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里不僅是各種文化包容兼并的魔都,也是匯聚世界各地美食的美食之都。
如果要在上海開一家飯店,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地方有立足之地一直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
就算不看數據,大家腦子里也能大致有個印象,你家小區附近究竟有幾家店是堅持開了三年以上?鳳毛麟角吧?大家更多看到的一個個商鋪走馬燈似的換主人罷了。
有趣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想做餐飲,總覺得餐飲是最有興趣,而且似乎容易上手的行業。
事實上餐飲行業執行難度非常大,在古代就被叫做“勤行”,在現代,麻煩事更多了,不是你勤快就能掙錢。
前期要懂裝修、懂廣告、懂后廚,每一樣的水都很深(任何一樣用幾萬字都說不完)。等店開起來了,麻煩事更多,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就夠你喝一壺的了……
如果認準了要走這條路,那么我們就先來看看下面這些數據吧!
根據2014年12月大眾點評網上海市24種菜系的價格、口味、環境、服務四項指標,我們定義了“性價比”、“口味”、“客單價”三個維度的菜系間比較。
1.性價比
對于大部分正常魔都居民來說,性價比是一個綜合性的、比較有說服力的指標,性價比高的餐廳比較容易贏得回頭客。
數據顯示,性價比指數排名在前50%的有小吃快餐、面包甜點、清真菜、咖啡廳、西北菜、臺灣菜、韓國料理、新疆菜、燒烤、川菜和素菜。
這些都屬于依靠正常人類存活幾率較高的菜系。
2.口味
當然,僅僅有性價比指標是遠遠不夠的,土豪們是不在乎性價比的。
彰顯身份的吃貨只重視口味!無視客單價!無視環境!無視衛生程度!口味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菜系對土豪吃貨們的吸引力。
所以,要想依賴這批人群生存下去,還得做認可度比較高的菜系。
面包甜點、火鍋、日料、西餐、素菜、東南亞菜、韓料、粵菜、小吃快餐、本幫菜、咖啡廳和川菜都是口味排名靠前的菜系。
口味得分最低的是——自助餐。(這個想想也知道了)
3.客單價
雖然魔都吃貨扎堆,土豪成群,但我們廣大屌絲群體才是占據了整個城市的沉默的大多數。
價格是我們吃東西的一道金線。這條金線在哪說不出來,但只有我等屌絲們才能看得見。
由于這部分廣大群體的存在,我們會發現價格與性價比、價格與口味之間呈現出的明顯關系:價格較高的菜系,口味得分通常也較高,但性價比卻較低。
綜合三個要素,客單價需要尋找到一個更加安全的中間價位。
何謂中間價位?簡言之就是半數菜系的價格生存區間。
這個區間大概在44元-98元,對應的菜系為東南亞菜、火鍋、素菜、云南菜、韓國料理、川菜、貴州菜、自助餐、湘菜、臺灣菜、燒烤、新疆菜和咖啡廳。
現在,我們已經從三個維度分別選出了最具有優勢的菜系,那么,在三個維度都具有優勢的無疑就是最容易受到認可和光顧的菜系了。
對三個維度取交集,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魔都生存力最強的菜系分別是川菜、素菜、咖啡廳和韓國料理。
現在我們知道了最容易活下來的菜系,那么第二個問題來了:開在哪呢?
市中心黃金地段?核心商圈里?地鐵站旁邊?大型住宅區附近?
這個問題略微超出了神研究平臺大眾點評網的能力,那么讓我們稍微進階,借助大數據平臺來回答一下:以存活力最強的川菜餐館為例
首先我們來設定一個“可能活下來的川菜館子”的選址條件:
1,很多人都住在這里(常住人口多);
2,很多人都在這里工作(就業人口多);
3,交通很方便(交通可達性);
4,盡量保證這個地區至少有一部分人是愛吃川菜的(多樣性高);
5,周邊現有的川菜館子還不太多(競爭性弱);
我們用將上海市劃分為7120個1km*1km的柵格,疊加進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第二次經濟普查數據、軌道交通站點流量數據、搜房網數據等等。
在此基礎上自定義了4個指標,分別是軌道交通可達性指標、人口指標、多樣性指標和人均擁有川菜館數量指標。
其中,多樣性指標包括了企業多樣性、人口多樣性、房價多樣性等。
通過指標的評價打分,我們選出各個指標排名在前150的柵格,再進行交集分析,由此選出5個最適合開川菜館的柵格(待選地塊)。
分別位于:
楊浦江浦路、楊浦平涼路、虹口提籃橋、普陀真如和浦東洋涇。
一搜了解周邊餐飲競爭、人口、消費信息,辰智提供給具有開店需求的個人用戶或小型餐飲連鎖企業使用的最新產品商圈秀——餐飲體驗版。
長按圖中二維碼,開始試用↓↓↓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數據的實際運用案例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