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打敗你的是房東不是同行 據了解,這家店是鹿角巷進軍深圳的首家門店,位置很黃金,加上鹿角巷的名氣,生意特別火爆。不過,但再大的人流和再高的利潤,也抵擋不了令人咂舌的房租上漲速度。 據知情人士了解,這家店房租已經漲至25萬元/月,假如一杯奶茶按照25元來算,這家店每月要賣出10000杯奶茶,也不過只能付得起房租,還別提水電、人工、食材成本等其他開銷。 再火的網紅店,也“杠”不過房東一句“漲房租”……這件事爆出后,很多餐飲人感慨——打敗你的不是同行,而是房東! 不過房東,懟不過城管,80%都給房東打工 做餐飲要面對什么?以前說“三高一低”、“四高一低”,現在看來,處處都是“高”。面對租房問題,餐飲人需要躲過的“坑”非常多,且不論是一手房東,還是二房東,都有很多防不勝防的危機,隨時會讓經營者陷入崩潰。 1 一手房東 會觀察你生意好壞,一旦發現你的門店在賺錢,就有可能琢磨著是否要自己干,或者找理由漲房租;合同也是越來越短,時時刻刻制造危機感。 2 二手房東 有可能因為合同漏洞,而導致經營者吃虧;可能因為歷史遺留問題,讓新的“接盤俠”面對很多意料之外的問題;而地段好的鋪面,光是轉讓費就是一大筆…… 有同行感慨,干餐飲,80%都是在給房東打工。還有20%,是在給員工打工。 人效可以升,食材可以換,唯有房租無可何 現如今,做一家餐廳,裝修設計可以外包,如果是加盟品牌,可以依靠加盟本部;食材可以直接用配送到店的成品料包;設備可以花錢定制;后廚操作高度標準化,甚至不需要大廚,只要小廚工即可。 看起來,人效實現了提高,食材也可以通過完善的供應鏈或集中采購來降低成本、減少食品安全問題。而繞不過去的隱痛,則是經營者連談判權都沒有的房租問題。 一位創業者坦言,好的房租就像北京海淀學區房,資源有限,就那么多,要么拼關系,要么多給錢。要不然——憑啥你拿下? 這個道理,用在shopping mall和街鋪,都是一樣的。如果說街鋪拼的是投資實力,尚可用錢砸開,商超則更加現實,一個人人皆知的“潛規則”搞垮了很多散戶:你沒規模沒品牌沒口碑,支付高昂的房租和物業成本拿下商場一個邊角位置,最終是給強勢品牌做了奉獻——物業給予強勢品牌最大的讓步,用于引流,甚至免費邀請進駐。而你,只是合同期到就被淘汰的炮灰。 難嗎?挺難的!在房租現實面前,很多經營者就是這樣被拖累的。 真理是:唯有品牌足夠強勢,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話語權、分一杯好資源的羹。很多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競爭,一定是品牌的競爭。因為隨著后端供應鏈的趨同和穩定,能夠讓消費者有更深認知的,還是品牌,“大品牌越來越大,小品牌越來越難”。 “共享”出效率這真的是個好出路嗎? 餐飲行業涉及的鏈條很多,“共享”概念用于不少層面。比如廣州聯合造食,共享品牌辦公,統一租賃空間,提供辦公、會議、培訓、研發等支持,讓許多新晉品牌報團取暖,資源相互借勢;再如羲和集團的“商業餐飲”概念,通過品牌抱團、聯合的形式,在商場談判中占據主導地位,拿下更多優勢鋪面。 熊貓星廚的“共享廚房”也是同理:其整合了一眾外賣品牌,除了共享空間以外,還為餐飲提供代運營、品牌推廣等在內的一系列孵化服務。這種服務最直觀解決的是餐飲企業選址困難、線上平臺運營規則不熟悉、品牌推廣不專業等問題,同時還可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記者專訪了熊貓星廚創始人李海鵬先生,他說:“以前開一家店需要50-100萬,可在我們這兒10萬左右就能開一家店,降低了房租、運營成本,并且聚合其他商家提升議價空間。” 在他看來,共享廚房的最終模式,是商戶只需帶著想法入駐,熊貓星廚解決所有前后端業務,讓餐飲經營真的變得簡單。 餐飲未來的走勢是怎樣,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商業形態的進化道路上,對安全和高效的追求、對成本和利潤的平衡,是永恒的話題。在這其中,如何和好鋪面“博弈”,是餐飲創業者需要提前做好鋪墊的一件大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商機去哪兒(ID:shangjiqne) 作者:商機去哪兒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