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永浩撬動抖音、滴滴撬動微信:8個戰略杠桿是什么?



    什么是戰略?
     
    有人認為戰略就是選擇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有人認為戰略是站在未來看現在,也有人說戰略就是定位,還有人說戰略就是杠桿……
     
    這些看法都沒有錯,只不過看待的角度不同。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看到的畫面自然是不同的。
     
    對于一個企業的增長,戰略的效用主要是拓展生存空間,而戰術的效用則主要是降低交易成本,讓我們和用戶之間的交易更容易達成。
     
    用戶容易找到我們,流量的轉化就實現了;用戶更容易信任我們,銷售就更容易實現;用戶更愛我們,轉介紹就更容易實現。
     
    李善友教授講過戰略杠桿有四個“一”:
     

    1. 不變的“一”,指的是企業使命愿景、未來10年不變的東西是什么,基石假設是什么,以及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2. 杠桿,就是圖中那條杠桿,講的是10倍速的“一”。
     
    3. 舍九取一,即企業內部的引擎是什么,該怎么去抓住外部紅利,這就是舍九取一的“一”,需要把它壓下去,才能夠產生10倍速的變化。
     
    4. 長線的“一”,指統一指標的“一”。
     
    從整體模型來看,戰略杠桿涵蓋了多個維度,混沌領教張本偉有四句箴言,分別描述了這四個一:

    支點要穩,杠桿要順,發力要狠,指標要準。
     
    今天我們主要說說里面的“杠桿”:十倍速變化的“一”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杠桿,我能翹起整個地球。” 阿基米德的體重很小,但地球的重量有5.965×10 ^24千克,這時就需要杠桿發揮神奇威力。
     
    一本書叫《好戰略壞戰略》,書中有提到這樣一句話:“好戰略就是杠桿作用”。什么是杠桿?所謂的杠桿就是以小博大
     
    今天我將提供8種杠桿助大家快速增長:


    01

    資本

     
    在理財領域,我們經常會聽到“杠桿”這個詞。很多人都會說,理財時要加一個杠桿。通過去借錢或者貸款去投資,放大它的杠桿效應,也即加資本的杠桿。
     
    比如,你用10萬塊錢,做了一次股票投資,假設漲了30%后退出,獲得了3萬元的收益;這時如果你借了90萬元加杠桿,本金變成了100萬,還按30%算,你的收益就是30萬元:
     
    考慮到這90萬有利息成本10%,相當于有9萬元要給了別人,這個時候你的收益是30萬-9萬=21萬。
     
    原來只有10萬元本金時,你能夠賺3萬元,你加了杠桿支付了利息之后大賺了21萬。這就是典型的利用杠桿以小博大。
     
    再比如,很多創業者在創業時沒有錢,但有身體、熱情和idea,所以就去找投資人,用投資人的錢給自己加杠桿。
     
    但也必須要注意,加杠桿也是有風險的。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加杠桿后,本來加100萬可以賺30萬元,但是虧了10%,整個本金就虧光了。
     
    所以,我只是告訴大家杠桿以小博大的作用,不代表好壞,大家自行取舍

    02
    低邊際成本
     
    在線下教育公司里,一位老師可能最多同時教30多個學生,而且還是大班課,小班課可能4到6個學生。但如果是線上教育模式,一個老師就可能同時教1000個學生。
     
    教30多個學生和教1000個學生,都只需要一個老師,所以這里面“老師”方面并不需要增加邊際成本。
     
    什么是邊際成本?
     
    舉個例子,360把殺毒軟件做成免費的,并不代表它開發軟件不花錢,開發殺毒軟件是要花錢的,可能還不少。但這個軟件在增加用戶數量的同時,并不增加新的成本,這就叫低邊際成本。
     
    它通過先通過免費使用的方式,獲得大量的用戶,再用諸如賣瀏覽器的排名、賣廣告、賣游戲等其他方式去盈利。
     
    低邊際成本其實也是以小博大,加杠桿的性質。我們混沌大學也是如此。與北大、中歐、長江這些商學院一位學生學費可能就六七十萬元,一個老師一年只能教四五十位學生相比,混沌是把原來在商學院里需要六七十萬才能學到的課程,以幾百元、1000元的價格就給到所有同學去學習。就像我直播講課,屏幕前的同學就超過1萬人,這就叫低邊際成本,就是一種加杠桿的方式。
     
    降低邊際成本有很多方式,除了從線下到線上這種,還有一種方式是從服務到產品。
     
    比如按摩產品。今天你去做盲人按摩,一個人這一個小時只能為你一人服務;如果想擴大產能、加杠桿,就得招人,招幾百上千人是很困難的。但如果換作按摩椅,你會發現,生產1萬個按摩椅比招1萬個人要簡單得多。
     
    總而言之,低邊際成本就是說,隨著規模的增大,成本不隨著我們用戶數增加而線性增加。
     
    03
    群體信心
     
    你知道嗎?印刷一張1美元的鈔票和印刷一張100美元的鈔票,成本差不多都是3美分。但3美分成本的100美元可以在全世界真實地買到價值100美元的東西。
     
    美元為什么能做到這點?因為群體對它有信心,因為全世界的人民對美元有信心,所以它的杠桿就起來了。
     
    那么問題來了,美元是怎么獲得這種杠桿、獲得這種群體信心的?
     
    其中一個原因在于,美國壟斷了石油的貨幣交易權,所有人購買石油都必須用美元,所以美元很堅挺,全世界的人都信任美元。也正因為如此,美國人才可以用3美分印刷成本的鈔票,買得100美元價值的東西。
     
    就連那些和美國敵對的恐怖分子,他們也在用美元買石油,雖然他們極力反對美帝國主義,但還是用美元去買石油,買其他的戰備品。
     
    當然,美國自己也一直通過各種方式,努力維持著全世界人民對美元的信心。
     
    在1973年之前,世界對美元的信心是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去系維的,那時候美元可以兌換黃金。雖然后來不能兌換了,但是美國又開始壟斷了對石油的交易權,全世界只能用美元交易石油,美元信心由此得到維持。
     
    美國當年要打伊拉克,主要就是因為伊拉克當時想要脫離美元,利用其他的貨幣去交易石油,所以美國瘋狂打擊伊拉克。
     
    美國這些年為什么這樣對中國,其中一個原因是要阻止人民幣的國際化。
     
    2008年經濟危機,當時的總理溫家寶說了一句話:“信心比黃金還重要”。黃金只是貨幣,用來交易而已,但是群體信心非常重要,它是杠桿,只要人民有信心,國家就可以向上。
     

    所以在中國有一個最大的杠桿,就是所有中國人都相信我們會更好的。希臘、意大利經濟衰退,就是缺一個最大的杠桿,他們的人民對自己國家的未來沒有信心。
     
    群體信心與群體注意力有著緊密聯系,群體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地方時,杠桿也會存在。
     
    就像去年大火的盲盒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但真的有價值嗎?似乎并不是,但大量的人都投入其中。
     
    混沌大學的沈攀老師說:“注意力匯集之處,金錢必隨之而來。”這句話本質上在講群體信心和群體注意力。
     
    我們回想一下,周圍有什么是靠群體信心來維持的杠桿?比特幣是不是靠群體信心維持的?近幾年頻頻爆雷但前些年異常火爆的P2P,背后是什么邏輯?
     
    有太多明顯不通的商業模式,但它硬是靠群體信心維持起了這個杠桿,所以說注意力匯集之處,金錢必隨之而來。
     
    04
    土壤
     
    在給企業做增長的咨詢顧問和培訓時,我經常會問大家:“你認為影響增長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不同的同學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說產品,有人說組織,有人說需求,但最合我心的是廣東一位企業家的答案。他認為,最好、最影響增長的要素是這個公司、產品長在一個增長的市場上。
     
    其實,那個增長的市場就是你所在的土壤,就是你的杠桿。
     
    今日頭條最近幾年增長非常迅猛。它之所以能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長在了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市場之上,長在了我們每年都會增加將近1億部新手機用戶這個市場之上。
     
    但今日頭條增長也有Bug,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對它來說已經見頂:中國14億人口,已經有大約12億人口是它的用戶。所以它現在的策略是進入到國際市場,那里有70億人在等著它,這70億人就是它的新紅利。
     
    所以說,做企業要看你所在的土壤是不是在增長,如果它在增長,你只要跟著,就一起增長了。
     
    怎么判斷自己所在的土壤是不是在增長呢?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讓你創業,你會選擇在哪個國家創業?10年前、20年前,有很多人都喜歡選擇出國謀一個好的事業或一個好的發展。那時看到一個海歸,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人很棒,認為在同樣的學歷水平下他應該身價比別人高一點。但現在,越來越少人會這樣認為了。
     
    最近幾年我有一些朋友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亞,我就很奇怪,為什么要去那里?能獲得什么樣的發展機會?我不認為他們獲得的發展機會,會比留在現在的中國要好。需要聲明的是,這種想法中并沒有參雜我天然對祖國母親的熱愛,我是真的認為現在中國的發展是非常好的。
     

    中國每年的GDP都在增長(連續40年),人們可以真實看到、體驗到,中國的發展是最積極的、全球最快的,如果你想創業或發展,你應該在中國,而不是去到其它的國家,你在中國創業發展成功的概率相對會更高。
     

    再以高考報志愿為例,通常我們在填高考志愿時會考慮幾個維度,譬如專業、城市、學校等。哪個維度應該優先考慮呢?
     
    我是東北人,20年前考的大學,雖然當時那所東北的學校可能在排名上要比北京的學校好一點,但我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北京。
     
    因為我認為選擇的第一維度是城市,北京這個城市發展速度快,你跟著它一起發展,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你的努力程度可能和你的同學差不多,但你選擇了一個更好的城市,你成功的概率就會比他們高一些。
     
    當然,如果你選擇的維度是專業,也是可以的,但要看未來哪個專業能快速地發展。
     
    擇業選擇也是一樣。過去10年、20年如果你在房地產、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話,發展大致不錯,現在基本都是中產以上。因為這三個行業在蓬勃發展,也許某人并沒有比別人聰明多少、努力多少、出色多少,但選對了行業就事半功倍。
     
    所以我們經常講,選擇比努力重要,要乘電梯而不是走樓梯。只要選對了土壤,這個土壤就可以變成你的杠桿。
     
    05
    做大家伙的槍
     
    “做大家伙的槍”是什么意思?
     
    羅永浩直播最近特別火。直播帶貨領域,淘寶電商已經有李佳琦和薇雅,快手直播電商有辛巴等大V,但抖音還沒有。所以抖音迫切需要一個直播電商的標桿人物。
     

    羅永浩和抖音合作,羅永浩就變成了抖音的槍,從他4月1日入駐抖音起,抖音給了他大量的資源推廣,他就可以做電商去掙錢還債。
     
    前幾天,南山老師在研習社課堂上講了很多滴滴的例子,提到當年滴滴紅包裂變獲得了大量的用戶。滴滴紅包確實做得很好,但當時快的也想做裂變紅包卻被微信禁止了,為什么滴滴卻可以?
     

    這是因為,當時滴滴拿了騰訊的投資,而快的的主要投資方是阿里。騰訊想通過滴滴的打車軟件推廣自己的微信支付,從而去跟支付寶競爭,滴滴在當時就成了騰訊的槍,騰訊不僅允許滴滴在微信上轉發、裂變,還給它提供了大量的資金。這就是一個杠桿,而這個杠桿,當時的快的沒有。
     
    做大家伙的槍需要注意一點——這個“大家伙”有一個戰略方向,而你要恰好能夠幫助它實現這個戰略方向,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借助這個杠桿。
     
    當然,這個和“抱大腿”完全不是一個意思,“抱大腿”是說誰牛跟誰產生關系;“做大家伙的槍”,是你要判斷那個大家伙的戰略方向在哪,它的戰略方向才是它要使槍的地方。
     
    所以我們說選擇真的比努力重要
     
    06
     新政策
     
    如果你有關注政策的習慣,你會發現政策不許干的事情,你干起來就特別的費勁;反之,就會很順利、很賺錢。
     

    最近政府最鼓勵擺地攤,一鼓勵,一傳播。地攤經濟的股價和銷量都開始快速漲起,最典型的就是五菱汽車。
     
    混沌大學的沈攀老師,有一句金句不但很接地氣還特別直指本質——他說有兩種生意可以賺大錢:一是寫在了刑法里,一是寫在了學習強國里。
     
    第一種是我們經常講的段子,第二種可能有人會感到疑惑。我來告訴你為什么,因為《學習強國》里會有大量的政策告訴你,國家鼓勵你干什么,不鼓勵你干什么。跟著政策走不會錯。
     
    07
    突然出現的稀缺
     
    疫情期間什么最缺?口罩、醫療設備。
     
    可能有人知道迪威泰,這家公司原來是做安檢門的。原本它產品的功能很普遍,買的人可能并沒有那么多。但由于疫情,測溫變成了突然出現的需求,所以這家公司快速地在他們的安檢門上加了一個測溫器,變成了新產品測溫門,一下子火出圈,成了搶手貨。


    再舉一個例子,在疫情之前,ZOOM和釘釘差不多都是1000萬日活。但疫情出現后,日活暴漲到2億、3億。疫情原因,大家突然很難在線下見面,只能把客戶溝通、開會辦公等大量工作需求放到線上,這些辦公軟件正好抓住了這一點。
     
    所以我說,突然出現的稀缺有可能會變成我們的紅利。產品需求出現在突然稀缺之后,你迅速判斷了、借助了,就能收獲一定紅利。
     
    08
     平臺化
     
    我們對杠桿的定義是以小博大,付出小的力氣獲得很大的收益。
     
    業內常說,Airbnb不擁有一間客房,卻是全球最大的酒店;滴滴不擁有一輛出租車,卻是全國最大的出租車公司;淘寶自己并不賣貨,卻是全國最大的零售公司。
     
    為什么?
     
    這是因為它們建立的是一個平臺。平臺有雙邊平臺、多邊平臺,不同的平臺方會持續地形成一個增長飛輪。而作為平臺方,你可以左右、撬動巨大的資源。
     
    可以說,平臺化是另外一種杠桿,這些公司抓住的杠桿都是平臺化。但是,平臺化不是一般公司能做到的,這里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時刻注意。
     
    很多人都會提精細化運營,但精細化運營是“不得不”,是在沒有杠桿紅利時才去做的;真正的杠桿紅利明顯時,根本來不及做精細化運營。
     
    所以,什么時候杠桿紅利明顯,該做什么樣的判斷,什么時候該做精細化經營,你要做好判斷。

    最后一個提醒,不要看到一個杠桿就all in進去,先評估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抓到這個杠桿。而且,當你有了這些杠桿后,需要評估這些杠桿是否適合你,尤其要通過戰略杠桿的大模型進行整體評估。


    -end-


    來源 | 混沌大學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餐飲O2O“重振2020”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52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30日 22:00
    下一篇 2020年7月1日 00: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