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餐飲毛利高、生意好、來錢快。似乎不需要什么專業性,只要你有錢盤個店鋪裝修下,再請個廚師和幾個服務員就可以開張了。
但是近幾年來,你有沒有發現,附近的飯館換了一家又一家,你很喜歡的餐館,不知道在哪一天也突然倒閉了。
在上海很有名氣的千秋膳房成立于1999年,在上海開了13家門店,擁有員工近200人,生意一直不錯,最近3年的年營業額幾乎都在上億元。
千秋膳房主打“臺灣美食,精致面點”,門店環境也很有臺灣特色,人均消費60-70元,目前唯一正常營業的常熟路店,在大眾點評上的口味評分是8.2,環境評分是8.0,累計評論有3647條。
01
千秋膳房,每年的營收有上億,這可能一度是高管們自信的資本。但,有一件事兒的發生,大大挫傷了他們的底氣。
一次,因為融資貸款支票逾期的問題,法院封了千秋膳房的賬戶,而金額僅僅是13萬5。
按公司每年營業額上億的情況,區區十幾萬的欠款,不可能拿不出來,這讓高管心理直犯嘀咕。
原來,千秋膳房的資金鏈早就斷了。
這從公司正常經營時,和老板跑路后的,各方信息才得知的。
1、老板一家人挪用公款,掛賬達1000多萬
據員工介紹,老板娘以前總在店里幫忙,閉店后,會把當天的營業現金拿走,或讓店長將門店的現金直接存進她的賬戶,老板也曾以付房租的名義向財務要錢,而房租卻根本沒有付清。
直到后來,員工們才感覺到,這是老板一家在挪用公司的公款,計算了一下,光是掛賬的錢就高達1000多萬元。
該餐廳高管還稱,公司開始出現狀況在2016年,這時,就開始向銀行貸款,光2017年就借了700萬元左右。
2、民間借貸找上門,2次索要800萬
有傳聞說,老板通過民間借貸借了不少錢。
而千秋膳房的高管也驗證了這一說法:
“7月、8月的時候,有一伙人來古北的店里鬧過事,就說老板欠他們的錢,大概有600多萬元;后來又有人跟我們說,老板欠他們200多萬元。”
3、2家供應商爆料,共欠款100萬
在老板跑路后,拖欠供貨商錢的事兒也被曝出來了。
一名向千秋膳房提供大米的供應商說,到了2017年,他們給錢就變得很困難了,總是一萬一萬地給,到了后來直接就給不出錢了,總共還欠40多萬元沒還。
另外一位提供冷凍加工食品的供應商說,千秋膳房從2017年10月、11月開始,就開始欠款,截至目前仍有60多萬元的債務還未還清。
02 “拯救計劃”失敗,老板跑路
之前因為13萬5還不出來,公司賬戶被封的事兒,公司高管們估計都感受到公司的困境了。但,畢竟他們還不知道真相,不知道公司已經奄奄一息了。
這時,老板還是想最后一博,但發現還是無法逆轉局勢,于是,決定跑路。
1、成立“拯救小組”,做最后的努力
10月,眼看公司已經要陷入絕境,公司7個高管,包括副總、采購、運營經理,成立了一個“拯救公司小組”。
公司老板林杰民,授權7名小組成員,組織公司重大事項的商討和定案,全面領導和處理公司一切工作事宜,監管公司財務狀況并且簽署了授權書。
與此同時,老板也表現出積極挽救公司的樣子,而且和一個平臺談好了合作,稱平臺會先預付一部分錢給公司,大約是70萬元,12月初就可以到賬了。
2、2次公開透露,公司干不下去了
然而,12月初,高管們不僅沒有等到承諾的70萬,還等到了一個噩耗,老板公開表示要放棄公司了。
老板林杰民在周一例會上,正式向各個高管透露。
不過,誰也沒有把老板的話當回事兒,因為,從公司賬目上看,公司今年是盈利的,也覺得這么大一個公司不可能說垮就垮。
12月4日,老板也如往常一般來公司上班,又再重復了周一例會上的一席話。
3、“公司經營不下去了,要告我就告吧”
到了12月5日,老板就不出現了,電話也不接了。
這時,高管們才確認,這家有著200個員工,活了19年的大公司,真的說垮就垮了。
高管們這也才真正相信,老板林杰民在周一例會上說的話:“公司我實在是經營不下去了,在這里跟大家道歉了,你們要告我就去告我吧!”
供應商:老板消失前一天還在訂貨
除了200多名被欠薪的員工之外,還有幾十名供貨商面對千秋膳房老板的突然“消失”同樣不知所措。
一名向千秋膳房提供大米的供應商高小姐向記者反映,他們是2013年開始和千秋膳房合作的。
以前和他們簽的合約貨款是月結的,到了2017年,他們給錢就變得很困難了,總是一萬一萬的給錢,到了后來就給不出錢了。
高小姐說道,“他們總共還欠我們40多萬沒還。”
然而,快三個多月沒找高小姐訂貨的千秋膳房居然在12月4日那天“反常”地向她訂購了40多袋大米,貨款近6000多元。
“當時覺得挺奇怪的,以為他們‘活過來’了呢。加上他們又是付現金,我們就把貨送過去了。誰也沒想到,第二天他們財務就告訴我們,老板跑路了,公司倒閉了,我們都不敢相信。”聽到這個消息的高小姐很是無奈。
03
當今餐飲的時代大有不同,餐飲行業入門門檻很低,非餐飲人也涌入進來分一杯羹。
但沒有系統的經營思維、管理思維,沒有套路的打法和創新,勢必在競爭中面臨失敗!
餐飲行業入門雖然門檻降低,但盈利門檻依然非常高!門店是餐飲經營最重要的一環,是盈利的來源,是公司存在的根本意義。
在行業生存艱難的嚴苛環境下,餐飲正在回歸靠系統的經營和管理才能活下來的時代!
04
海底撈張勇曾經說過:“我自己哪個腳趾頭痛,只有我自己知道。”
很多餐企,表面上看起來很風光,實際上,餐企創始人可能正在經歷生死難關!
像千秋膳房這樣的,風風雨雨走過了19年的餐飲品牌,還在門店尚能盈利的時候,都倒閉了!真是讓餐飲同仁遺憾感嘆啊!
– END –
來源 | 網絡收集整理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