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此時,已經布下24家巴奴、21家海底撈的鄭州,火鍋之戰已白熱化。似乎,巴奴新概念店的亮相,為陷入膠著狀態的戰爭扳回一城。然而,巴奴創始人杜中兵在新聞發布會上卻說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話:“這家店的成本是收不回來的,一定是賠錢的,設計費就花了750萬,光這就收不回來!” “那么為什么賠錢也要開呢?是因為挑戰,每一位餐飲人都應該懷揣夢想,觸摸未來,挑戰新的可能性,也為餐飲行業帶來良性的觸動。同時這家店也不斷接近我心目中巴奴毛肚火鍋應有的樣子。” 海底撈瘋狂開店,巴奴還好嗎 2018年9月26日,火鍋巨頭海底撈的上市,一舉清掃了籠罩在中餐企業頭頂的資本化陰霾,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信心,但同時也給火鍋賽道上的選手帶來了空前強勁的競爭壓力。 敢于挑戰海底撈,并開創了毛肚火鍋新品類的巴奴首當其沖。2009年,巴奴進入鄭州,在與海底撈相隔一個街區的地方安營扎寨,瞄著火鍋業的超級大哥,認真學習。 3年的學習讓巴奴在鄭州站穩腳跟,但也只是一家生意不錯的火鍋店。2012年,海底撈客單價70多元,巴奴不到50元;海底撈旺季一天翻臺6次,巴奴撐死3次。 “我們有信念,凡事努力,產品、味道不在海底撈之下,天天給員工做培訓,但是還是不如海底撈”杜中兵一度有些心灰。但痛定思痛后,他發現問題不是出在態度和能力,而是出在戰略和方法上。他開始找人聊,找專家幫忙,做市場調研。 通過調研杜中兵意識到,雖然巴奴一開始就發力于產品,有意識地區別于其他火鍋企業的服務體驗,但卻從來沒有把自己提出的“本色本味”說清楚,顧客當然就更感受不到了。2012年底,巴奴重新梳理了定位戰略,聚焦到代表巴奴的毛肚產品上。并自我宣告:告別大哥,另尋出路。 之后巴奴以毛肚和特色菌湯開啟了擴張化的道路,到了2017年,海底撈在鄭州市場加速開店和巴奴形成正面交鋒。2016年年底,海底撈、巴奴的門店對比數是9:16,到2018年年底,這一數字已攀升至21:24。 巴奴在區域市場原本壓倒性的門店數量優勢,正在被海底撈追平。不僅門店數在接近,店面位置也在接近,好多個海底撈門店的鄰居就是巴奴,一個黑紅一個絳黃,如影隨形。 從海底撈的門店布局數量,已經能感受到海底撈新一輪對店鋪資源紅利的強勢收割。特別是2017年,為給上市做準備,海底撈加快了開店的步伐,僅在鄭州一年的開店數量就相當于過去11年的總和。 面對這種競爭局勢,巴奴現在還好嗎?杜中兵回答道:“如果競爭對手在你身邊多開幾家店你就活不下去,那你就不應該活,你沒有活的理由。老大很厲害我們得認,作為后來者一定要有成熟的心態,回歸你的位置。” 越是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越要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是什么,越要思考自己讓顧客選擇的理由是什么。從根源上講,你競爭的不是海底撈,而是顧客的選擇。所以巴奴的迭代速度必須要快,必須要心無旁騖,必須要永遠為品牌做壓倒性的投入。這樣,才能無限接近你心目中品牌應有的樣子,所以才有巴奴概念店的誕生。 放棄最大流量,選擇精致客戶 無論你理與不理,競爭就在那里。巴奴雖然選擇了一個細分品類,走上了和海底撈不一樣的道路,但顧客群還是有很大的重疊。在店面容量勢均力敵的區域市場,每天貼近地面的顧客爭奪戰,必不可免。 杜中兵坦承,自己做了一個艱難又“孤獨”的選擇:拉高客單價,調整顧客群。價格是客群的主要分界線,直接決定了客群的消費水平。選用什么樣的產品,就有什么樣的成本,成本決定價格,有什么樣的價格就有什么樣的顧客群體。 而尋找精準客群,價格調整就成了一個必不可少的戰略。在北京,巴奴把客單價拉升了30多塊錢,在鄭州,也在努力拉升十幾塊錢。每個客單價區間都對應一個群體,越往上走,客群基數越小。 “我們剛進北京,顧客一上來接受的就是這個價格,所以一直保持排隊的狀態。在鄭州就比較難一些,一是競爭沒有完全拉開,二是我在鄭州開的店太多了。我要加店,還要拉檔次,調顧客,所以流量就會降低,降低流量還得守住應有的力量。你說,這多么難?” 這樣的策略在門店端的表現是,同樣700平米的店,海底撈做70個左右的座位,巴奴只做40個。新開業的巴奴概念店,2200平米的空間,只擺61張臺240個座位。而同在鄭州經三路、面積同樣2200平的海底撈門店,則有122張臺,是巴奴概念店臺位數的兩倍。 通過檔次錯層,巴奴放棄了最大流量的客戶,選擇了精致客戶。這樣做的結果之一是為此放棄了一部分顧客,巴奴2018年在鄭州的上座數下降10%。結果之二是顧客評價“巴奴讓吃火鍋變成一件很高級、很有儀式感的事”,巴奴2018年在鄭州的營業額上漲了2%。 總結為什么是這樣的成果,杜中兵說,第一,你不能瞎玩,要懂戰略;第二,你還得敢玩。 “巴奴發展到現在,有地有房,你還怕啥?怕死掉個店?何況每個店都賺錢,還不敢和人家玩玩么?啥都跟別人一樣,你就沒得活。也許你這樣走不通,但你走他那兒,更得死。” 做餐飲不能挖了產品主義的根 近幾年,各種網紅店、互聯網思維席卷餐飲業,杜中兵認為,對于這些潮流和趨勢,他不是不關注不做,而是要提醒團隊千萬不要讓這些東西影響了品牌的根——產品主義。 “大家都在盼望成為風口上的豬,貪念太重,眼光太高,一切都構思過度,唯獨缺少對一種簡單而普適的商業邏輯的尊重。” 杜中兵堅信,賣毛肚的,就必須在毛肚上賺錢,不掏錢的東西別人會覺得它牛嗎?杜中兵堅定了一個理念:產品就是戰略,戰略就是產品! 互聯網餐飲憑借營銷、玩法創新等一系列先發優勢創造了一夜暴富神話,卻沒有看到一個餐飲品牌的成功還有很多必備要素:產品研發、出品品控、食材供應鏈、成本結構優化、選址以及團隊等,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較大的短板。否則,你可能成于“造勢”成功,卻可能死于“造飯”失敗。 在杜中兵看來,產品主義絕不是做好產品這么簡單,而是要用品牌思維、戰略思維、極致思維、信念思維來重新認識和解構產品。 把品牌聚焦到一個具象的產品之上,通過這個產品積蓄品牌勢能,讓顧客通過產品這個入口,了解整個品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這才是“產品主義”的真諦。 “餐飲企業出問題,都是由于創新能力太強”杜中兵認為,守住產品的根,才能不丟魂。品牌要始終用產品說話,用產品做代言,永遠以產品為介質和顧客發生關系。 巴奴在區域市場走出海底撈的陰影,也正是因為沒有繼續在“服務”身后亦步亦趨,而是右移一步,找到了產品的通路。以前外地人到鄭州,想吃點特色,就是燴面、胡辣湯,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吃一頓毛肚火鍋。 一盤250克的毛肚售價62元,一年下來就賣了1個多億,超過河南最著名豫菜企業全年的總銷售額。 2019年巴奴的戰略計劃 2018年下半年,“寒冬”成為一個被密集提起的高頻詞匯,不少餐飲人也感覺到,大的經濟形勢不好,對行業形成了沖擊。杜中兵卻給出了另一個視角的判斷。在他看來,餐飲行業不是政策性行業,而是一個最基本的消費型行業。 商務消費、政務消費,在經濟下行、環境不好的時候會受到影響。而靠老百姓消費力支撐的行業不會受到什么影響。餐飲長久經營的本質,是你能不能給顧客提供一個強大的消費理由。 2019年餐飲不斷加劇的競爭,體現在行業進程中,勢必將有一些老化的東西被邊緣化。這是自然的新陳代謝,并非行業寒冬。 巴奴的企業文化是品牌為大,創業者為本,這兩個理念給我們以清晰的指導。我們會從品牌的角度,而不是從經營的成本和費用去思考問題。 在體系的打造上,在上下游供應鏈的構建上,以及在品牌的探索上,巴奴一直在不斷做錘煉。我們希望在機會點出現時,能夠釋放出應有的能量。從百年的長遠角度來看,某一年的得與失都不是大問題。 做餐飲的創業者,必須用富人思維,而不是窮人思維去做。餐飲不應該只是成本費用導向,而是要帶給人體驗,帶給人精神和情感的觸動,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所有的成本和費用,顧客是愿意買單的。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新零售007(ID:xinls007)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