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怎么樣,發次年終獎就能知道。年底最火的話題,應該就是年終獎。
近日的《吐槽大會》上,李誕以老板的形象,再現了每年年末給員工“畫大餅”的情景。
去年一張“畫出來的大餅”,今年又是一張“煎餅”。
漂亮話說來說去,就是為了逃避發錢。
網友們紛紛評論,感同身受,扎心了。
“都2019年了,2018沒發的年終獎,還會遠嗎?”
前段時間,網上曝出美國一家公司“年終獎人均130萬美元”的消息,消息剛一出,就在朋友圈炸開了鍋。
這家名叫Juul的電子煙公司,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電子煙,坐擁七成市場份額,毛利高達75%。
它的老板說,每個員工都是公司的利益相關者,于是出手就是20億美元,發給1500名員工。
年終獎的發放態度,是檢驗老板的最好標準。發不發,發多少,怎么發,最能見公司的格局。
1
公司怎么樣,發次年終獎就能知道
這兩天,“玩命才能拿年終獎”事件引發熱議。
重慶一家公司忽發奇想,要求員工去某景區玩驚險項目:
所有項目全部玩過,才能獲得全額19000元的年終獎,如果只體驗了一個項目,只能拿到500元。
重慶某公司的“玩命年終獎”
這個全額一點也不好拿!
除了21米懸崖秋千,還有360度大擺錘、彈射飛人等,都建在懸崖邊,帶來極大恐懼感。
老板說:
“設計這個特別年終獎的初衷,是公司基本為年輕人,希望大家都更有挑戰精神,更有狼性。”
對此,該公司員工卻表示,這可能就是老板不想發年終獎的理由。
兜里有錢,才好過年。一家公司怎么樣,發次年終獎就能知道。
2
談錢,才是對員工最大的尊重
情懷這東西,就跟李誕畫的餅一樣。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實際上填不飽肚子。
員工干活,連馬斯洛最底層的需求都達不到,還談什么奉獻?
人力資源專家管宏說過一句話:
“如果老板一直只跟你談理想,不跟你談錢,那你可以把他炒了,因為他跨越了你的生存需求。
面包還沒有呢,談詩和遠方有何意義?”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成功上市,市值沖破千億港元,成為全球第五大餐飲企業。
海底撈成功靠什么?
毋庸置疑,靠服務。
為何能把服務做到如此極致?
秘訣是創始人張勇的那句話:“談錢,才是對員工最好的尊重。”
黃鐵鷹老師曾寫過《海底撈你學不會》,里面講一個餐飲大佬找他,讓幫忙挖海底撈北京大區經理袁華強。
他搖頭:“我不挖海底撈的人。挖不動。”
為什么挖不動呢?因為張勇給的錢太多了。
小區經理走,給20萬。大區經理走,送一家火鍋店,大概價值800萬。”
張勇舍得給錢,大家自然愿意跟著他玩命干。
相比產品、資金和一時的利潤,優秀、忠誠、愿與公司一同成長的員工,才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而培養一個這樣的員工,所需要的時間和物質成本,以及他最終可能為企業帶來的豐厚回報,不是短視的老板能夠看見的。
好老板看到的是十年后的員工,壞老板看到的是十分鐘后的員工。
舍得為員工花錢,才是一個老板最有情懷的表現。
3
年終獎發多少合適
不是每家企業都是海底撈這樣的大型企業,并且他們肯定也有相應的考核標準。那么對于一般餐飲企業,年終獎發多少比較合適?
這里有3種值得借鑒的發放方式:
1、雙薪制
“年末雙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終獎發放形式之一。大多數企業,特別是麥當勞、肯德基等外企或有外企基因的企業更傾向運用這種方法,即按員工平時月收入的數額在年底加發一個月至數個月的工資。
這是一種有保證的獎金,一般外企普遍采用 13 薪(12+1)、14 薪(12+2)或更多。其中,12+2 的方式在國外已非常流行——當員工為公司服務了一整年,公司多發2個月的薪水作為獎勵。
2、績效獎金
相比年末雙薪,績效是一種浮動的獎金——企業將根據個人年度績效評估結果和公司業績結果發放績效獎金。
通常情況下,績效獎金發放規則是公開的,比如總監級別的績效獎金一般會相當于多少月的基本工資(級別越高的人獎金占總收入比例越高)。但是對每個人具體的績效評估結果,不同企業處理方法不同:有的企業對全員公開,有的不公開。
3、紅包
這通常由老板拍腦瓜決定。發放沒有固定的規則,既有可能取決于員工與老板的親疏、老板對員工的印象或者員工資歷,還有坑取決于員工做的重大貢獻等。
在經濟學中,有個理論叫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其實,對員工來說如果年終獎年年沒有新意,也會出現這個規律:如果員工覺得年終獎越來越乏味,年終獎會漸漸失去應有的激勵作用——這是員工的“飽厭”現象。
企業要想為長遠打算,發好以后每年的年終獎,最好還是從平時開始下功夫,強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尤其是建立科學、完善員工績效考核制度。真正把功夫下在平時,做到有備無患、未雨綢繆。
4
年終獎,藏著老板的格局
一家公司好不好,不單要看它年終獎發了多少,更要看它是怎么發的。
比如有不少老板制定的年終獎發放規則很奇葩,年底拿一小部分,年后分幾個月慢慢給大家。
說白了,就是要牽著員工的鼻子走,用年終獎控制員工。這樣的公司格局太小,也肯定留不住人。
很多老板或企業將年終獎作為一種成本或負擔,其實是錯誤的認知。
其實,年終獎是一種正向激勵導向的人力資源手段——科學合理地發放好年終獎可以留住人才、激勵人才、振奮員工士氣、提高工作效率。
發放年終獎有一條共通原則:年終獎的發放既要維護企業自身的利益,也要顧及員工的心里期望值。
企業只有兼顧兩者,年終獎才能發放得“公平”,起到獎勵和激勵作用,為來年的運作埋下伏筆。
用一級人力資源師的話說,年終獎的發放要體現3個導向:
體現公司年度業績狀況,以鼓勵員工關心公司利益,建立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體;
體現員工年度工作業績,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賞罰分明,減少由年終獎分配引發的矛盾和問題;
要與年初業績和激勵計劃保持一致,這體現了企業對于員工的承諾和責任。
2017年西貝就拿出了7000萬來分給員工,并承諾2018年將拿出1.2個億出來做年終獎。到了18年年底,西貝說到做到了。
有人也許會問,如何體現年終獎的導向作用?你需要把握好三個步驟:
一、回顧年度計劃和業績協議,對于計劃和目標的確認是評價的前提;
二、評價公司業績和員工業績,避免工作業績差的員工偷著樂,工作賣力業績好的員工憤憤不平;
第三、計算發放獎金,與制定新的業績和激勵計劃,同步進行。
當然,年終考核一定要注重公平性。
結語
經營之神杰克·韋爾奇曾說:
“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都是必要的,兩者缺一不可。
我遇到過只給員工發獎章的老板,他認為多給錢是愚蠢的。
我認為這大錯特錯,金錢和精神鼓勵應雙管齊下。”
錢是抵御意外的底氣,沒有錢的談理想,都是一種虛偽。
年終獎,既是衡量員工個人價值的最好標準,是公司對其一年業績的肯定,同時,也是一家公司實力與格局的體現。
真正有智慧的老板,最不該省的就是錢。
最后,各位餐飲老板有什么好的發放方式,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
– END –
來源 | 智聯招聘(id:zhaopin-com)、勺子課堂(id:shaozisxy)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