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店經濟報告:2020上半年上海開了320家首店,餐飲占6成

    “首店經濟”這個詞,從去年就開始頻頻出現在市民面前。


    在描繪城市商業繁榮的語境中,“首店經濟”是一個最近兩年新出現的詞匯。


    01

    首店經濟到底是什么?



    首店:通常指一個地區吸引國內外品牌在該區域首次開設門店,如全球首店、中國首店、區域首店等;或者是已入駐的品牌采取先進經營模式創新發展形成的新店,如概念店、體驗店等。


    首店經濟:區域首次開設門店,由此對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形態即為“首店經濟”。



    如果你還是有點懵,給大家舉個火爆全網的例子。


    還記得去年上海8月底開業被擠爆的Costco嗎?它是美國第一大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上海店為中國首店。



    火爆驚人的“首店”,積攢出驚人的“首店經濟”能量。這背后,蘊藏著中國消費的新潮流、新密碼。


    ↑來源:中商數據


    從全球最大的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開市客到丹麥玩具巨頭樂高,從外資企業到中華老字號,今年以來,多個類別的首店在各地落地,成為挖掘消費潛力、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創新手段。


    “首店經濟”蓬勃發展的背后,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增長快速的三大信號↓↓


    1、只要創新商業模式,就能打開發展新空間。


    中國的消費者并不缺購買力,只要能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商品、更優質的服務、更獨特的體驗,消費者樂意為之買單。


    2、中國市場魅力不減,外資零售看好中國。


    在蓬勃發展的首店經濟中,外資是重要參與力量。


    3、多點開花與市場下沉正為消費增長提供新動能。


    首店并不是一線城市和沿海地區的專利,中國內需市場之大,可以多點開花、梯次跟進,這為消費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上海“首店經濟”持續領跑全國,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


    成都通過發展“首店經濟”,創新零售業新業態;


    長沙“首店經濟”呈現多元化特色……


    各地發展“首店經濟”,因城施策推進消費升級,推動更多新興業態首店試水新的商業形態。


    02

    2020上半年上海320家首店


    上海二季度首店數量達到259家,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加上一季度61家首店,上半年上海共計迎來320家首店(包括30家旗艦店概念店)。


    從品牌屬地來看,上半年海外品牌、中國(大陸及港臺)品牌的首店分別為56家、264家。就品牌級別來說,全球或亞洲首店、全國首店、全市首店分別為7家、41家、272家。首店進駐物業類型中,購物中心、街鋪分別占75%、25%。


    從首店選址來看,黃浦、靜安、徐匯、浦東、長寧、閔行的魅力指數位居前六,包攬了全市86%的首店。熱點商圈中,南京西路、淮海中路、陸家嘴分別吸納40、25、24家首店,徐家匯、南京東路及吳中路各收獲15家首店。



    1、什么業態重啟最迅速

    受疫情影響,兒童教育、健身、餐飲、影院成為上半年關停重災區,迪斯尼英語、來自英國的米其林粵菜餐廳Hakkasan、Stone Brewing Taproom精釀酒吧的停業令人唏噓不已。


    水火相濟,動態平衡。國內疫情穩定后,“新興力量”悄然上線,乘風破浪。日料、咖啡、服裝、小吃簡餐、火鍋、化妝品、粵菜茶餐廳成為上半年首店最多的細分業態。


    平價咖啡、平價日料、鮮花綠植主題餐廳、寵物咖啡與購物中心的結合,在成為新現象的同時,也讓行業看到了新的前進方向。


    2、首店青睞十大市級商圈 


    頭部效應依然明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新天地、陸家嘴、吳中路、徐家匯、南京東路、五角場、中山公園、虹橋天山、環球港等十大商圈捕獲全市上半年七成的首店,吸引了90%的優質時尚首店。



    二季度疫情緩和后,“五五購物節”極大地復燃了品牌商在上海開店的熱情,但這種熱情基本上要到下半年才能開花結果。二季度開幕的首店,大多是疫情前就有計劃的,只是由于疫情而被工程延誤的。


    隨著以往蓄積的首店陸續開幕,二三季度新簽約首店數量將真正決定全年的首店行情。


    目前,蔦屋書店、哈羅德、MUJIcom便利店、KAKAO FRIENDS、法國珠寶DJULA、Blue Bottle小藍瓶咖啡等重磅級首店已簽約或洽商中。南翔印象城MEGA、北外灘來福士、上海廣場、森蘭花園城、徐匯西岸龍華國際AI廣場等籌備項目也將帶來一系列全新首店品牌。


    從目前已知的情報看,下半年將有一大批特色首店攜風而來,如美羅城——日本loft文具及山崎吐司咖啡店,新天地——英國生活方式品牌Tom Dixon,靜安嘉里中心——香港平價米其林添好運,上海來福士廣場——Lulualways旗下年輕副牌Lulusmile,虹橋南豐城——FORMULA A家庭體驗中心與淡尾海鮮,BFC自營的格調書店閱外灘,益豐外灘源——故宮紫禁書院旗艦店與櫞舍鮨青木壽司,思南公館升級后的集食、買、玩、觀四重體驗的Onmyoji陰陽師旗艦店,方所書店上海首店等。


    2020年上半年上海320家首店全名單


    03

    首店經濟各城市如何玩?


    2019年各個城市的“首店品牌”,絕大多數品牌的門店網絡格局都已經進入到離開新一線城市開始進入更廣闊的中國城市市場的階段。


    于是你可以在過去三年“首店”增加最多的城市名單上看到如下的結果:



    它們大多是位于中西部地區的三四線城市,幾乎都在最近三年引入了小米,以及大量聚焦頭部并快速擴張的B類品牌。


    在中國內地337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共有153座城市在過去三年新增了3個以上首店品牌。


    將每個城市的“首店品牌”梳理出來,它們的結構與上圖中首店最多的城市并不完全相同。


    一些新一線城市也還有蘋果、特斯拉或是凱悅、希爾頓等品牌的首店在最近三年才出現;部分四線城市在三年之類迎來了大量B類(聚焦頭部城市、快速擴張型)品牌的首店;而另一些低線城市則更受重視下沉市場且增長緩慢的C類品牌關注。



    再一次運用聚類算法,新一醬將這153個城市分成了3組,并總結了它們各自的特征:


    a類城市中包含了蘇州、南京、長沙和寧波4座新一線城市,以及11座二線城市,這些城市在最近三年里仍有一些聚焦頭部城市的品牌開出“首店”,屬于這些品牌的補充拓展區域。


    b類城市是很多快速擴張型品牌最親睞的區域。這一類別包含了71座城市,它們在過去三年平均有超過3家B類(聚焦頭部城市、快速擴張型)品牌的首店開業。


    c類城市以五線城市為主,它們相比其他兩類城市更多受到下沉品牌的關注,尤其是那些已經趨于成熟穩定的下沉品牌,但還沒有明顯進入那些處于快速擴張期的品牌的視線之中。


    小結:


    不可忽視的是,在任何一座城市,一個具備一定知名度的新品牌的進駐都會帶來有趣的反饋。


    尤其是在中小規模的城市,一家新店開業的消息總是能傳遍全城,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排隊體驗和消費。


    如果身在頭部城市的你很難想象這樣的場景,可以試著回憶下二三十年前你在的城市開第一家肯德基或麥當勞的場面。


    -end-


    來源 | 中商數據、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餐飲O2O“重振2020”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45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18日 22:13
    下一篇 2020年7月19日 00: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