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褚老離世時,我正和店長坐在逼仄的樓梯間里,燈光昏暗,面前是兩個垃圾桶,他攥著上個月新店的報表,臉上有隱隱的笑,畢竟二月份生意不錯。
見我從衣服里掏煙,他趕忙掏出自己的讓我,那是19塊的黃鶴樓,我沒接,而把自己的紅塔山讓他一根,這煙7塊,我已經抽了4年。
我09年畢業,那幾年國產汽車行業開始崛起,我跟著一個師兄做汽車總線系統的第三方測試,到2014年的時候已經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也是那年,我看到了褚時健的傳記。
01
因為經常出差成都,一來二去我就喜歡上了冒菜,也便萌生在長春開冒菜店的想法。
彼時公司業務穩定,人員充裕,我就和師兄商量開飯店的事,沒想到他也早有想法,幾番商量之下,決定干脆我辭職出來做,實在不行可以再回去。
火速離職,一邊四處打聽門面,一邊找師傅。十月份的成都不冷不熱,我托當地客戶聯系上一個十年經驗的師傅,一見面也才二十大幾,嘗過手藝,幾個年輕人坐在街邊從天黑喝到天亮,就把合作定了。
之后的事也十分順利,在大學城旁邊找了70平的小門面,因為之前也是小吃店,裝修基本沒動,招服務員,置辦設備、餐具,也就半個月,冒菜店開業了。
為了突出特色,我們在每碗冒菜里都加入一個秘制墨魚仔,起名“小章魚成都冒菜”,形式新穎,價格也便宜,重要的是味道有保證,冒菜店很快就火爆起來。如果我沒記錯,當時只用了53天就收回成本。
轉過頭年初,因為學校放寒假,師傅離家也遠,我就索性直接關了門,但即便如此,還是不斷有人打電話想加盟。我得意地跟師兄感嘆,“真是百行干遍,不如賣飯啊!”
02
那年春晚,岳云鵬在臺上唱紅了《五環之歌》,跟著一塊火的還有一環環的房價。開年后,因為之前只簽了半年租期,房東說到期后房租漲20%,我和師哥合計,學校這有寒暑假,房租等于白交幾個月,不如直接搬到市里。
紛至沓來的加盟商,快速收回成本的自信,以及意氣風發的少年稚氣,都讓我們有些膨脹,這也為之后的崩盤埋下了伏筆。
之后,我們在國貿附近找到一家要轉讓的韓國烤肉店,上下兩層,200多平。照樣不動裝修,只是購置了一些桌椅板凳,多招了幾個員工,掛上新的招牌,店就開業了。
前后籌備了一個月,同樣的道具、差不多的班底,但事情并沒有按照我們想象的劇本發展。
營業一個月后,店內依然只有一樓坐人,二樓基本不上客,很多客人都是進來看看就走了,這讓我們十分困惑。
事后復盤才感覺到,國貿附近的人群和大學城不同,國貿的客人對價格不敏感,更關注體驗,我們盲目自信,忽略了周邊存在的幾家麻辣燙店,相對我們這種傳統菜單點餐的冒菜,他們明廚亮灶,有自主選菜流程,而且運營管理更加專業,對成本控制更加成熟。
說白了,我們雖然店大,但像夫妻店,根本打不過正規軍。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由于之前沒有合伙人意識,給師傅的一直是工資+提成,雖然拿到手也不少,但無法形成利益綁定,終于在慘淡經營三個月后被人挖走,這對當時的品牌來說是致命傷!
他掌握著料包的核心配方,即使我們如何苦勸、出高價他也不愿出售,導致之后緊急招來的師傅做不出同級別的味道,更直接導致加盟商投訴,要求退款,甚至要把我們告上法庭。
直到那時我才明白褚老在書里要表達的感情,也才認同他對年輕人的評價,“現在年輕人的知識面、信息量比我們那時強多了,但年輕人的特點還是一樣:把事情想得很簡單,期望值很高,想一夜暴富。”
03
做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賠了加盟商錢,散了店,我精疲力盡,一切又回到原點,中間有一個月時間我每天借酒澆愁,而在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的時候,我又看到了褚老的傳記,腦子里冒出去云南找他的想法,當然,我并不奢望他老人家能接待我還面授機宜,只希望能到他的園子看看,看看這個80多歲的老人每天是如何工作,而他的橙子是如何回應的。
幾番輾轉我到了云南,在楚雄打車的時候遇到一位司機,司機聽說我要去找褚老也沒客氣,他說,“我們褚老爺子鐵打的,不有的服過輸,說句難聽話,你沒資格去見他哩。”
我當時被噎的無話可說,下了車在楚雄一住半個月,再沒有上山的想法。期間,除了出門吃飯散心,就是在賓館里看傳記。
“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年輕人現在不過二三十歲,人生歷程還很長,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做大事業。”
“困難多,搞好一點,信心就大一點,只有這樣走,一步一步來。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賺一分錢,上萬噸就能賺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無論做什么都要有敬畏心。”
我望著楚雄西邊一片不高的丘陵,金沙江從下面蜿蜒而過,兩岸是被江水刷的如刀切般光滑的岸,這些話每一句我都在心里咀嚼過無數遍。
04
從云南回來后,我又做起了冒菜店,橫舟己渡,要在挫折的大江大河中淘沙礪金。
不過這次已經吸取經驗——產品是根,一切從產品出發,每一步都力求做到從源頭把控,打造標準化流程,使品牌具備異地擴張和渠道管控能力。同時,引進股權管理機制,打造專業團隊。
經過半年努力,第一家店順利落地,又過半年,第二家店落地,雖然相比其它品牌還差得遠,但一步有一步的腳印,這就夠了。
雖然我只是行業中滄海一粟,但也有一葉知秋的天性,中國的餐飲業正處于從夫妻店向職業店轉型階段,有人快,有人慢,有人得意,有人落魄,轉型期的迷茫和陣痛在所難免,這就需要我們能盡量以褚老這樣企業家的角度不斷審視自己、審視過往,山高人為峰,守的住希望,就能結出碩果。
– END –
來源 | 火鍋餐見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