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張旭豪:半年內,外賣平臺將從“三國殺”變成“二人轉”
從數據來看,外賣行業依舊在快速增長,但從業者預計,競爭格局可能很快發生變化,市場份額將向體量更大的頭部玩家聚集。
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告訴騰訊財經,競爭激烈的外賣行業“最多容得下兩家”頭部競爭者,此前形成的美團、餓了么以及百度外賣三足鼎立局面最多持續六個月。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現場,張旭豪接受了騰訊財經的專訪。
在回應騰訊財經其表態是否在“暗示一家企業將會出局”時,張旭豪稱,出局與否取決于這家公司的“戰略和策略”。他表示,三家中份額落后者的市場份額“微不足道”。
美團外賣宣布平臺日完成訂單量超過一千萬
近日,美團外賣宣布平臺日完成訂單量超過一千萬,成千萬級日單量外賣平臺。根據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研究機構QuestMobile發布數據,由于美團APP、大眾點評APP和美團外賣APP組成了強有力的生活服務矩陣,加上騰訊微信和手機QQ加持,多入口不斷導流輸送,2016年上半年其用戶MAU就超過5700萬,遠超行業獨立APP月活之和。
半路遇大雨無法回家,他突發奇想求助外賣小哥
小偉回憶說,3月21日晚上11點多,他在蘆淞區徐家橋附近辦完事后,打算回家。小偉家在不遠處的湘江四季花園,一般步行10分鐘左右能夠到達,可當他行至半路時,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見一家快餐店還未打烊,他趕緊躲了進去。
“我當時位于步行街的中間,離前后馬路都有幾百米的距離,如果跑到馬路上去攔車,肯定得淋成落湯雞,四周也沒人可以共傘。”小偉說,他躲雨時玩起手機,無意中打開美團外賣時,發現快餐店可以派送外賣。此時,小偉突發奇想,想請外賣小哥送他回家。
外賣小哥爽快答應,將他送至家樓下
小偉說,他先點了快餐店的外賣,將派送地址填成自家,然后又在現場取餐吃掉。10分鐘,外賣小哥來取餐。小偉趕緊上前告訴外賣小哥,餐是自己點的,已被吃完,目的是想請外賣小哥送他本人回家。
一人一車,一車一碼,外賣送餐車終于規范了
今天上午,送餐小哥給送餐車貼上編碼標志,接受市民監督 攝/記者 劉暢
訂餐平臺的送餐車將有統一編號,對送餐員的駕駛行為進行規范管理,市民發現送餐車輛有闖紅燈、逆行等交通違法行為時,可以根據編碼舉報。
一人一車、一車一碼,“餓了么”率先對在京送餐電動自行車進行編號掛牌,實現一車一人對應管理,方便公眾監督。記者看到,每個編號牌上有8位數字,代表著該車對應的送餐員,不僅如此,送餐員的胸牌、車輛和送餐箱的編號都要對應一致,如果送餐員離職,該編號還要收回。
外賣增長超360%,傳統餐飲巨頭布局外賣
僅僅在四、五個月前,關于外賣還存在很多爭議,很多餐飲行業的人,都認為外賣只是餐飲的有益補充,銷售額不會太大,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外賣市場是一個補貼催生出來的需求、有泡沫,市場有些假,更有甚者,業內的一位大佬級人物,甚至認為外賣就是平臺的載體,外賣平臺就是一個旁氏騙局,不應該存在。
那么,外賣究竟會發展向何方,到底重不重要?外賣的真相是什么?餐飲企業該如何做外賣?
今日, 餐飲百強、北京十大餐飲品牌,金百萬董事長鄧超,美團點評商學院莫爾琴、職業餐飲網總經理喬為、洪七公外賣課堂創始人洪七公,聯合創始人黃鉞,餐飲品牌專家裴成輝、外賣頭條創始人安神,宅食送CEO穆楊,二十五塊半創始人朱天成等300多位餐飲行業的極具外賣實戰經驗的企業家,品牌專家、外賣專家,平臺操盤手,在北京齊聚一堂,舉辦了一場別開聲面的外賣研討分享會,力圖拔開外賣的重重迷霧,讓關心外賣的餐飲人可以抓住時代的大機遇,站上時代的大風口,做好外賣。
大家都普遍認為,傳統中餐是最難做外賣的,然而在2016年,有一家餐飲企業,抓住了外賣的時代大機遇,僅外賣一年就做了近3億元。在三大外賣平臺的銷售排名中,這家傳統中餐企業,以驚人的業績,排在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之后,成為唯一進入前20強的中餐正餐企業。(來源重慶晚報)
制作 | 外賣老板內參
爆料、投稿郵箱:wmtoutiao@sina.com
安神的微信:752193267
掃碼關注,有禮相送
留言區評論,你怎么看?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