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最近《早餐中國》的熱播又引來一波新的刷屏。中國的早餐文化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雖然早餐市場在過去一直被我們所忽略,但根據英國權威調研機構英敏特預測:到2021年,中國消費者在外食用早餐的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 早餐文化越來越被重視。早餐成為餐飲行業下一個風口?那么國內的早餐市場有什么樣的特點,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又存在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 地域特色明顯、復制開店困難 中國的早餐堪稱世界之最,有網友評論道,就中國各個城市的早餐,光用紀錄片的形式,100集也拍不完。湖南長沙的“肉絲粉”、貴州凱里的“酸湯粉”、廣東潮汕的“豬血湯”、福建福安的“水煎包”、陜西西安的“麻花油茶”……但是這些品類都具有著極強的地域屬性,有屬于當地人自己的早餐文化,也是吸引外來游客的“武器之一”。 不過也因這些特色小食具有極強的屬地化特征,很難“原汁原味”地復制到全國其他地區,這也是阻礙其大規模門店擴張的一個強有力因素。 便利店的興起也讓中國的早餐別更加便利,但是便利店的早餐在這一塊就做得很具有規模復制化的商業性。 2 早餐人群偏老年化 在《早餐中國》的鏡頭里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吃早餐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顧不上吃早餐。”這可能是大多數當今年輕人的生活寫照。早餐的概念似乎逐漸在年輕人的生活圈中消失了。 似乎可以得出這么一個不成文的規律,早餐是屬于老年人的文化,而夜宵才是年輕人的根據地。 3 早餐趨向標準、正規化 以前,早餐店的經營者基本都是以夫妻店或者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存在,掙多掙少都是屬于個人。在市場化的運營體系下,這些幾乎都是不納入社會零售總額的計算范疇,而全國各地像這樣的早餐攤點有成百上千萬個。 如今,為了更好地把控食品安全這條紅線和城市規劃的逐步調整,原本可以在一個簡陋街邊的門面房,就能搭起一個米粉攤生意。現在,需要在更加規范的衛生、消費許可上,走向正規化的商業之路。曾經高度活躍于街頭的小商小販已經基本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統一化店招的餐飲店。 不過,早餐的逐漸形成統一化,讓那股“煙火味”也在漸漸消失。上面我們提到了便利店能夠跨區域復制的優勢,但是也缺少了大街小巷中的那股煙火味。 4 快餐巨頭布局早餐市場,市場競爭增大 國內的早餐市場以老年人為為主要消費群體,而快餐企業為了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需要也積極布局早餐市場,這無疑讓早餐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 據市場研究機構 NPD,過去 3 年隨著外出就餐市場的增長疲軟,餐廳客流量整體增長都在放緩,尤其是喜歡外出吃早餐的人的客流量已經連續兩年持續下降。但由于制作早餐的蛋料等食材成本,比制作晚餐時需要的牛肉、雞肉等食材成本低,所以對餐廳來說,早餐通常比午餐和晚餐利潤要高,也是快餐巨頭積極布局早餐市場的重要原因。 今年2月份,麥當勞推出新品甜甜圈棒在早餐時段限時優惠供應,價格為6美元的早餐限時1.29美元或12美元的早餐限時2.39美元。麥當勞還推出了一系列六折甜甜圈和一小杯咖啡,價格為1.99美元。 “我們希望在早餐時做得更好,”麥當勞首席執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在去年10月份對投資者說,他希望新的食品會在早上“重新激活”銷售。 除麥當勞外,美國多個連鎖餐飲品牌都推出了新的早餐品類來吸引客流。溫蒂漢堡開始提供可以夾培根和雞肉的羊角面包。漢堡王和 Chick-fil-A. 也都在推出新早餐產品的同時增加了優惠力度。 結語 早餐市場無疑是個大金礦,吸引著眾多投資者的目光。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我們應該對早餐市場進行深度挖掘。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博覽餐飲(ID:bolancanyin2017)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