限制規則跟賬號的權重有關。另外個人號里面很重要的養號,對于企微也是一樣的,大家可以在這3個方面留意下:

    ①企業主體和個人實名都要認證
    ②多使用企微的考勤和審批功能,每天在公司員工群聊天
    ③養號周期:新的企微需要養1周以上。


    3、招呼語+關鍵詞回復(私域運營的基礎設施)


    自動招呼語是與引流銜接最緊密的一個環節,根據引流場景來分別設置對應的場景化招呼語是運營的一大剛需。

    另外,關鍵詞回復是用戶權益交付、用戶打備注/標簽以便分層運營的關鍵手段。因此,能夠自帶關鍵詞回復也是提升運營效率的剛需能力,但目前個人號的關鍵詞回復只能通過第三方工具來實現。


    03

    運營轉化階段

    電商化程度越高優勢越明顯


    到了企微運營的后半段,主要就是用戶運營轉化了;


    說到運營轉化,要看品牌自身的電商程度,電商程度越高的品牌越容易發揮優勢,具體也從首單復購和用戶促活兩方面分享一下:


    ①用戶首單/復購



    有點遺憾的說,想要在企微實現整套成交系統,必須依靠自有的電商系統來完成,且為了后續的精細化運營必須將自有電商系統與企微第三方工具打通;


    但是這里存在兩個難點:一方面打通的成本比較高昂,另一方面企微的諸多限制,導致品牌投入大量技術開發資源打通企微SCRM的意愿并不強。最終,企微實際的精細化運營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不得不通過更加笨重的人工來去彌補數據不互通的割裂。


    ②用戶促活



    用戶復購來自于用戶活躍,促活是企微私域的非常重要的功課。然而,現實是企微目前幾乎沒有任何促活的能力,完全需要第三方工具來支持。如果運營了100個群,那么每次群活動的人工成本就非常高了,高到你分分鐘想放棄。


    群活躍統計的能力企微也非常粗糙,由于企微不會去監控用戶聊天,所以,很難知道群里的每一個用戶的活躍數據;


    在精細化運營轉化方面,我們判斷企微有兩個坎:


    ①訂單系統與企微SCRM的打通,是擺在企微私域精細化運營的第一道坎


    沒有訂單數據、沒有活躍數據,只能靠人工去一個個打標簽。對于幾萬量級的用戶還好,但是對于大幾十萬的用戶,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啊。


    ②私域促活能力,是擺在企微私域精細化運營的第二道坎


    對于零售行業而言,能夠跟用戶互動的方式非常有限,而把微信里已經非常成熟的各種社群玩法搬到企微里會是下一階段促活的核心訴求。


    04

    裂變拉新階段

    企微毫無壓力


    企微現在可以跑通的裂變玩法主要有3種:群裂變+任務寶裂變+紅包裂變


    ①群裂變


    企微可以滿足基本的群裂變需求;只是裂變完的群不能批量管理,必須手動操作。 


    ②任務寶裂變


    企微已經開放了查詢好友列表的接口,但是沒辦法突破企微個人號自動回復的限制,所以,企微很難當做裂變的機器人來用,還是要借助公眾號來實現邀請任務的審核。

    ③紅包裂變


    目前紅包裂變也是可以在企微上跑通的,借助公眾號、小程序的邀請審核能力,通過h5、小程序給用戶發紅包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體量相當大,只是用戶質量就要見仁見智了。


    ④分銷裂變


    通過分銷活動也是一種將用戶沉淀到企業微信的方式之一 ,這家公司是“社區團購”的模式,總部配送鮮奶到個小區門口的便利店(便利店老板是兼職團長)、用戶到店自提。


    包裝了這個“9元喝3瓶鮮奶大禮包”、對C端用戶來說非常超值,付費率非常高,分享給小區的人購買還能賺5元。因為“吃”的關聯銷售率一般是50%以上,所以用戶支付完后,會引導進入企業微信地區的社群,社群每天有優惠券,基本上能養成用戶復購習慣。

    0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我們在運用中的認識,已經把一些企微號和個人號做了一個大致的對比。

    結論1:企微對個微私域玩家并不友好


    結論2:對于沒有私域運營的品牌,企微還是首選

    結論3:不是糾結要不要做企微,而是以什么姿勢最大發揮企微的價值

    同時,還要看各家把企微私域放在什么樣的高度,試錯(看看能不能跑出驚喜)、戰略(給與戰略級的支持來探索)、被迫轉移(不轉沒有活路),不論抱著什么目的,企微私域仍然是品牌繞不過去的課題。

    -end-


    來源 | 原點學習社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餐飲O2O“重振2020”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38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7日 21:59
    下一篇 2020年8月8日 00: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