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山西會館通過經營模式的創新,將晉商文化融入到餐飲經營中,完美演繹著“文化+餐飲”共生發展的經典,從傳統服務業成功轉型為新型文化餐飲企業,既實現了企業經濟目標又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成為山西文化產業一張靚麗的名片。
我們采訪了山西會館技術總監張彥偉,聽他講述山西會館是如何將“文化”和“餐飲”創新性地融合到一起,共生共榮。
01
一座“能吃飯的博物館”
張彥偉總監給記者講述稱,山西會館,始建于明朝1568年,距今有450多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山西曲沃人賈仁元在京城建立的山西會館。
會館之立,是為聯鄉誼情,篤友誼也。是山西商人會議大事,商討要務,互幫互惠,維護利益,商業談判,互通有無,祭祀神靈,以求福報的重要場所。
就在座座晉商會館被歷史的塵埃所淹沒,太原的“山西會館”卻昂首崛起,秉承了晉商會館的功能。不同的是,它將山西五千年人文歷史、民間風俗、地方特色、晉商文化融入企業餐飲經營,被譽為“能吃飯的博物館,山西人的會客廳”。
承五千年三晉之古韻,秉五百年會館之遺風,新時代的山西會館,作為山西省文化餐飲行業的風向標,其前身是由全國人大代表“韓媽媽”創立的飯莊,企業經過26年的發展,在傳承人高紹軍的主導下,于2006年轉型經營山西會館。
山西會館會館建筑奇絕,盡顯三晉民風,磚雕、石雕、木雕融匯其中;其風格古雅,一攬華夏文明,堯王舜王禹王引領歷史。漫步會館,有如進入民間,進入歷史,可體味文明,可感懷人,匯集農耕文化、根祖文化、佛學文化、關公文化、晉商文化、面食文化、鄉土文化于一體,以大氣度再現晉商雄風,以大視角打造一流文化旅游餐飲品牌。
山西會館董事長高紹軍
創造這一切的,就是山西會館董事長——高紹軍。
記者得知,山西會館董事長高紹軍是一個收藏愛好者,有 “山西民間護寶第一人”的稱號。高紹軍踏遍山西120多個縣市,將賦予那零落的歷史文化以保護與傳承,收集整理那些零落在民間山西菜系和面食,打造出獨樹一幟的晉商家宴。
2004年,在北京大學學習深造一段時間后的高紹軍,決定在經營企業的同時弘揚山西文化和晉商文化。于是,2006年,高紹軍在太原建起了第一座山西會館。
他將山西會館定位為弘揚山西文化的文化餐飲企業,有效地利用了明清山西會館的社會影響,建成現代餐飲業的“山西會館”,以餐飲業態的方式傳承并保護了“山西會館”這一文化資源,將它再現于今天的山西,以經營餐飲的方式多方位地展示民間晉商文化。
會館先后搜集搶救到文物一萬余件,其中石刻兩千多件、石雕六千多件,各種木牌匾一千多件,大型門樓五十多座,古戲臺十二座,古民居七十三套及其他文化遺存若干件,在搶救保護中國文化遺產事業中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他用一個人的晉商情結延續著一個時代文化的傳承。
亢家面包雞
02
不同分館,彰顯不同特文化色
張彥偉為記者介紹稱,至今,山西會館在全國已經開設了8家,其中太原市區開設了7家,北京館也在2018年正式落戶首都。其中布陣了五大主題民俗會館。
山西會館·體育分館,提煉和濃縮了“名人文化”、“大院文化”、“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是一座山西民俗文化博物館。
山西會館·大學分館,是一座以“學堂記憶”為主題的博物館,將山西學堂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濃縮再現。
喬家牛肉小窩頭
山西會館·勝利分館,突出山西匾額文化,填補了我省沒有牌匾博物館的空白。400多塊匾額串聯起來,就是一部國史、家史。
山西會館·山西面食博物館,主要講述山西面食文化,展示山西名優特色產品。每晚的印象山西大型演出,再現山西古老民俗劇目。
山西會館·古民宅體驗館,再現展示的是一座演繹山西大院文化的博物館,是來賓了解山西大院文化的一個窗口。
山西會館技術總監張彥偉
山西會館將山西文化融入到企業經營的菜品中。會館專門成立了菜品研發部,與山西民俗文化研究會一起挖掘山西傳統飲食文化。2008年,首次研發整理出“閻家官府菜”和“晉商大院菜”兩大菜品系列。山西會館的這種做法,既弘揚了山西的餐飲文化,也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空中書法表演
03
吃看聽學游購體驗一個不少
山西會館是山西首家引入文化導游服務的文化餐飲企業,將文化落實為一種基本服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餐飲搭臺,文化唱戲”。山西會館每創辦一家分館,便由其民俗文化研究會設計編輯出一套與館內陳設和裝飾相匹配的文化講解詞,然后由會館內的專職導游為顧客進行現場講解。
同時,山西會館率先組建了山西面食表演團,向顧客展示山西面食制作技藝。表演團隊經過多年的訓練和不斷的改進與創新,將多種面食制作技藝轉化為富有觀賞性的面藝表演。
代縣熬黃河大鯉魚
山西會館把山西民俗文化融入餐飲經營過程的新舉措,讓省內外客人在吃飯當中了解山西文化,用這種方式既保護了山西本土的文物,也擴展了餐飲業的經營范圍。
如今,山西會館,飲食上結合多年晉菜經營的經驗,搜集整理山西傳統民間菜肴,并結合現代人的飲食特點,創新出一系列的山西特色美味菜肴。
刀削面
晉商號稱“海內最富”,其在飲食上也有很多講究,很多特色。會館新出的菜品就廣為吸納這些特色精華并呈現在顧客面前。
山西會館傳承著山西特色面點,挖掘晉北粗糧,晉南特色面食,花饃、面人,晉中,上黨地區的餅。品種多,花樣全,出品精,真正做到粗糧細做,細糧精做。面食大全,引領著山西面食新風向。
粗糧套餐
04
七大標準做良心菜
山西會館通過自身的潛心經營,一直秉承“出品就是人品,做菜就是做良心”的經營理念,打造山西人自己的獨特民俗文化特色餐飲品牌。
堅持:
一、使用山西會館專屬農場種植的綠色有機蔬菜;
二、使用專業去農藥的洗菜機器;
三、使用山西會館專屬農場的散養牲畜肉;
四、使用非轉基因金龍魚食用油烹飪;
五、使用純凈水制作菜品;
六、使用品牌洗潔精清洗餐具;
七、不使用任何添加添加劑。
這項面氣球絕藝,是王張龍大師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項目
放心的食材加上用心的烹制,不僅為山西美食做標準,還能讓人就餐之余沉浸于山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當中,更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據了解,在這家“能吃飯的博物館”內,“面食超人”王張龍是山西會館的“當家花旦”,他吹出的面氣球直徑1.8米;14扣龍須拉面16384根,細如發絲,點火即燃,創下了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莜面栲栳栳
而早年前,山西會館的“剔尖”、“莜面栲栳栳”兩項制作技藝,被列入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在全國餐飲行業都是不多見的。
一萬多根的龍須拉面猶如瀑布傾瀉而下,極其震撼
山西會館在“傳承、綻放、聚變、逐夢”的理念中,在掌舵人董事長高邵軍的帶領下,同心協力綻放著無限光彩,聚變成新時代的領航者,追逐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山西面食的夢想,穩步發展。
如果覺得喜歡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轉發或收藏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也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2070.html